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预留广告位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心得体会十篇集锦

分类:治国理政学习 日期:2022-11-05 22:50人气:加载中...


预留广告位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心得体会十篇集锦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一部内容丰富、视野广阔、瞻前顾后、继往开来,是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著作。下面是职场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心得体会范文十篇,欢迎大家阅读和采纳,希望大家喜欢!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心得体会范文一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前行伟大实践的最新教材,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工作的最新教材,是我们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最新教材,是为世界谋大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新教材。党员干部要强化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持续推动“最新教材”学习往心里走、往实里走、往深里走,努力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本职岗位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形成生动实践。

  提高政治站位,推动“最新教材”学习往“心”里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结晶,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全党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尤其在当前情况下,我国正经历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前进道路上形势环境变化之快、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前所未有。思想是时代的回声,时代受思想的引领。党员干部要把学习“最新教材”当作一项政治任务,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思想认识,做到学习跟进、认识跟进、行动跟进,深入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加深对党的十九大以来科学理论新发展新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运用“最新教材”武装头脑,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争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忠实践行者。

  强化责任担当,推动“最新教材”学习往“实”里走。当前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到了最后冲刺阶段,更需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励志加油鼓劲。党员干部要紧密结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紧密结合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改革发展稳定等工作任务,自觉强化责任担当,坚持在学中干、干中学,不断推动学习“最新教材”往“实”里走,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积极主动为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作贡献。要注重强化系统思维,坚持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与先期出版的第一卷、第二卷联系起来,同正在做的工作结合起来,努力将“最新教材”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社会治理、开展为民服务、完成重大任务的能力和水平,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本职岗位上体现,在实际工作中展现。

  注重学以致用,推动“最新教材”学习往“深”里走。当今时代最为鲜明的时代特色,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交汇,“两个大局”交汇时刻必然包含着各种挑战和风险、阻力和矛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两个大局”历史交汇中推进民族复兴伟业的“定盘星”和“指南针”。党员干部要坚持知行合一、学以致用,扎实推动“最新教材”学习往“深”里走,善于从中汲取政治力量、思想力量和实践力量,善于从党的创新理论宝库中找到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化解重大矛盾、解决重大问题的“钥匙”,真正在学习“最新教材”过程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壮筋骨”,在贯彻“最新教材”实践中练就“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时刻保持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气神和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好作风,以奋勇当先、实干担当的姿态谱写干事创业的新篇章。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心得体会范文二

  经典诗词是古人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是传统文化的瑰宝,有着凝练而丰厚的文化底蕴。翻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习近平总书记在文章、讲话中也多次引用古代诗词,展示了独特的语言风格和人格魅力,意味深长、发人深省。组工干部们也要学会从中汲取精神力量,探寻和领悟治国理政的方略和智慧。

  “青春虚度无所成,白首衔悲亦何及。”出自唐代诗人权德舆的《放歌行》,意思是年轻的时候虚度光阴、无所作为,等到了老年即使再心怀悲戚也于事无补了。组织干部要抓紧时间学习,通过理论学习强化政治素养,坚定理想信念。深入全面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掌握其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深刻领会其先进治理理念、科学治理方法。同时,准确把握组织工作政策文件,读懂组织工作业务书籍,熟悉岗位必备业务知识,切不可囫囵吞枣、走马观花,要用系统的专业知识储备、足够的知识跨度打牢理论根基,力求业务知识融会贯通、日常工作得心应手。

  “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出自明代诗人林鸿的《饮酒》,意思是如果连一句话都不能付诸实践,纵然读万卷诗书也只是枉然。实践是培养锻炼干部的大学校,也是检验干部是否优秀的试金石。组织工作任务繁重,时间紧、要求高,组工干部要求真务实,脚踏实地,杜绝形象工程,不做表面文章,在实践中不断磨砺品质、积累经验、增长才干。多到基层一线,与基层党员干部群众沟通交流,通过调研掌握基层的第一手资料,及时了解基层组织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总结基层组织工作的新经验、新成果。注重在实际工作中考察干部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把评价干部的标准和尺子交给群众,让群众给干部“画像”,真正把德才兼备的干部选拔上来。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出自战国诗人屈原的《离骚》,意思是这是我心中追求的理想,就是多次死亡也不后悔。组工干部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干事创业的毕生追求,在思想上与党中央始终保持一致,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站稳人民立场、厚植人民情怀。无怨无悔为理想而奋斗,发扬“安、专、迷”精神、“工匠精神”,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在本职岗位上积极探索钻研、吃苦耐劳,使自己成为岗位能手。甘当人梯、胸怀宽广,保持平静平和心态,不抱怨不攀比,甘于当衬托红花的绿叶,甘于为干部群众服务。强化自律意识,带头守纪律讲规矩,严格遵守组织人事机密,增强防腐拒变的能力,堂堂正正做人,公公正正用权,踏踏实实干事。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心得体会范文三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了《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关于认真组织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通知》,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学好读懂第三卷,是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前提与后继,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翻开了新的篇章。

  不忘过去,一点一滴悟初心。没有牢固的基础,不能成就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古巴比伦空中花园。《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也并非空中楼阁,其是第一卷、第二卷的延伸,也印证着无数共产党人的时代脚步。卷中第一段,“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人们拉回到3年前的时光,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上作报告,宣告着中国共产党不变的初心和伟大的使命,并在新征程中永不懈怠、永不停滞,也为广大党员鼓足干劲,为打好以后的三大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添注不竭动力。

  正视当前,一分为二看今夕。卷中对过去五年工作和历史性变革作出了点评,从经济建设、全面深化改革、思想文化建设、人民生活等不同方面作出的成绩,肯定了我们的道路是充满希望的,我们的理论是毋庸置疑的,我们的制度是无与伦比的,我们的文化是独一无二的。但我们的挑战仍然是艰巨的,卷中有客观的表扬和批评,也是理想与现实的交织。事物发展本就是前进与曲折性的统一,我们要知道我们做得好的地方,戒骄戒躁,继续保持,谋求更大突破;反省做得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瞄准困难源头,破除发展掣肘。如此一分为二地看待我们发展中的成绩和不足,才能更好地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融汇贯通,举一反三有创新。马列主义理论体系注重实践,毛泽东同志以“实践出真知”来让马列主义在中国落地生根,发展壮大。《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以长远、全面的眼光成为我党的指导性读物,是各级党组织开展工作的蓝本。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极具时代特色,为广大党员干部在新时代谋事创业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让我们的语言文字有的放矢。要以观一叶而知秋至、窥一斑而知全豹的敏锐性和创新性,丰富我们的思维和手段。要从书本折射到生活,不仅要在看懂、读懂、学懂的基础上,用卷中理论明确道路,用卷中精神瞄定方向,最重要的是用卷中智慧让工作锦上添花,让我们的事业百花齐放,让我们的梦想受群众拥戴,为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心得体会范文四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共570页。全书以党的十九大报告开篇,其下分为19个专题,共收入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10月18日至2020年1月13日期间的报告、讲话、谈话、演讲、批示、指示、贺信等92篇,记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以来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和许多具有原创性、时代性、指导性的重大思想观点。

  伟大实践需要伟大思想引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更需要有这样的引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实现这一梦想提供了行动指南。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对推动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重要意义。广大党员干部要带头学好第三卷,在学中悟,尤其要深学深悟“能”“行”“好”。

  要深学深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在“能”中聚能。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不仅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更是亿万中国人民之盼。因为中国共产党天然与人民相连,始终为民幸福而战。中国共产党从成立时仅有50多名党员发展到今天党员人数超过9191万,成为闪耀于世界的第一大执政党。这不仅是历史的选择,更是中国人民的选择。充分体现了十四亿中国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充分信任和坚定支持。“大就要有大的样子”,更要有大的担当。要想肩负好中国这样的“大国”,就要有大的能力。要通过继续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等党的理论知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进一步经受住“四大考验”,应对好“四大危险”。与时俱进,砥砺奋进,继续练就一身“强国富民”之能。

  要深学深悟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在“行”中践行。“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按规律办事方能办好事,按规律发展才能有更好地发展。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党员,要恪守入党誓词,始终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奋斗终身。既要原原本本地学好《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更要学好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学中深悟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任何理论,只有创新才有生命力,只有实践才出生产力。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中思、学中行,善用众智,发挥众力,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深入发展和实践贡献应有的智慧和力量。

  要深学深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在“好”中向好。“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关键要水土相服,与实际结合。历史实践证明:面对机遇与挑战,唯坚持实事求是,才能抓住机遇,战胜挑战。办好中国的事情,要按中国的实际去办,要用中国的办法去办。已有的获得感、幸福感让我们更能切身体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和巨大成果,前行中已走过的艰难困苦让我们更加坚定这一制度,更加与这一制度相依与共。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制度也要随发展不断完善。如何完善?既要结合国家发展目标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要加强新时代的理论学习,特别是要继续学习汲取《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关于制度建设的思想,不断推进制度建设,不断提升以制度抗风险的能力,持续巩固好制度已取得的成就,为未来收获更大更多的成就奠定制度基础。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心得体会范文五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为我们展开了新时期治国理政的波澜画卷,而其中所引用的诗词金句如同冠上明珠般熠熠生辉。细读这些诗句,品味其中治国理政的智慧,能够为新环境下组织工作的创新开展予以智慧的启迪。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这是元代诗人王冕《墨梅》中的名句,习近平总书记用这句话点出新时代治国理政要有新气象和新作为。总有些人为组织工作贴上“和颜悦色、锦上添花”的标签,实则不然,组织工作是“防疫站”、是“手术台”、更是“降魔杵”,时刻承担着组织队伍的检查、防范、治理工作,组工人无论对人还是对事,不能总是和颜悦色,有时候,我们扮演的就是“黑脸”,而且该讲原则的时候决不讲情面,该讲道理的时候决不讲人情。正是有了“不要人夸颜色好”的组工人,我们的工作才能做实、做细、做到位。我们始终坚守初心,即使遭到不解、非议甚至打击也从不动摇,因为兢兢业业、孜孜以求地不断进取,就是为了“只留清气满乾坤”,这是正义之气、廉洁之气,彰显出新时代组工人的中正气质和精神风貌。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中《竹石》诗中的这两句被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其中的深意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各种思潮动荡交错、风潮四起,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组织工作要始终有正确站位,不被错误思潮所误导,任风雷肆虐自岿然不动。作为组工人,我们要经受得住“千磨万击”的考验,恪守廉洁奉公,不营私舞弊,不畏强权压迫,时刻坚守底线,站得正、行得端,问心无愧,两袖清风,这样的组工队伍一定是无坚不摧的,即使有肆虐的东西南北风席卷而来,我们也会化风为静,心不动、意则定,经受住自我考验和社会考验,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组工人。

  “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这两句诗分别来王安石的《登飞来峰》和毛泽东《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浮云遮眼,乱云飞渡”可以说是对当今世界形势的生动写照,也提醒我们未来组织工作开展的艰巨性。作为组工人,我们要有“无畏从容”的底气,有敏锐的分辨力和判断力,做到“扎根基层低起点,思想进步高站位”,这样才能在纷繁驳杂中拨开遮眼的“浮云”,乱云飞渡中能够从容应对,登高远眺始终追随党的正确领导,让组织工作真正发挥“拨云见日”的作用。

  治国有道撷金句,诗海采珠启慧心。细读深思《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所引用的诗词,古为今用处处彰显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智慧,而这也是组工人深入学习践行的“诗意指引”。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心得体会范文六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一经出版,便在广大基层干部中引发了强烈反响。它生动记录了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新的重大进展的伟大实践,集中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的智慧方案,是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著作。作为一名基层干部,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我认为在学习本书的过程中应该牢牢把握好“三重属性”,即政治性、理论性、实践性。通过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深入实践,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素质,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在基层工作中践行初心使命。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牢牢把握政治性,就是要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自觉加强政治自觉、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将思想认识统一到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上来,使自己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牢牢把握政治性,就是要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强化规矩意识,严守政治纪律,深入领会全面从严治党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做政治上的老实人,不该说的话不说、不该做的事不做,做到依法依规做人做事。牢牢把握政治性,就是要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增强斗争精神,在日益复杂的外部环境中坚定政治立场,时刻准备坚决同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论作斗争,同破坏党的形象的行为作斗争。

  理论上的清醒是政治上坚定的重要保障。牢牢把握理论性,就是要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注重前后联系,既要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作为一个紧密整体来深入学习,还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一个系统全面学习,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清晰脉络、起承转合。牢牢把握理论性,就是要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紧紧围绕马克思主义精神内核,不断构筑起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会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真正把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学精悟透用好。牢牢把握理论性,就是要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注重思考,避免陷入“学而不思则罔”的错误境地,真正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使自己永远保持清醒透彻。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牢牢把握实践性,就是要我们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践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能僵化地照本宣科,更不能流于喊口号、走过场,必须要结合基层工作实际,打通政策贯彻落实的“最后一公里”,通过生动实践进一步加深对思想理论的认识、坚定政治立场,真正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知行合一。牢牢把握实践性,就是要我们不断增强工作本领,用科学的理论充分武装头脑,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深挖问题产生的根源,敢于动真碰硬,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牢牢把握实践性,还需要我们常抓不懈,理论创新没有止境,实践也没有止境,我们要始终保持坚持不懈的毅力、久久为功的耐力和“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干劲,不断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向基层延伸。

  相信在牢牢把握政治性、理论性、实践性的前提下,通过全面系统学习、深入思考学习、联系实际学习,广大基层干部能够真正学深悟透弄懂,成为政治坚定、理论成熟、本领高强的优秀干部,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贡献应有的力量。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心得体会范文七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了《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关于认真组织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通知》,并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通过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感受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始终保持对人民群众“忠贞不渝”的赤诚深情,始终将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于人民。

  坚持“万山磅礴,必有主峰”的党的领导,这是践行“人民至上”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强调要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习近平总书记常说:“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千尺必有其根,河流万里必有其源。”不管我们走了多远,都不能忘记为了什么而出发,信仰愈坚定,人的斗志就愈坚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党员干部,广大青年干部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同党中央保持一致,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要坚定信仰,牢记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使命初心,把信仰融入血液、深入骨髓、镌刻于心。

  发扬“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的奋斗精神,这是践行“人民至上”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习近平强调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中国人民生活一定会一年更比一年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我们将举全党全国之力,坚决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确保兑现我们的承诺。”我们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继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将心比心为民心,一枝一叶总关情”,青年党员干部要对事业有激情、有热情,对群众有感情、有真心,要树立一种言出必行、行必有果的执行意识,把事业当做一种责任和追求,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的韧劲、冲劲和闯劲,肩负起厚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真抓实干中争创一流,彰显党员执行力。

  凝聚“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的人民力量,这是践行“人民至上”的动力所在、方向所在。“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讲话时强调,中国要飞得高、跑得快,就要汇集和激发近14亿人民的磅礴力量。抗洪前线,无数人民主动请缨,冲锋在前,“战”在一线,直面风险和挑战,坚定信念、磨练本领,以饱满自信的精神状态用行动践行“人民至上”的崇高宗旨;扶贫一线,无数群众涵养“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乐观豁达,直面困难,不畏基层工作的繁重性、复杂性,笃行实践,做积极的行动派,敢为人先的“领头雁”。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战场上,人民是真正的主力军。正是因为有了千千万万人民群众的牺牲和忍耐、坚持和奉献,正是因为有了医护人员、公安干警、基层一线工作者、志愿者等无数中华儿女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家国情怀,才有了如今新冠肺炎疫情的有效控制和各地经济的有序复苏。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心得体会范文八

  《习近平治国理政(第三卷)》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专题,准确回答了全党为之奋斗的目标和前进方向,“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尽显习近平总书记敬民爱民的博大情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党的自我革命推向深入”专题,铿锵有力地告诫全党,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取得多大的成就都不能忘记人民,要牢记初心担使命,筑起人民的幸福家园。

  理想信念,是坚守初心的红线。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担负着挽救民族、解放人民的崇高使命,可以说党的全部奋斗史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历史。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作为我们党的初心,已经成为共产党人内心最坚定的信仰和最执着的追求,也是党员必须搞明白和坚持的基本原则。对于我们党来说,有困难、有挑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理想信念。毛泽东同志曾告诫全党,“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但经不起人们的糖衣炮弹攻击,他们在糖衣炮弹面前要打败仗。”的确,乱花渐欲迷人眼,有极个别党员干部抵不住诱惑堕落变质,根源是思想出了问题,实质是理想信念丧失,扛不起旗帜、担不起责任、挑不起担子,偏离党的“生命线”,忘记艰苦奋斗的过去,忘记出发时的赤子之心。提出“不忘初心”,就是在告诫我们,任何时候都要高举理想信念的精神旗帜,永远牢记人民是我们党的执政底色,是我们攻克一个又一个“娄山关”的意义所在。真正的幸福社会应该是人民共享的社会,没有人民的幸福,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无从谈起,没有人民的“小梦”,中华民族的“大梦”就无法铸就。

  无私奉献,是践行初心的“良方”。我们是生在红旗下的崭新一代,喜欢上进、不甘落后是我们的青春态度。从小时候向往成为一名佩戴红领巾的少先队员,到满怀期待地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从此奉献成为定义人生的标准之一。无论从事何种职业、身担何种责任、手握何等权力,如果只懂得一己私欲,想功成名就、流芳百世的希望可能不大。那些甘于奉献的人,才能成为人民传唱、人民尊敬的“时代楷模”。比如“铁人”王进喜,一名为中国石油业做出巨大贡献的普通石油工人,他无私伟大,是最可爱可敬的人,他曾说:“俺是一名石油工人,除了会打井,没有别的本事,我的一切荣誉和鼓励是组织给予的,我的个人总结里只能写缺点”。又比如“第一书记”黄文秀,放弃城市的“康庄大道”,毅然挺身百色“战场”,脱下漂亮的“女儿装”,穿上舒适便捷的运动装、旅游鞋,用“精志”绽放青春之美,用生命诠释初心和使命。奉献是共产党人的本色,无私为人民,用实际行动兑现对人民的庄重承诺,就能一切依靠人民。

  不负初心、方得始终。我们同绝大多数人一样扮演着多重的社会角色,承担着不同责任,同样面临个人发展、婚姻生活、子女教育、赡养父母等众多现实问题和压力。但我们是绝大多数人中的“先锋战士”,必须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坚持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以“初心”明鉴,守住红线,润万物无声,得今生无悔!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心得体会范文九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站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的重要历史时点上,福建财政系统将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为契机,更加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在福建工作时的一系列创新理念紧密结合起来,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要求,准确把握这一指导思想的科学体系、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切实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发展,引领新时代福建财政工作积极开创新篇章。

  一、深入领会和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于引领财政改革发展、推动财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发挥更大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全面系统创造性地总结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和规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我们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旗帜。财政是庶政之母、兴邦之本,也是我们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重要基础。2002年10月,时任福建省长的习近平总书记就提出了“与时俱进,振兴财政”的重要嘱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财政事业发展,赋予了“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重要定位,持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和加强财政宏观调控功能,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更好发挥财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作用,必须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指导和推动财政改革发展。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领和推动财政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明了我们继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目标、根本路径、发展思想等核心内容和要义,为新时代财政改革发展走中国特色道路指明了具体方向。二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十四个坚持”全面精辟地论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为新时代财政改革发展应对新任务、新问题、新风险提供了科学方法和行动指南。三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财政工作的一系列高屋建瓴、内涵丰富的重要论述,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领导新时代财政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也为新时代财政改革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二、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本质特征,更加自觉地把讲政治贯穿财政工作的始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是最高的政治领导力量。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最鲜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财政部门为党和国家当家理财掌管“钱袋子”,更应在履职尽责过程中把坚持党的领导放在首位,坚持和完善党对财政工作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财政工作各领域各环节,不断提高依法理财、科学理财、为民理财的水平。

  一是紧扣党领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服从服务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需求,积极发挥财政在支持打赢三大攻坚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中的职能作用,着力深化科技创新、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居民收入,更好服务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大局,促进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二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在更加尊重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前提下,强化财政政策与货币、就业、投资、消费、产业、区域等政策协同发力,优化财政资源配置,积极为企业减轻税费负担,落实好财政“放管服”举措,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市场资源的直接配置和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三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春节同党外人士的座谈会上强调,稳中求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工作总基调。今年以来,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也给财政工作带来了新的压力。要坚持在党的领导下,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加强疫情防控经费保障,确保疫情不反弹,在稳的基础上积极进取,落实好助力企业复工复产达产各项财政政策举措。要坚持过“紧日子”思想,挤出更多资金用于疫情防控和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更加积极有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好发挥财政逆周期宏观调控作用,助力我省在“稳”与“进”中实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胜利”。四是推动财政系统全面从严治党持续向纵深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福建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中,就“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作出了重要指示和要求。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福建财政系统党的建设,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大力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倡导的“滴水穿石”精神和“四下基层”“马上就办”等优良作风,进一步增强财政干部“八大本领”,以自我革命的精神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财政干部队伍。

  三、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更加有效发挥财政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同其他政党的根本区别。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继承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基础上,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与思考中逐步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并在党的十九大确立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为民情怀,切实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到财政履职尽责的过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作为财政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共享发展理念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

  一是加大财政保障力度,织密托牢民生保障网。将新增财力持续向民生领域倾斜,落实好为民办实事项目,推进以民生“七有”为重点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建设,集中全力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尤其是,要针对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优化医疗卫生资源投入结构,大力支持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二是突出财政的公共性和公平性,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福建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饮水思源,决不能忘了老区苏区人民”。要更加注重公平公正,加大对脱贫攻坚和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发挥转移支付的再分配调节功能,财力尽可能向基层一线、困难地区下沉倾斜。特别是要充分考虑疫情冲击对基层财政运行带来的新压力,统筹中央转移支付和省级自有资金,加大对下转移支付力度,对县级的转移支付规模只增不减,兜牢基层“三保”支出底线,增强老区苏区等困难地区“六保”支出的支撑和保障能力。三是坚持为民理财,主动接受人民监督。2000年,时任福建省长的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署名文章《依法行使政府监督》,对财政监督作出了重要论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党内监督为主导,推动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财会监督、统计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有机贯通、相互协调。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系列重要论述,始终坚持对人民负责,不断完善财政信息公开机制,加大预决算公开力度,落实好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进一步强化包括疫情防控相关支出在内的财政资金监督工作。

  四、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坚持新发展理念的科学指导,更加积极有为服务好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

  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形成了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宏观政策框架,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当前,我省疫情防控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生产生活秩序加快全面恢复,但经济发展仍面临巨大压力和挑战,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任务十分紧迫。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传承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总结的“晋江经验”,立足福建实际情况,以财政政策的精准发力护航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以发展的实际成效带动财政收入高质量增长,实现经济与财政的有机结合和良性互动。

  一是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强财政政策和资金保障力度。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福建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创造的良好发展环境。要围绕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大财政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支持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先行先试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推动创新要素加快聚集。支持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创新升级、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数字经济做大做强。要围绕推动协调发展,积极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支持闽东北、闽西南两大协同发展区建设,推进基础设施联通、产业配套协作、公共资源共享和生态协同保护。要围绕推动绿色发展,支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大生态保护财力转移支付、综合性生态保护补偿等转移支付力度,大力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加强闽江、九龙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持续深化绿色发展的福建实践。要围绕推动开放发展,服务好海丝核心区建设提升行动,推动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落实促进外经贸发展各项财政政策,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推动扩大闽台民间经贸合作。二是巩固和拓展减税降费成效,增强实体经济发展后劲。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强调,要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增强企业获得感。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把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坚持实打实、硬碰硬,不折不扣落实好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免增值税、对防疫补助收入免征个人所得税等税费支持措施和一系列社保缴费减免政策,进一步巩固和拓展政策成效,切实增强市场主体获得感。三是用好用足用活政府债券资金,更好发挥债券资金对稳投资促发展的重要作用。要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加强项目筛选与储备,建立滚动接续的项目准备工作机制,集中资金支持“两新一重”等重点项目,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同时,要坚持底线思维,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2019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要平衡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把握好节奏和力度。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努力构建管理规范、责任清晰、公开透明、风险可控的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准确把握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关系,稳妥处理偿债压力与实际财力的关系,依法健全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加大隐性债务存量的化解力度,不因应对疫情就不重视债务风险,不因财政困难就违规举债制造新的风险。

  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指引,更加持续有力地推动财税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一系列重要论断、作出一系列战略部署,创造性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持续推动开创全面深化改革新局面。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内容,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需要,也是关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刻变革。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上强调,发展环境越是严峻复杂,越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健全各方面制度,完善治理体系。当前,福建财税体制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彰显的改革担当,以钉钉子的精神持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现代财政制度。一是加快财政体制改革。主动对标对表中央改革进程,抓紧出台医疗卫生、教育、科技、交通运输、生态环境等领域省与市县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推动形成稳定的省与市县政府事权、支出责任和财力相适应的制度。根据中央的部署,以优化省与市县财力分配格局、强化收入体制激励作用为导向,及时研究完善省以下财政收入划分制度,进一步理顺省与市县财政分配关系。二是健全预算管理制度。坚持标准科学、规范透明、约束有力,针对我省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薄弱点,重点抓好财政资金项目库建设、预算绩效管理一体化等工作,加快运用零基预算理念,打破基数概念和支出固化格局,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真正做到花钱要问效、无效要问责,加快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三是深化税收制度改革。积极跟踪对接中央关于税制改革的部署,在中央赋予地方税收管理权限的范围内,研究制定我省具体实施方案。强化税收的再分配调节功能,按照中央的部署,完善直接税制度并逐步提高其比重。落实消费税改革,积极推进建立健全地方税体系,培育壮大地方税税源。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心得体会范文十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了《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关于认真组织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通知》,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在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第二卷的基础上,再系统地对第三卷进行学习。作为各级党员、干部,在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时不妨带些“川味”,常备“点灯儿”学习态度、常树“跟紧点”学习方法、常怀“莫放松”学习行动,就能在理论学习中加强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常备“点灯儿”学习态度,让党的理论知识武装头脑。在过去,没有通电的情况下,每到夜晚,各家各户以“煤油灯”作为照明,成为乡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大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一到天黑,成为四川话中的“点灯儿”。而今,各式各样的电灯成为家庭必备之物,城市在霓虹灯的照耀下,已不分白昼。现在学习条件好了,虽然不再需要“凿壁偷光”或“点灯儿”了,但作为党员干部,在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时,还是要有“孤灯挑尽未成眠”的学习劲头,在工作之余,常备“点灯儿”式学习态度,争分夺秒加强党的理论知识学习,以党的理论知识武装头脑,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纪律上的规矩人、作风上的正派人,做服务人民群众的知心人。

  常树“跟紧点”学习方法,让党的理论知识常学常新。“跟紧点”在四川话里有不要掉队的意思。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在学习党的理论知识时,就不能掉队,要跟上党的理论学习,只有加强党的理论知识学习,才能与时俱进地掌握党的最新理论。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就是不断提升、丰富党员干部的理论知识,以党的理论知识作为为民服务的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引用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多难兴邦,殷忧启圣”“失败为成功之母”等诗句,无时无刻都是在告诫党员干部要注重学习,常树“跟紧点”学习方法,才能避免在干事创业中“空谈误国”,只有掌握党的最新理论知识,以理论联系实际,到人民群众中间去大兴实干之风,努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常怀“莫放松”学习行动,让党的理论知识贯穿全程。“莫放松”在四川话里有一鼓作气坚持到底的意思。习近平总书记一再要求党员、干部在学习党的理论知识时,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他还对党员干部着重强调了“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的重要性。而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对党的理论知识学习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要持之以恒坚持学习,在学习党的理论知识中切“莫放松”,学实一点、学深一点、学牢一点。特别是在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要结合工作原原本本学,带着问题学,就能掌握学习内容,理解深刻含义,在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中找到学以致用答案,为民服务意识和能力得到升华,一心一意为群众干实事,心里就很踏实。

本文TAG:学习心得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三卷  心得体会  

本文永久网址

预留广告位
预留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