字体【
预留广告位

【区域经济学重点】区域经济学期末考试重点

分类:专题范文 日期:2022-11-04 20:02人气:加载中...


预留广告位

区域经济学重点

一、简述经济区域的内涵与特点

答:(一)经济区域的内涵:经济区域是指一国之内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和自主权益,在专业化分工中担负一定职能,经济上尽可能完整的地区。

(二)经济区域的特点

1.经济区域是一个空间范畴,泛指人类活动的地域空间载体;

2.经济区域应具有必要的地域构成要素,是在全国专业化分工中分担一定职能、经济上较为完整的地区;

3.经济区域是一个主权国家疆域内,赋予了相当权益的经济共同体;

4.经济区域可以划分为不同类型,通常按同质性方法和集聚性方法把区域分为同质区和极化区以及基于两者的规划区。

二、简述经济区域的构成要素

答:(一)经济中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要素在特定区域空间上不断运动聚集形成的具有一定经济能量的点,一般表现为各级各类城市。

(二)经济腹地:载负着具有内在联系的经济运动,且这些经济运动具有共同指向、共同经济中心的地域范围。

(三)经济网络:经济区域中维系经济中心和经济腹地的联系渠道。

三、简述经济中心的含义

答:(一)经济中心的概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要素在特定区域空间上不断运动聚集形成的具有一定经济能量的点,一般表现为各级各类城市。

(二)经济中心的意义和作用

1.经济中心的意义:经济中心是经济区域区别于自然区和行政区的重要标志。

2.经济中心的作用:集聚作用与扩散作用。

(三)经济中心的空间特征

1.经济中心具有层次性

(1)不同层次的区域有不同层次的经济中心;

(2)同一个城市可以有不同层次的中心地位;

(3)特定范围形成不同等级的中心,构成规模等级体系。

2.经济中心具有选择性

(1)经济中心必须凝聚相当的经济能量,而且这种能量凝聚是市场选择的结果,而不是行政命令的结果;

(2)在我国,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常常重叠,这是一种特有的现象。

3.经济中心不是地理中心或几何中心

四、什么是同质区与极化区?

答:(一)同质区的概念:同质区是指根据区内某些重要因素的一致性和相似性进行划分的区域。它反映的是区域的均质平面状态,不探究区内的结构、差异和联系。

(二)极化区的概念:极化区是指一定地理空间范围在空间组织上具有内聚力,从而在空间结构上是由若干在功能上联系密切的异质部分组成的区域。划分依据是组成极化区各部分之间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程度,强调区域内事物的相互联系性和内聚力,反映的是一种结构。

五、简述古典区位论包括的内容、主要结论和重要贡献

答:(一)杜能的农业区位论

1.农业区位论的内容: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地经营集约化程度不仅取决于土地的天然

特性,而且依赖于它到农产品消费地(市场)的距离。

2.农业区位论的主要结论:6个同心圆构成的农业圈层布局模型

3.农业区位论的重要贡献

(1)第一次引入空间因素进行系统分析,最早注意到运输费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开创了经济空间分析的领域;

(2)方法的创新(抽象的孤立法,以自己完整的数据为基础进行计算论证)。

(二)韦伯的工业区位论

1.工业区位论的内容:把区位研究从农业拓展到工业,运用“区位三角形”研究了运输成本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在此条件下加入工资成本和集聚因素进一步研究工业区位的变化。

2.工业区位论的主要结论

(1)如把工厂迁到工资较低的区位,只有运输成本的追加小于工资成本的节约才能带来有利的效果;

(2)要素和活动的集聚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但工厂迁入集聚地也有可能增加运费。运用等运费曲线仍可找到所增加的运费和聚集所节约的成本之间恰好相等的临界运费线,使企业获得优势区位。

3.工业区位论的重要贡献

(1)第一次提出了“区位因素”的概念并对其进行分类;

(2)第一次提出了“原材料系数”的概念;

(3)第一次提出了“等运费线”的概念并进行了分析;

(4)提出了经济活动的区位指向性。

(三)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

1.中心地理论的内容:市场竞争的结果使中心地的腹地演变成了六边形,并在一个区域中形成功能和大小各异的城市等级体系,不同等级城市的数量与其城市规模大小成反比(城市“等级—规模”学说)。

2.中心地理论的主要结论:有效地组织生产流通,必须以城市为中心,由相应的多级市场区构成空间市场结构。优越的空间市场结构对企业区位选择和产业配置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3.中心地理论的重要贡献

(1)对人文地理学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2)综合运用经验归纳和理论演绎的方法,是演绎法的经典之作;

(3)为世界城市规划和区域规划提供了方法论依据和原则。

(四)勒施的市场区位论

1.市场区位论的内容:把企业的生产区位与市场结合起来,把生产与消费放在市场区位中去进行研究。

2.市场区位论的主要结论

(1)企业的区位优势不仅受其它经济单位的影响,而且受消费者和供应者的影响;

(2)市场网是相互重叠的“蜂巢”网体系。

3.市场区位论的重要贡献

(1)第一次突破了个别因素的静态局部均衡研究,建立了多因素变动分析的动态区位模式;

(2)在分别探讨农业区位、工业区位及城市区位的基础上建立了一般的区位理论,集古典区位论之大成;

(3)较为完整地表述了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依赖性和空间运动的规律性——经济空间秩序。

六、什么是区域经济增长?

答:区域经济增长是指一定时期内区域生产的商品和劳务的增加,即在提高经济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区域经济规模在数量上的扩大。

七、简述区域经济增长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答:(一)区域经济增长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区别

1.区域经济增长代表量的扩大,区域经济发展代表在量扩大的基础上质的改善;

2.区域经济增长代表产出、规模的增加,区域经济发展代表结构优化、体制改善和更高的效益;

3.区域经济增长以物为中心,强调商品、资本和财富,区域经济发展以人为中心,强调公平、自尊、自主、稳定和协调;

4.区域经济增长不一定能带来区域经济发展,如“恶增长”及“无发展的增长”。

(二)区域经济增长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联系

1.区域经济发展离不开区域经济增长,后者是前者的基础;

2.区域经济增长离不开区域经济发展,后者为前者提供保证。

八、简述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

答:(一)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物质基础)

1.地理位置;

2.气候、土地、水资源;

3.矿产资源。

(二)历史基础

(三)人口数量与素质

(四)资金条件

(五)制度保证

1.区域文化;

2.区域发展政策;

3.管理方法。

(六)区域外部要素

1.国家宏观管理;

2.中央区域政策;

3.区际联系。

九、简述区域成长的阶段

答:(一)起步阶段(工业化准备阶段)

1.区内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开始活跃,区域自主权得到尊重;

2.出现乡村工业、商业与运输业,区域性中心城镇开始繁荣;

3.城乡二元结构反差强烈,收入差距扩大。

(二)起飞阶段(工业化初期及其后的持续成长阶段)

1.开始跨入工业化的门槛;

2.新兴工业迅速发展;

3.人口和经济向城市集中,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4.基础设施建设长足发展,区域经济和居民收入持续增长。

(三)成熟阶段(工业化后期阶段)

1.经济稳定增长;

2.产业结构高级化;

3.城乡发展协调;

4.工业反哺农业。

(四)提升阶段(后工业化时期的新成长阶段)

1.传统的工业经济被新经济代替;

2.区域生态环境与人文环境日益受到重视;

3.区域产业布局和城乡结构出现了新的格局,即生产的分散化趋势。

十、简述区域衰退的类型

答:(一)区位性衰退:由于运输地理位置和产业布局指向的变化,导致原有区位优势的消失而引起的区域经济衰退;

(二)资源性衰退:由于资源型主导产业所依赖的资源枯竭或丧失比较优势而引起的区域经济衰退;

(三)结构性衰退:由于产业结构调整滞后而引起的区域经济衰退;

(四)消聚性衰退:随着集聚规模的增长,集聚不经济最终将超过集聚经济,集聚作用也将被消聚作用所代替,加之一些国家政府为平衡地区经济发展,实行工业分散化的地区政策,从而促使产业和经济活动由集中走向分散,导致一些集聚过度的地区从繁荣走向衰退或相对衰退。

十一、简述区位商的含义及其计算公式

答:(一)区位商又称专门化率,是产业的效率与效益分析的定量工具,是一种较为普遍的集群识别方法,是用来衡量某一产业的某一方面在某一特定区域的相对集中程度。

(二)区位商的计算公式:区位商=(区域某产业产值/区域工业总产值)/(全国该产业产值/全国工业总产值)。

十二、区域产业按功能可以分为哪些类型?

答:(一)区域主导产业:区域内承担全国地域分工的专门化生产部门,是区域经济的支柱与核心;

(二)区域辅助产业:围绕主导产业发展,并服务于主导产业的协作配套产业。

1.前向联系产业;

2.后向联系产业;

3.侧向联系产业;

4.下向联系产业。

(三)区域基础结构:为区域内的生产发展和生活供应提供公共服务的部门、设施、机构的总体。

1.生产性基础结构;

2.生活性基础结构;

3.社会性基础结构。

十三、简述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内容

答:(一)产业结构优化的内涵

1.产业结构合理化(协调化与高级化);

2.产业结构生态化(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二)区域产业结构优化配置的措施

1.优先发展区域主导产业;

2.配套发展区域关联产业,特别是前向联系产业,尽可能延伸产业链;

3.积极发展需要就地平衡的基础产业,特别是“瓶颈产业”,克服其对区域经济的制约作用;

4.扶植潜导产业,保证区域经济系统正常的新陈代谢。

十四、简述经济活动区位指向的含义与类型

答:(一)经济活动区位指向是指经济活动(产业部门、行业、企业)在选择最佳区位时,向能够满足自身主要布局要求或适合自身经济技术特点的特定区位接近的倾向性。

(二)经济活动区位指向的类型

1.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指向;

2.原料地指向;

3.燃料动力指向;

4.劳动力(廉价或高素质劳动力)指向;

5.消费市场指向;

6.交通枢纽指向;

7.文化(产业文化、创新与创业文化)指向;

8.政策指向;

9.区位指向不明显或多指向。

十五、什么是经济区划?

答:经济区划的内涵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按照既定的区划原则、指标和标准,正确地识别客观存在的经济区,并把他们的空间边界划分出来;

(二)着重对各经济区的经济发展条件和经济现状与潜力进行分析,找出其经济发展的优势和面临的突出矛盾与问题,依据全国或上一级经济区发展的总要求、总战略,对各经济区未来的发展方向、目标、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的调整与演进等进行战略性谋划,提出相应的对策。

十六、简述主体功能区的含义和类型

答:(一)主体功能区是指基于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特定区域确定为特定主体功能定位类型的一种空间单元。

(二)主体功能区的类型

1.优化开发区:国土开发密度已经较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始减弱的区域。要改变依靠大量占用土地、大量消耗资源和大量排放污染实现经济较快增长的模式,把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放在首位,提升参与全球分工与竞争的层次,继续成为带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和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主体区域。

2.重点开发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经济和人口集聚条件较好的区域。要充实基础设施,改善投资创业环境,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壮大经济规模,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承接优化开发区域的产业转移,承接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的人口转移,逐步成为支撑全国经济发展和人口集聚的重要载体。

3.限制开发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大规模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不够好并关系到全国或较大区域范围生态安全的区域。要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点状发展,因地制宜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产业,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引导超载人口逐步有序转移,逐步成为全国或区域性的重要生态功能区。

4.禁止开发区:依法设立的各类自然保护区域。要依据法律法规规定和相关规划实行强制性保护,控制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的干扰,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开发活动。 十七、简述集聚经济效益的含义及产生的原因

答:(一)集聚经济效益是指使资源、要素和部分经济活动趋向于集聚的作用力及其作用的结果。

(二)集聚经济效益产生的原因

1.经济活动的区位指向性;

2.某些经济活动之间的内在经济技术联系;

3.地理集中会给企业带来诸多好处

(1)可利用公共基础设施,节约单个企业需要的投资;

(2)扩大本地市场的潜在规模;

(3)有助于形成熟练劳动力市场;

(4)有利于企业之间形成互动、互助的产业文化。

十八、简述区域空间开发的模式

答:(一)极核式空间结构和增长极开发模式

1.极核式空间结构是指在区域经济发展中逐步形成的增长极成为区域的经济和社会活动的极核,对区域内其它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区域空间结构。

2.增长极开发模式是指通过区域经济系统内引入推进型产业并布局于适当的区位,在极化效应的作用下形成生产在该区位的聚集,并通过扩散效应释放其极化能量,推动其它地区、其它部门的发展,以促进区域开发目标的实现。

3.采用增长极开发模式的注意点

(1)选择适宜的区域和地点培育增长极;

(2)根据当地资源、资金、外部环境和社会经济基础,确定适合本区域的主导产业及其发展规模;

(3)把培育城市增长极与乡村增长极结合起来;

(4)对增长极要集中投资,创造适宜的软环境,产生较高的投资效果。

(二)点轴式空间结构和点轴开发模式

1.点轴式空间结构是指在极核式空间结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区域内的增长极与周围其它的经济活动集聚点,借助交通、通信、能源供给等线路连接起来而构成的,彼此间具有紧密联系或功能互补的点轴状形态的空间结构。

2.点轴开发模式是由控制点的极化过程发展为控制一条线的不断延伸和聚集的过程,使区域经济通过“点线联结”的方式在全区范围内不断深入。它强调了对轴线的重视和开发,点与轴之间的相互依托和相互促进。

3.采用点轴开发模式的注意点

(1)在区域范围内规定若干具备有利发展条件和开发潜力的线状基础设施经过的地带作为发展轴;

(2)在各个发展轴上确定若干重点发展的中心城镇,规划各城市的发展方向与辐射区域;

(3)确定点轴的等级体系和开发的先后次序。

(三)网络式空间结构和网络开发模式

1.网络式空间结构是以点轴式空间结构为基础进一步发展起来的,以各种交通、通信、动力供给等线路为纽带,将地域内各地不同等级、不同类型与功能的经济活动集聚点相互连接和沟通而形成的网络状空间结构。

2.网络开发模式的内容

(1)将已有各点轴系统内的交通与通信等轴线加以连接,扩展成纵横交错、遍布全区的网络;

(2)将已有各点轴系统内的产业体系和城镇体系连接形成一个结构完整的多样化的区域产业系统和城镇系统。

十九、简述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空间开发模式

答:(一)空间开发模式的原则:分类指导、集中力量、突出重点,鼓励条件较好的地区优先加快发展;

(二)空间开发模式的指导思想:非均衡开发

1.坚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突出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2.坚持夯实长远发展基础,突出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和科技教育发展;

3.坚持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突出重点地区优先开发、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

4.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突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5.坚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突出解决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

6.坚持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突出体制机制创新。

(三)空间开发模式的组织形式:坚持以线串点、以点带面,依托交通枢纽和中心城市,充分发挥资源富集、现有发展基础较好等优势,加快培育和形成区域经济增长极,带动周边地区发展。

1.推进重点经济区率先发展。要在城市建设、土地管理、人口及劳动力流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重要产业布局等方面,加强统筹规划和协调,打破地区封锁和市场分割,优化经济发展空间布局,加快建立分工合理、协作配套、优势互补的成渝、关中-天水、环北部湾(广西)等重点经济区,成为带动和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鼓励南贵昆、呼包银、兰(州)西(宁)等区域依托交通干线,加快形成有特色的城市带。

2.鼓励城市圈集聚发展。充分发挥省会城市及地区中心城市工业化水平比较高、人口密度较大、知识资源丰富、地理区位条件优越、交通相对便利、自然生态环境相对较好等综合优势,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发挥聚集效益和带动作用。支持各类国家及省级开发区提高生产制造层次和利用外资水平,带动城市圈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在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国际物流中心和设立保税区,着重发展贸易加工业。

3.引导资源富集地区集约发展。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集约开发,综合利用,按照资源赋存条件优良、国内外市场需求旺盛、大规模开发利用条件基本具备等要求,推进优势资源富集地区有序开发,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加快矿产资源的勘查与开发,形成一批我国能源、矿产资源重要接替区。开展矿区生态修复,促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

4.推动重点边境口岸城镇跨越发展。依托重点边境口岸,改造一批以集散能源、原材料、特色农产品、粮食、棉花等资源性产品为主的商品市场和物流园区,促进优势产品出口。加快建设边境经济合作区、互市贸易区和出口加工区。积极推进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建设。加快建设和完善边境口岸设施,完善边境贸易政策,提高通关效率,便利人货往来,逐步形成完善、规范的边境加工贸易体系。

5.扶持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加大财政对民族地区一般性转移支付、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和财政性投资力度,大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着力解决少数民族群众特困问题,努力提高少数民族教育科技水平,积极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加强少数民族人才队伍建设。扶持人口较少民族的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兴边富民”行动计划。加强对口支援,完善和落实支持西藏、新疆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的政策。

二十、简述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答:(一)区域协调发展的总格局: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展基础和潜力,按照发挥比较优势、加强薄弱环节、享受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的要求,逐步形成主体功能定位清晰,东中西良性互动,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趋向缩小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

(二)新格局的四大板块

1.坚持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西部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步伐,通过国家支持、自身努力和区域合作,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坚持以线串点,以点带面,依托中心城市和交通干线,实行重点开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出境、跨区铁路和西煤东运新通道,建成“五纵七横”西部路段和八条省际公路,建设电源基地和西电东送工程。巩固和发展退耕还林成果,继续推进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等生态工程,加强植被保护,加大荒漠化和石漠化治理力度,加强重点区域水污染防治。加强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保护和建设。支持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

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加强清洁能源、优势矿产资源开发及加工,支持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及其他有优势的产业。加强和改善公共服务,优先发展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推进人才开发和科技创新。建设和完善边境口岸设施,加强与毗邻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发展边境贸易。落实和深化西部大开发政策,加大政策扶持和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推动建立长期稳定的西部开发资金渠道。

2.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东北地区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在改革开放中实现振兴。发展现代农业,强化粮食基地建设,推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和产业化经营,提高商品率和附加值。建设先进装备、精品钢材、石化、汽车、船舶和农副产品深加工基地,发展高技术产业。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抓好阜新、大庆、伊春和辽源等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搞好棚户区改造和采煤沉陷区治理。加强东北东部铁路通道和跨省区公路运输通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市场体系建设,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扩大与毗邻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加强黑土地水土流失和东北西部荒漠化综合治理。支持其他地区老工业基地的振兴。

3.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中部地区要依托现有基础,提升产业层次,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在发挥承东启西和产业发展优势中崛起。加强现代农业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建设,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增强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生产能力,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支持山西、河南、安徽加强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发展坑口电站和煤电联营。加快钢铁、化工、有色、建材等优势产业的结构调整,形成精品原材料基地。支持发展矿山机械、汽车、农业机械、机车车辆、输变电设备等装备制造业以及软件、光电子、新材料、生物工程等高技术产业。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重点建设干线铁路和公路、内河港口、区域性机场。加强物流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市场体系。

4.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东部地区要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率先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率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率先发展和改革中带动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加快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知名品牌,提高产业素质和竞争力。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着力发展精加工和高端产品。促进加工贸易升级,积极承接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转移,提高外向型经济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加强耕地保护,发展现代农业。提高资源特别是土地、能源利用效率,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继续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的作用,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的经济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三)新格局中重点照顾的特殊区域: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和财政性投资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加快发展。保护自然生态,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发展学前教育,加快普及义务教育,办好中心城市的民族初中班和高中班,加强民族大学建设和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建设少数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社区,扶持少数民族出版事业,建立双语教学示范区。加强少数民族人才队伍建设,稳定民族地区人才队伍。支持发展民族特色产业、民族特需商品、民族医药产业和其他有优势的产业。优先解决特困少数民族贫困问题,扶持人口较少民族的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兴边富民行动。继续实行支持西藏、新疆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的政策。

(四)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按照主体功能定位调整完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见第十六题)

(五)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1.分类引导人口城镇化;

2.形成合理的城镇化空间格局;

3.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

4.健全城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

二十一、简述区域优势的含义与类型

答:(一)区域优势的概念:区域优势是指区域客观存在的比较有利的自然、经济、技术和社会条件,以及在这些条件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跨区域意义的经济门类。

(二)区域优势的类型

1.条件优势、生产优势和产品优势

(1)条件优势:根据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禀赋这几类区域差异所产生的优势;

(2)生产优势:一个区域可能进行的产品生产或经营方面的优势;

(3)产品优势:一个区域生产优势的实现,是区域的一种现实优势,是区域经济活动的目的所在。

2.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

3.外生比较优势和内生比较优势

4.先发优势和后发优势

二十二、简述区域分工的主要类型

答:(一)垂直型分工

1.垂直型分工的概念:垂直型分工是指两地区在不同的产业层次上进行专业化生产。

2.垂直型分工的形式

(1)资源—加工型分工;

(2)零部件—组装型分工。

3.垂直型分工存在的问题

(1)不利于区际协调发展;

(2)不利于我国工业化的演进;

(3)不利于我国参与国际型分工。

(二)水平型分工:两地区在同一产业层次上进行专业化生产。

(三)混合型分工:垂直型分工和水平型分工的结合。

二十三、简述区际贸易相对于国际贸易的特点

答:(一)自主性:区际贸易比国际贸易更为自由;

(二)开放性:不仅与国内其它区域而且也与国外开展贸易活动;

(三)相对性:不同层次区域的区际贸易发达程度有较大差异。

二十四、简述区域贸易与区域合作的区别

答:(一)对象不同

1.区际贸易的对象是商品;

2.区域合作的对象是生产要素。

(二)主体不同

1.区际贸易的主体是企业;

2.区域合作的主体是企业、区域政府和民间机构;

(三)表现形式不同

1.区际贸易主要表现为商品买卖;

2.区域合作主要表现为以项目为纽带结成经济实体,共同负责项目的建设、经营与管理。

(四)目的不同

1.区际贸易的目的是经济效益;

2.区域合作的目的除了经济效益还有社会效益。

本文TAG:经济学  区域  重点  区域经济学考试重点  区域经济学重点整理  

本文永久网址

预留广告位
预留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