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预留广告位

曹王作文

分类:不忘初心 日期:2022-11-04 19:37人气:加载中...


预留广告位

曹王作文_外国作文教学给我们的借鉴与启示

外国作文教学给我们的借鉴与启示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刘寅子 2015-04-28 清源渭水 阅 503 转 8 转藏到我的图书馆 微信分享: 引言 我国是一个文章大国,自古以来,文章的河流滔滔不绝流传至今,记载和传播着 中华文明, 培育了雄立于世界的中华民族之魂。写作在教育的过程中历来占有不 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远在几千年前, 曹王以帝王之尊谈到做文章时说: “盖文章, 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终,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 若文章之无穷。

”(《典论·论文》)为封建帝王,能认识到文章具有治国安邦的作 用,并将它作为经国大业重视起来,实为不简单。如何写好作文,是一个常谈常 新的话题。时至今日,时代对写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写作能力已成为人们生活 的一项基本能力。

但人们实际的写作能力却令人担忧。我国学生从小学三年级甚 至更早就开始作文训练, 到高中毕业却只有少数学生能写一手漂亮的作文,多数 学生视作文为畏途。为了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许多有志 之士对其做过许多有益的探索,但成效都极为有限,至今作文教学仍未走出“高 消耗、低效率”的怪圈。其实我们与其闭门造车不如放眼国外!在此之前我们还 要明确一个概念: 在现代教育中究竟什么是作文教学呢?可以说,作文教学是语 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是否具有一定的作文水平是衡量一个人逻辑思维、 形象思维、想象、语言表达、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等多种能力和素质的高低的重要 标尺,特别是特别是思维和想象和语言表达。现代写作学认为,写作是客观外界 事物在头脑中加工制作过程的一种观念活动。

而在这个过程中思维想象和语言表 达就可以得到真的锻炼! 那么在我们迷茫和探索的同时国外美、英、日等国的作文教学又有哪些特点?取 得了那些成绩呢?笔者通过研究分析美、英、日等国在作文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和 特点,①从“教”与“学”两方面入手,从教材、教学观念、教学实践、学生实 际情况等方面综合分析现阶段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找出影响作文教学发展的症 结。结合国外语文教育的成功经验,让学生从写的需要出发,围绕自己感兴趣的 话题去阅读、去调查研究、去鉴别,并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加工处理再创作。从 而开发出新的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素质的新的写作教学法—— “调酒式写作教 学法” 。

一、美、英、日几个的国家作文教学特点: 总的来说,在外国作文教学中,作文的动力是来自学生本身,作文教育是实践教 育,在信息化的社会,应注重掌握社会通讯技能,更好的施展文章的社会传达机 能作用,侧重实用文(指具有实际应用性的文章)的写作,如较为重视写报告、意 见陈述文、评论文、说明文等。

具体而言可以大致概括为以下几个特点: (一)外国作文教学理念比较重视对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注重写作目的和对象。

如英国作文教学的最大特点是把实际作文当成作文教学的关键, 学生就各种各样 的实际问题进行作文练习。而文法、拼写法、标点符号等是次要的,以免挫伤学 生的写作热情。

从根本上讲, 写作只有为实际运用的需要去写才能对学生的训练 真正有所帮助。如果不这样,学生虽然能够完成考试和模拟练习题,但并不能掌 握写作本领。因此,首先应该使学生弄清写作的理由和目的,通过丰富多彩的解 决实际问题的作文练习,使学生慢慢习惯写作文,真正领会写作文的奥妙,达到 培育学生健全的言语人格和正确的言语动机的目的。

(二) 重视的是写作过程的指导及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态度与写作习惯及发表意 识。

教师更多考虑的是学生的主体性。比较重视写作和创作,在写作课上指导小学生 像作家一样写作,美国的尼娜.扎拉格萨就建立了一套把儿童视为创作者的写作 指导计划。她制定的写作的基本原则是:首先,要使儿童经历创造的全过程。当 教师在教室里指导写作时, 教师必须明白所有儿童都应该被视为作家。作家的工 作就是写作,为了读者能够阅读,作家必须发表自己的作品,由此,在课堂上指 导写作一个不可或缺部分就是发表。通过多种形式的发表活动,儿童会开始意识 到自己确实是创作者。

如果没有发表,其作品就失去了与人交流的价值也就没有 了意义。重视文学写作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更为关注学生的主体性。更能充分发 展学生的个性活力和创造精神。

(三)外国作文教学带有较强的实用性。

为了纠正过去为作文而作文的偏颇, 日本近年来特别强调要让学在实践活动中进 行作文训练, 提出了 “生活作文教育” 。

日本的报告文, 也与其它学科紧密联系, 强调它的实用性。再如:在美国学生在准备进行描写人物的写作时,教师建议学 生们能和家人、朋友探讨主人公的特点,集思广益;在起草阶段,建议学生直接引述 主人公的话语,使读者如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在修改阶段建议在动词前加上副词 以求生动形象。

“每一次写作训练,都有这样非常适用的指导意见,在这种细致周到 的指导启发下,学生终究会自信地去解决写作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不断提高写作 能力。而这种能力的提高又带有明显的遵循客观事实的实用性特点。

(四)外国作文教学特别强调研究性。

如:美国 John.Magher 著的《作论文:把思想还给学生》认为:孩子进入高中就被要 求学习写论文。

因为,此时学生知识积累和思维成熟程度已完全有可能尝试用语 言,借助逻辑的力量,进行某种观念的理性表述。而此时的论文不在是一般意义 上的评价了,而是经过研究后的写作!再如:法国作文教学注重了学科交叉性、 综合性,作文内容包含了对社会学、哲学、思想史、经济、科学史阅读的考查, 题目材料出于休漠、 尼采等哲学家的著作,命题引导学生广博阅读人文学科尤其 是哲学书籍。如题: 解释休漠在《道德原则研究》中有关“正义”的论述。写作 者必须阅读相当多的哲学经典论著,才能掌握分析、评判哲学、社会问题的思考 方法。

(五)外国作文教学给学生的写作空间较自由。

如 : 一篇文章作者提到他的正在美国上小学的儿子四年级时所做的作文题目是 “中国的昨天和今天” , “我怎么看人类文化” ,教师会给学生列很多的参考书, 面对这样的题目他们不仅不会不知所措, 而且兴致勃勃的到图书馆去查阅参考书、 权威工具。再如:美国作文教学中借助自由的写作空间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如 《当你乘坐的轮船沉了,漂流到一个荒岛上,你将怎样生活》 《评论想象中的一场音 乐会》 等,因为大家都没有经历过,所以可以充分发挥想象,海阔天空,很容易激发起 学生的作文兴趣。 (六)外国作文教学重视跨学科的写作,跨领域的写作,使写作成为其他课程的 学习工具。

在外国作文教学的形式上还有分组写作、小组集体写作等。如法国作文教学注重 通过组织活动进行写作练习。如练习写“我所喜欢的职业”这个题目,学生首先 在小组里讨论制定写作方案: (l)每个人在小组内讲述一下自己想从事的职业,并说明原因。

(2)广泛收集有关这种职业的各种资料,并到劳工局和企业部门去参观、访问。

(3)在小组内讨论选择职业的立场和条件,对调查讨论后的想法和起初的想法景 象对比。写出自己的作文在小组内发表。以小组为单位组织活动练习写作,活动 本身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写作材料,写作目的、对象也很明确,学生觉得有内 容可写, 兴趣也比较大。

另外, 在写作活动中学生要进行多方面的工作, 如调查、 访问、观察、实验、统计、绘图、发表等等,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全面 发展学生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

在美、英、日等国,作文教育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全面提 高学生能力取得很大成绩的时候, 我国的作文教育现状又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 就从“教”和“学”两方面分析一下其中的苦恼! 二、我国作文教学“教”和“学”的苦恼 (一)中学作文教学中“教”的苦恼 (1)轻视教材 何谓教材?学术界关于教材的定义并不完全一致。日本学者柴田义松在《现代教 学论》中提出“使学生掌握各别的科学概念和法则时所必需的材料(事实、文献 资料、直观教材、教具等),谓之教材”①。城户蟠太郎则认为:“根据教育目的 所必需学习的教育内容,谓之教材” 。虽然对于教材有诸多的定义,但在各不相 同的表述中, 教材仍然有共同的含义隐含在其中,也就是教材包括了教师的教授 授行为中所利用的一切素材和手段。

在这个意义上, 教材是 “教授及学习的材料。

它作为师生之间的媒介,而使教育活动得以开展。②”从而我们知道教材在很大 程度上决定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关键作用,所以要想 解决教与学之间的矛盾就必须先从教材上下功夫。

我们知道,要想实现教学的既定目标,教材的系统化问题则是至关重要的问题, 中学语文教材中写作知识系统性的缺失无疑会对中学作文教学的目标实现产生 负面影响。中学语文教材中写作知识系统性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 教材中写作知识内容系统性的缺失。在现行的教材中,写作知识散见于阅读单元 之后或课文分析之中,作文训练点之间联系松散,跳跃性太大,而且明显遗漏一 些基础性的单项训练,如:基本说明方法的认知和说明文分类训练等。凡此种种 情况,致使现行教材中写作知识的内容缺乏系统性,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其 二是教材中写作知识的年级地位与顺序系统化的失序。

现行教材中作文训练点的 序列也不尽合理。如初中作文中安排了如下内容:①用恰当的表达方式反映生活; ②观察细致才能写得具体;③展开想象,拓宽思路;④围绕中心选择材料。而在普 通高中语文教材中,作文设置了如下内容:①多角度观察、思考;②确立中心,精 选材料;③丰富联想,完善结构;④巧用表达技法。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上述数节 训练点彼此交叉,差别不大,造成体系上的脱节和重复。

我们知道,影响教材的年级地位与顺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就人的因素而言,包 括基本因素即成熟、经验、智龄,衍生因素即兴趣、功用、难度。按一般规律而 言,初一年级和高一年级相隔三年,学生在成熟、经验、智龄等方面都有较大变 化,教材在知识层次上理应有较大的差异与变化,然而,现行教材中初中作文与 高中作文内容设置的相似性却让我们不无遗憾地看到现行中学语文教材所存在 的认识上的模糊。这种模糊,一方面表现在教材编写过程中的各自为政,初、高 中教材皆自成体系,缺乏通盘考虑,缺乏系统化意识;另一方面表现为教材编写 者对教材的受益者缺乏关怀,对不同年级学生的成熟、经验、智龄等方面的差异 认识不透彻,其结果则是造成了教材在系统性上的失序。诚然,作文训练离不开 必要的重复,但这并非是知识序列上的简单重复。教材讲究严谨和科学,凌乱失 序的教材不会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我们不能因为作文训练具有自身的特殊性, 便在教材中不恰当地强化某些内容,这样会给教学带来困难,导致学习上的极大 浪费。

(2)观念陈旧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文明古国, 对于文化的推崇使得我国自古以来就 重视文章之学,给予了文章极高的地位,魏文帝曹王曾放言:“盖文章经国之大 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 无穷。

是以古之作者, 寄身于翰墨, 见意于篇籍, 不假良史之辞, 不托飞驰之势, 而声名自传于后。

” ( 《资治通鉴》 )自隋唐以后,随着科举制的确立,朝廷以考试 选拔人才成为定制, 文人开始以科举考试的标准为自身写作的标准,作文遂走上 程式化的不归路,至明清之时,终于演化为倍受世人责难的八股文。明亡后,时 人多责八股误国,然而,反对八股文的有识之士在破旧的同时却未能立新,于是 一句“文无成法”遂演为习用的托词,其结果正如张志公先生所言:“传统语文 教学十分重视的读写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一直是一件 ‘可意会而不可言传’ 的事。

不讲知识,甚至反对讲知识,成了传统语文教学的特点之一”③。不幸的是, “不 讲知识, 甚至反对讲知识” 这一传统语文教学的特点在今日作文教学中依然有着 相当的市场。

在教学观念上, 部分教师视传授写作知识甚至是必备的写作知识为 理所当然,在他们看来,阅读才是提高写作能力的不二法门,因而极力主张在阅 读中领悟写作技巧,以为多读文章多看书,胜过多讲写作知识。他们认为读书既 可以大量积累语言材料, 也可在熟读乃至背诵过程中掌握文气文风以及布局谋篇 的经验,认为作文要学的是语言材料的运用和文气文风等的模仿,读得多了,自 然便会写了。此种观念甚至在教材编写者中也有一定的市场,反映在教材中,便 是“作文训练”的讲解部分大多为寥寥数百字,过分简约。唐代诗圣杜甫的千古 名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压丈二十二韵》更是被他 们引为经典,倚为依据。这种观念影响力极大,传播范围极广。许多学校普遍存 在着以阅读挤写作的现象,把阅读看作硬任务,把写作视为软指标,轻视写作知 识的学习,正是这种观念作用的后果。

扑腾自己稚嫩的双翅,是永远也学不会飞翔的。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固 然是杜甫名句,但今人在“读书”与“下笔”间构筑起的因果关系却未必是杜甫 的本意。稍知杜甫生平的人都知道,杜甫一生仕途坎坷,屡试不第,希冀那些大 权在握的权贵能赏识自己的才学,进而向朝廷举荐自己。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 有神” 正是出自其向权贵韦济的赠诗之中,杜甫是从阅读量与写作才能两方面向 韦济展示自己的才华, 赋予诗句因果关系只是后人的误读而已。以对古人的误读 为依据指导我们的作文教学,无疑是不妥当的。我们应该认识到,作文知识是前 人智慧的结晶, 它可以使学生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中少走弯路,可以收到事半功倍 之效。在课程设置多、学习压力大的今天,掌握必要的作文知识,既是对先贤智 慧的尊重,对规律的尊重,亦是学习写作的正确之道。在掌握了基本的作文知识 的基础上, 再辅之以适度的读和练, 自然会获得更佳的学习效果。

凡事有个 “度” 。

作文知识该讲什么,该讲多少,切实地研究一番,把握好分寸,选择好方式,解 决了“度”的问题,作用肯定是积极的。在作文教学中,走出教学观念上的这一 无视知识、片面强调阅读的错误认识,对于改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3)实践的脱离实际 在中学作文教学的实践中, 由于种种原因,部分教师亦存在着若干教学实践的脱 离实际,具体表现有: 1、教学内容呈无序化状态,写作训练数量不足,成为阻碍学生作文水平提商的 重要因素。

据调查数字显示, 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学校在制订作文训练计划时,每学期定量为 五至六次“大”作文,文化落后地区的学校按此定量的比例更高。据说这一计划 制订的依据是教学大纲的规定及教材安排的数量标准。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 语文教学新课程标准》中,关于写作的规定是:“作文一般每学期不少于 5 次。

三年中其他各类练笔不少于 3 万字。45 分钟能写 600 字左右的文章。

”有个别教 师围绕怎样写一个人,可以在一节课上将人与事的关系、人与环境的关系、肖像 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细节刻画等等内容倾其所有一古脑地讲 个遍, 全然不顾学生能否在一节课内接受如此多的知识。也有个别教师则在教学 内容上跟着感觉走,感觉该写一篇作文了,便临时布置一篇,将作文题目往黑板 上一写,三言两语略作解说,便把一节课的时间全部交给了学生,简单随意,知 识含量极低。

还有少数教师借教改之名, 上作文课时让学生随意写作, 不论文体, 没有主题,偶尔为之或许尚能收提高学生写作兴趣之效,但长此以往,对学生的 写作水平的提高很难有多大帮助,反映出的正是教学内容的无序。由引可见,作 文教学中教学内容的无序化已经成为目前中学作文教学的一大通病, 严重影响了 中学生作文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完善中学作文教学内容,实现教学内容的系统有 序已经刻不容缓。

2、对学生实际认知能力和实际写作技能认识模糊,导致对学生作文训练的指导 缺乏针对性。

由于受到作家们写作成功的激励, 不少教师在作文教学实践中热衷于把作家们的 创作经验不加分析地移植到学生的作文训练上来, 一味强调多观察、 多积累素材, 而无视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和实际写作技能, 无视学生在实际写作过程中所遭遇 的智能结构上的诸多有待改进的缺失。无可否认,多观察、多积累素材是写作成 功的重要保证,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积累素材亦 属正常。然而,在这种貌似正确的做法的背后,隐藏着的其实是把教育对象无端 拔高的行为。我们应该看到,作家与中学生在生活历经、写作技能、认知水平、 理解能力等诸多方面都处于不同的层面上,两者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如果不 能面对这一现实, 很难想象我们的教师能够为中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作文训练指 导。

对于中学生的作文写作而言,素材只是一个问题,在他们的实际训练中,贯穿于 他们的整个写作过程中的问题还有很多,诸如何捕捉细节,如何传神表达,如何 巧妙布局,如何精当过渡,甚至怎样开好头结好尾等操作问题,都是他们前进路 上的“拦路虎” 。蔡元培先生在论及八股文时曾说:“八股文的作法,先作破题, 止两句,把题目的大意说一说。破题作得合格了,乃试作承题,约四五句。承题 作得合格了,乃试作起讲,大约十余句。起讲作得合格了,乃作全篇。全篇的作 法,是起讲后,先作领题,其后先作八股(六股亦可),每两股都是相对的。最后 作一结论。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什么多写什么少写,如何开头,怎样结尾,极其 繁复。要处理好这些问题,首先要有明确的主题,因为只能主题明确,才可能组 织材料, 巧妙布局, 仔细斟酌表达效果, 否则文章就会失去灵魂, 不知所云为何。

其次要仔细分析材料, 理解材料, 把握材料的性质, 正确处理材料与主题的关系, 完成构思。然而,对于中学生而言,由于受客观条件的制约,独立完成此项任务 尚有诸多困难,还需要教师在作文训练中进行有系统的、循序渐进的、有针对性 地指导。

总之, 中学生作文的写作有其自身的认识过程和实践过程,人为地改变其学习链 条上的固有结构,突出某环节,省略或弱化某环节,均不可取,教师应该正视学 生实际认知能力和写作能力, 遵循教学规律, 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开展写作训练。

(二) 、中学作文教学中“学”的无助 (1)应试教育下的挣扎 曾经有位中学语文教师说:“去问问中学生喜欢不喜欢写作文,大概有 90%的人 会说不喜欢。

如果我们的学生接受了 10 年的语文教育, 最后的结果是讨厌作文, 教师埋怨学生写不出好文章,只能说我们的语文教育是失败的”④。闻听此言, 相信每一个语文工作者都会感到伤感而无奈。

看看学生作文, 可以发现 “少、 慢、 差、废”的现象确实存在,甚至相当严重,有的高中毕业生竟然写不出一篇像样 的文章!此情此景,不禁使人要问:中学生怎么了? 谈起作文,有位中学生说了这样一句话:我们的作文缺“氧”⑤。骤闻此言,不 由令人扼腕叹息。中学生所缺之“氧”为何物呢?原来是写作的自由空间。是什 么有如此魔力,竟能侵夺学生写作的自由空间呢?原来是应试教育惹的祸。早在 1978 年叶圣陶先生就说过:“从前读书人学作文,最主要的目标在考试,总要作 得能使考官中意,从而取得功名。现在也有考试,期中考试,期末考试,还有升 学考试。

但是, 我以为现在学生不宜存有为考试而学作文的想头……学生学作文 就是要练成一种熟练技能,一辈子能禁得起这种最广泛的意义的‘考试’即‘考 验’ ,而不是为了一时的学期考试和升学考试。

”今天,迫于考试的压力,浸淫于 应试教育影响中的作文教学正逐步陷入一种僵化的训练模式,正如叶老所言“不 幸我国的写作教学继承着科举时代的传统,兴办学校数十年,还摆脱不了八股的 精神。

”服务于应试教育的程式化训练模式的最大受害者莫过于学生正如一位学 生所说:“我们写作文不能写心里话。老师教导我们,你们的作文不是写给自己 看, 而是写给阅卷老师看的, 只要写得有技巧, 只要让阅卷老师觉得满意就行了” ⑥。要知道,主观意识的培养本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目的,学生作文应是观察、思 维、表达的有机结合,文章的取材、谋篇、布局无不应是学生主观意识的表现, 但现在原来应该是作者真情流露的文章竟然不能写真情, 竟然可以不需要作者自 己的认同,竟然只要求一味迎合阅卷老师的喜好! 长此以往,中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真不知要从何谈起。

(2)象牙塔中的困境 无可否认, 应试教育是影响中学生写作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的客观因素,但还应 该看到,中学生自身存在的一些先天不足也是阻碍其写作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

中学生对作文普遍存有畏难心理,在畏难心理的影响下,许多学生对写出优秀作 文根本不抱任何希望, 怀着得过且过的态度, 写到哪里算哪里, 写成啥样算啥样, 不愿在审题、写作、修改上花费时间和精力,以至出现了审题时问老师,写作时 运笔如飞、 倚马可待, 修改时一句不动、 一字不易, 甚至懒得多看一眼的怪现象。

其实,写作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作者的思想水平、知识结构、生活阅历、文字技巧 等诸多因素, 中学生之所以对作文产生畏难心理,与其自身能力的不足有着重要 的关系。中学生自身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 1、生活圈狭小,生活经验贫乏,知识积拐少,认知水平低。叶圣陶先生曾指出: “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 歇。

”由此可见,生活是作文之源,中学生要想写好作文,就必须向生活索取文 章的素材,毕竟“一切写作活动都是客观之物与主观之识相互渗透,相互制约, 相互融合,最后统一于书面语言的过程” 。

2、阅读太少,语言贫乏,语言表达水平不高。

语言问题是中学生作文存在的又一问题。正如马克思所言, “语言是思想的直接 现实”⑦,语言是思想的载体,是思想的物质形式,没有语言就没有思想。对于 中学生作文而言,文章的内容,必须通过语言这种物质存在形式才能得以表现、 阐述和发挥。造成中学生语言贫乏的原因很多,阅读不多便是其中之一。目前的 语文教学对于阅读虽然非常重视,但学生实际的阅读面并非很宽,虽然不断有人 呼吁要进行广泛的阅读,但实际做到的很少。应试教育体制下的中学生,早早的 从他们的父母那里领到了“不准读闲书”的禁令,整天捧在中学生手中的除了课 本便只有教辅书了,剩下的都已被归入禁读的“闲书”一类。视野狭窄是造成中 学生语言贫乏的又一个原因。

四、外国作文教学给我们的借鉴与启示——中西合璧 走出困境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的作文教学,无论是“教” ,还是“学” ,都存在着很 多困惑和不足。而外国作文教学,重视对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关注写作目的和 对象,重视写作过程的指导,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态度、写作习惯及发表意 识,有较强的实用性、研究性、开放度,这些优点都值得我国作文教学借鉴。而 若想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作文教学存在的顽疾, 我们可以尝试使用一种探索性综合 型的作文训练方法——“调酒式写作教学法” 。

(1)调酒式写作教学法的涵义 调酒是指把酒和其它饮料辅料按一定比例调和在一起含有食用酒精的饮料。

它是 技术与艺术的结晶,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调酒为人们提供了视觉、嗅觉、 味觉、肉体和精神等方面的享受。通过调酒师对酒的色、香、味、型、格、神、 情、爱、温、湿、光、音等自然营养进行再创作使人达到一种极美的精神享受。

调酒式写作教学法——在教学上它是融中西教学之长, 在学生能力和素质上是汇 逻辑思维、形象思维、想象、语言表达、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等多种能力和素质于 一体,在学科应用上是兼数理化、文史哲于一体的综合性锻炼方法。其核心就是 把国外先进的作文教学理念内容引入我国作文教学,让学生从写的需要出发,围 绕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去阅读、去调查研究、去鉴别,并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加工 处理再创作从而得到多种能力的综合性锻炼。

调酒式写作教学法不像传统的记叙 文、 议论文、 说明文写作那样只是简单记录作者日常生活经历和对一些问题的浅 显认识,而是以整个世界和社会为研究对象,通过阅读、观察、调查、实验等探 究活动了解客观事物的特征、性质、规律,并把自己的认识结果用小论文的形式 表现出来。

这样, 学生的写作水平在写作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以及思维层次上有质 的飞跃。

现代教育观念认为科学教育应该以学生的探究为主, 学生掌握多少事实和数据并 不重要, 重要的是学生对科学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调酒式写作教学法正是强调了 外国作文教学中学生所经历的探索过程,从而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调酒式写作教学法基本观点是培养人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 是信息时代学校教育 的核心,而创造力的关键是对信息的处理能力,而在这一点上美、英、日等国作 文教学的成效是显著的。

调酒式写作教学法可以说让课堂教学在落实创新意识和 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来看,学习的过程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是新、旧知识相 互作用的过程,认识不是对客体的直接占有与接受, “理解与发明这两个功能是 不能分割的”⑧只有当学习开始于一个存在疑问和问题的经验情境(真实认知情 境)中,学习者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材料,去寻找、选择、判断、解释、 应用新的信息知识,为了解决问题,进行设计、发明、创造和筹划,他才能把有 用的知识内化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才能掌握研究、思考、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才能训练自己的主体意识。学生的主体性建立需要三个基本条件:其一,有 自己明确的学习目的;其二,学习成为自己发现的过程;其三,掌握学习策略和学 习方法。

这三条只有在调酒式写作教学法中才可以完全落实。学生的发现与科学 家的“发现”在性质上的共同点是:都是经过对己有的认知结构和认知方式的改 造和超越, 从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和认知方式。学生的发现和探索不一定甚至不 是人类已有认识成果的突破,但却是他个人的发现,这种“个体发现”经历的心 理过程正是科学家所经历的发现心理过程。

这也是进行中西合璧走出困境的意义 所在! 这也就正应了那句话: 教育的本质不在于学到了什么东西而在于学会了怎 样去学东西——当我们把学的东西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的本质! 从人本主义的教育理论看,教学效果要做到“实现自我” 。

“潜能”是每个学生都 有的, 教师要提供维护和发挥 “潜能” 的良好条件, 使学生成为能够自己指导的、 对学习具有信心、有实现目的、能摆脱不符合社会需要的行为的人;教学要培养 学生学习的独立性、 积极性和创造性, 反对那种压制学生、 无视学生的心理特点、 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的传统教学;教师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使学生掌握学习方 法),学生掌握了有效方法,就可能更好地发展智能,超越现在的水平,实现自 己的潜能;重视个人的发展,重视主体能动性,贬低单纯的知识和技能的传授。

调酒式写作教学法观点认为观念意识是指导人们实践行为的基础, 只让学生懂得 什么是研究意识是远远不够的, 重要的是让学生亲自参加研究实践活动,在体验 内化的基础上, 逐步形成自觉指导研究的个人观念体系。学生有了很强的研究意 识,就会有创造性的结果。调酒式写作教学法正是具备了这种动性! (2)调酒式写作教学法的特点 1.调酒式写作教学法主要围绕问题(或专题、课题)的提出和解决来组织学生的学 习活动。

在调酒式写作教学法中, 学校首先要组织学生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 定它们感兴趣的研究专题。

这些问题可以是教师提供的,也可以是学生自己选择 和确定的;可以是已经证明的结论,也可以是未知的知识领域,这些知识的排列 是纵向的、线形的,相互之间完全靠逻辑关系加以联系;而在调酒式写作教学法 中, “问题”就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载体。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涉及多种知 识,这些知识的选择、积累和运用完全以问题为中心,呈现横向的、相互交叉的 状态。 2 调酒式写作教学法呈开放学习的态势。

由于要研究的问题(或专题、课题)多来自学生的生活和现实世界,课程的实施大 量地依赖教材、教师和校园以外的资源,学生学习的途径、方法不一,最后研究 结果的内容和形式各异, 因此调酒式写作教学法必然会突破原有学科教学的封闭 状态, 把学生置于一种动态、 开放、 主动、 多元的学习环境中。

这种开放性学习, 改变的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地点和内容, 更重要的是它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获取知识 的方式和渠道,推动他们去关心现实、了解社会、体验人生,并积累一定的感性 知识和实践经验。

3.调酒式写作教学法主要由学生自己完成。

调酒式写作教学法强调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学习为基础,学生按自己的兴趣 选择和确定研究学习的内容后, 通常采用学生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进行。整 个课程的内容、方式、进度、实施地点、最后的表现形态等主要取决于学生个人 或学生小组的努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规定的时间内,成为某一个研究课 题的提出者、设计者、实施者,他对课程目标的实现负有主要的责任。学生真正 被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调酒式写作教学法既赋予了学生选择学习内容的权利, 也要求学生承担实现课程目标的义务。当学生感到肩负一种责任时,他的主观积 极性便可能得到极大的调动,自主学习、积极探究就有了积极的内在动力。

我认为, 调酒式写作教学法方式引入作文教学能较好地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调酒式写作教学法通过学生的一系列探究活动, 为培养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 因素提供了最好的条件。

调酒式写作教学法重在学习的过程、思维方法的学习和 思维水平的提高。

调酒式写作教学法活动中,学生围绕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进行探 索如实验操作、现场观察、社会调查、专家专访、情感体验、资料查阅等,不仅 培养了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而且掌握了调查、实验及现代信息技术等科 学研究的方法和技能。

性格对写作能力起着制约的作用,即性格制约着写作能力 发展的方向和水平。积极的性格特征,例如高度的责任感、首创精神、细致、认 真、谦逊、自信,对写作能力的形成以及它的发展水平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甚 至积极的性格还能弥补秉赋的不足。常言道“勤能补拙”就是这个道理。

(3)调酒式写作教学法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 1、调酒式写作教学法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 调酒式写作教学法按写作所需时间长短不同,分短期作业与长期作业。短期作业 一般只需一、两小时至一、两天,而长期作业一般需一、两星期或一、两个月甚 至更长的时间。

调酒式写作教学法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

短期作业重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熟悉一般写作技巧。

长期作业重在培养 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二者对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都很重要,相辅相成,缺一不 可。

短期作业:研究性阅读设置疑问确定选题探究体验表述成果长期专题作业:确定课 题设计方案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并成文短期作业以课文为对象, 配合阅读教学每单 元写一篇,内容是引导学生对课文的思想内容、技巧、语言及相关问题进行深入 的思考和探究,然后用读书札记、读后感、评论、小论文等来表述自己的研究成 果。一般是在阅读课上由教师引导学生去思考、讨论课文中的一些主要问题,然 后由学生自选专题写研究性作文。短期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有利于扩 大阅读量,拓展联想和延伸的能力,对于巩固、理解、掌握和深化课堂知识以及 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其次,从课文出发的调酒式写作教 学法,与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联系密切,学生能够较快的联系己有的知识,较少 对调酒式写作产生畏难情绪。例如在学习《鸿门宴》一文后,教师可提出这样两 个问题:有人说项羽乃一介武夫,有勇无谋,你的看法如何 ?鸿门宴里充满杀机, 极可能有去无回,迫不及待地想称王称霸的刘邦为何敢赴鸿门宴?为了使学生能 够全面地了解项羽和刘邦的性格,可介绍学生阅读《项羽本纪》 、 《汉高祖本纪》 等文章, 并对两文进行比较分析,让学生对二人的性格有一个较为全面准确的理 解。然后就“项羽为何不杀刘邦?” 、 “刘邦为何敢赴宴?”和“我所认识的刘邦” 为题写篇文章。

长期专题作业从目标上看, 它注重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发展学生的 发展性、 独立性的思维能力, 注重从解决问题中或在与同伴的合作中发展积极的 情感;从过程上来看,它注重仿照发明与创造的过程,以问题为中心,按照提出 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与搜集资料—评价、验证、得出结论的过程来开展学 习。例如可以设计一个名为“我们所居住的地方”的图片展览活动。首先,要求 学生给所住城镇最感兴趣的地方如街道、商店、文化古迹、广场、纪念碑等拍照 或绘画,然后到有关部门和社会人士那里去调查、访问,了解所居住的城镇的历 史、现状和发展远景,最后将所得到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分类整理,举办展览会。

像这类课题还有“师生校园思想状况调查” 、 “我校学生阅读现状与未来” 、 “校园 周边书店调查” 、 “盗版、正版使用情况调查研究”等。这样的写作活动中学生一 般都很感兴趣,一学期可搞四、五次。

2、调酒式写作教学法教学模式的特点 激发创作欲望。作文的选题大多从学生兴趣出发,学生可以在自己最感兴趣、最 关注的领域深入研究、思考,给学生展示自我的好机会。这就大大激发了学生的 积极性,他们肯花时间收集资料,愿意多次修改论稿,写作技巧也会相应得以提 高。

提高思维能力。传统的学生作文由于内容浅近局促,很难有思想扩张的余地,调 酒式写作教学法则给学生的思维留下广阔的天地, 学生的思维尽可以向广度和深 度扩展,并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4)调酒式写作教学法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 第一, 确定选题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确定自己的选题。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将题目 选得准确、新颖,避免论题过大过空,同时还可以给学生提供有关的参考书目。

课题首先应该具有探究性才‘会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浅层次、一目了然的所 谓“课题” ,是实施调酒式写作教学法的大忌。例如有的人在学习《祝福》时提 出这样的研究专题:祥林嫂是怎样死去的?显然,没有必要作深入的探究。其次, 课题还要有可行性,不能过大过空。

第二,设计研究方案这一环节的组织形式可以是四、五人一组,也可以是个人独 立进行。

研究计划中要有对目标的清晰表述、 研究的具体方法和工作程序的设计。

如制定“某古镇文化专题研究”计划: 总课题的确立:组织学生讨论确认“某古镇文化研究”的总课题,并根据学生兴 趣爱好分成若+了课题研究小组。各了课题的确定:组织学生实地考察当地的风土 人情、文化古迹等。学生根据兴趣爱好,确欲相应的子课题,如“某古镇园林文 化研究” 、 “某古镇竹艺研究”等。

各子课题的实施:教师集中或分别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与策略,制定可 行的研究计划,查阅和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各子课题的撰写:学生草拟撰写、 修改专题成果。

第三,信息收集信息收集的方式可以是灵活多样的:去图书馆、上网、实地参观 访问、调查研究。这一环节在调酒式写作教学法中占重要地位。要指导学生勤于 以记实的方式, 把探究学习的情况、 进展、 分析、 收获、 体会清晰地一记录下来。

要登记查阅或收集资料的情况,对研究过程中查阅过的资料,有明确的记录,包 括书名、作者、出版社等,重要的有作摘录。还要习惯于把研究过程中各阶段的 发现、心情、感想、体会、思考、收获,或者某一重要接下来就是给材料分类, 进行研究,寻找规律性的东西。收集信息是做研究最枯燥的时期,也是最重要的 时期,收集的材料越来越多,得出的结论当然也就越准确、科学。因此,必须最 大限度地搜集信息。

第四, 信息处理并成文信息处理是调酒式写作教学法教学模式的关键环节,教师 应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学生是否积极地投入学习活动进行信息处理、 整合很重要, 教师应帮助学生掌握一些探究的方法,学会比较、分析、概括和归纳,进行有个 性的信息处理。

第五,组织研究成果的交流研讨通过交流研讨分享成果,进行思维碰撞,使认识 和情感得到提升。讨论作为一种学习方法,有利于学生在学习研究中有所发现、 有所发明、有所创造。讨论是各种思想的碰撞、结合,是讨论者的相互启发,学 生要进行创新性学习,就要正确地对待学习讨论,开展学习讨论,积极参与学习 讨论。由于研究水平和观点的不同,学生对同一课题(问题)研究所得出的结果(或 结论)也可能不同。

在调酒式写作教学法训练中, 要注意创设一种情景,把各种体裁的写作练习编到 精心设计的故事之中, 让学生去充当故事中的角色,根据故事所描述的情景和提 出的要求练习写作。例如,有一个学校的学生组织了这样一次活动:一些学生组 织起来, 对学校附近一条河流的污染情况和原因做了调查研究。

他们翻阅地方史, 找钓鱼爱好者座谈,化验水样,做鱼的生活实验,运用所学的物理、化学、生物 等方面的知识, 进行分析判断, 终于证明造成河流严惩污染的原因是一家造纸厂 不断向河里排放纸浆废液。最后,他们把研究结果写成一篇论文。由于经过了大 量的实践活动,所以论文写得材料丰富、说理清楚,不但文字水平较高,而且还 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注重写作教学的实用性,加强实用文体的写作指导,既符合 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使写作更好地为社会生活服务,为学生的学习、日常生 活以及将来参加工作提供表达上的方便。

结论 通过研究分析美、英、日等国在作文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和特点,以及对我国作文 教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从“教”与“学”两方面入手,从教材、教学观念、教学 实践、 学生实际情况等方面综合分析现阶段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找出了影响作 文教学发展的症结。

并在外国作文教学结合国外语文教育的成功经验,让学生从 写的需要出发,围绕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去阅读、去调查研究、去鉴别,并对搜集 到的资料进行加工处理再创作的,具有在教学上它是融中西教学之长,在学生能 力和素质上是汇逻辑思维、形象思维、想象、语言表达、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等多 种能力和素质于一体, 在学科应用上是兼数理化、文史哲于一体的综合性锻炼方 法——“调酒式写作教学法” 。

调酒式写作教学法是一种很有意义的尝试, 它适应了信息时代对人的要求和学生 思维发展的要求,既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又有利于培养学生 的实践能力。首先,调酒式写作教学法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调酒式写作 教学法重自主、 重过程的特点为每一个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和能力的充分展示创 造了广阔的空间。

调酒式写作教学法鼓励学生走出语文小课堂,为学生搭建语文 学习广阔的社会舞台。激发了学生运用语文的热情,激发了学生写作的欲望。

其次, 调酒式写作教学法大大拓展了中学生写作的题材和体裁范围,大幅度地提 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创造能力和批判能力。由于研究的课题源自于学生的兴趣 和爱好以及教师的启发,以整个世界和社会为研究对象,具有极大的开放性。因 此,写作的题材范围非常开阔。它可以是研究报告、调查报告、试验报告、设计 方案,也可以是文学欣赏类、文学创作类的作品。此外,调酒式写作教学法中, 学生通过对所学知识的选择、比较、整理、提炼、归纳、设计、判断、解释、运 用,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调酒式写作教学法提倡学生对资料从不同角度或 层面做进一步研究,从中发现新的问题,然后通过深入思考、联想、想象,乃至 于重组和运用资料,提出新的看法,写出独到的论文。这一系列活动极大地促进 了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最后, 调酒式写作教学法也有助于教师水平的提高。调酒式写作教学法的开展有 利于拓宽教师的视野, 也有利于教师的知识更新。由于学生研究的课题涉及到课 内外、校内外,范围极广,而教师的知识有限,这就要求教师依据课题去补充许 多自己不知道的知识,这样才能对学生的活动进行指导。

《学记》里说“教学相 长” ,在语文调酒式写作教学法中,这个观点得到了充分地体现。

当然,本模式是在借鉴外国作文教学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具体现状而进行的思考, 当然还处于实验探索阶段,考虑也不够成熟,还存在许多不足,它到底以一种什 么样的形式出现是最为合理,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改进和完善。

注释: ①钟启泉.现代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年版第 330 页 ②同注 ③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暨蒙学书目和书影.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 年版 第 155 一 156 页 ④王丽编.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年版第 231 页 ⑤卢传梁.对作文教学现状与对策的思考.语文教学通讯.2003 年第 1 期第 30 页 ⑥王丽编.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年版第 231 页 ⑦加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⑧J.P.皮亚杰.发生认识论「M」.北京:商务印书局,1990 参考文献: [1]李茂.彼岸的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年 10 月第 1 版 [2]何明.中学作文实践问题研究.东北师大出版社.2001 年 6 月版 [3]周进芳.中学作文教学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2 年 7 月版 [4]张初吴.中美作文教学之比较.中学语文教学.2000 年第 8 期 [5]方明.日本教育中的“生活作文”教学思想.外国教育资料.1996.5 [6]王福河.法国高考作文的启示.载.外国教育资料.1999 年第 8 期 [7]祝怀新.英国基础教育.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 年 2 月版 [8]吴益.高中语文新课程:理念与实施.海南出版社.2004 年 2 月版 [9]韦志成.语文教育心理学.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 年 5 月版 [10]张志公.作文教学.新藩出版社.19842 年 2 月版 [11]郑宝田.从美国作文课看素质教育.载.语文学习.2001 年第 11 期 [12]美国.教育文摘.VOL.56 Oct.1990 No.2 P.70 [13].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裴娣娜著.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年版 [14].拉塞克、 维迪努著.从现在到 2000 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教育科学出版 社 1996 年版 [15]指定城市教育研究联盟.儿童的生活和教育.东洋馆.1969 年版

曹王作文_标准作文稿纸模板[1]

班级:辅导教师:学生姓名:写作时间: 旁批曹王镇第三小学作文专用纸 自我评价:同伴互评:教师评价:书写质量批阅日期曹王镇第三小学作文专用纸

曹王作文_跟着课文学写作

跟着课文学写作曹王一中 盖建红 张永宾 作文是语文的半壁江山, 无论是在考试还是在学生的人生中,都占据非常重 要的地位。如何引导学生写作文,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方法,不同的老师运用不 同的材料。其实,在我们身边,就有非常好的资料——语文课本。选入初中语文 课本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千挑万选、文章兼美的,其中不乏大家之作。我们只要 用心,就会发现其中蕴含着许多写作技巧。在此,我跟大家交流一下如何以课文 为范例,来指导学生写作。

一、凡人小事皆入文,喜怒笑骂咸成章 很多学生最怕写作文,问其原因,不知道写什么。这一单元,给我们做了很 好的典范:写普普通通的人,写身边的生活小事。八上第二单元的《阿长和山海 经》写儿时的保姆,抒写对这位劳动妇女真挚的怀念。《背影》突出刻画父亲的 “背影”,着力表现父亲的爱。《台阶》,以农民的儿子作为故事叙述者,叙述 父亲为盖新屋而拼命苦干的一生, 表现农民艰难困苦的生存状态和他们为改变现 状而不懈努力的精神。《老王》,自己和车夫的交往,含蓄的提出了关怀不幸者 的社会问题。《信客》,写两代车夫的命运,说明无私奉献的人总能赢得敬重和 爱戴的。普通的人、普通的爱,却深深的的打动了千千万万的读者。叶圣陶先生 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 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泉,好的文章必然来自生活。我们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引导 他们写自己最熟悉的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惟有熟悉才有可能写得真切感人,惟有熟悉才有可能对其产生深刻的领悟,发掘 其价值意义,也只有自己熟悉的材料写起来才会得心应手。

二、抓住契机,准确切入 大凡读过朱自清先生的《背影》这篇文章的人,总会满眼含泪,并且留下难 忘的印象。为什么这区区千多字的文章会发生如此的魅力,令人读得入痴入迷 呢?是什么感动了读者?笔者认为其原因之一: 朱自清先生在人物众多的内容侧 面和众多内容元素中找准了写作的切入口——慈爱。朱自清父亲的“慈爱”,正 是他为人处世侧面中最有代表性,最能透出整体神韵的一个元素。

生活中,一个人物、一句话、一段回忆、一个场景等,都可以触动学生的 思绪,成为作文的契机。有了这个契机,学生头脑中杂乱无章的生活积累就会突 然变得有序, 一个原本平凡的事件就会突然闪耀出光彩,几个本来毫不相干的人 物或事件就会突然产生特殊的联系。比如,写父亲的文章很多,朱自清却写出了 与众不同的《背影》。而父亲写给他的一封信就是他写成《背影》的契机。我们 教师要善于点拨、引导,为学生写好作文提供契机,指导学生:小处落笔,以小 见大。

三、细微之处显真情 选准写作的“切入点”,并不等于能把这篇文章写得丰富圆满,这需要我 们通过细致的情节描述来达到丰富圆满的效果,细节描写则是最好的选择。

有人说,细节是文章鲜活的花朵。《背影》中的每个细节都很感人,使读 者难以忘怀。朱自清先生很精细的描写父亲爬月台买橘子的动作: “他用两手攀 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寥寥几字, 写出了父亲爬月台的艰难,表现了父亲强烈的爱子之情。这一瞬间形象,定格在 作者脑海中,也定格在千千万万读者心中。文中还有一个细节:“我将他给我做 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单看这一句,没有丝毫的感人之处,但联系背景和后文 来看,就会为父爱感动。当时,家里祸不单行:父亲差使交卸,祖母去世,靠借 贷和变卖家产度日。父亲的穿着寒酸:黑布小帽、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在 这种情况下,还给二十岁的儿子做紫毛大衣,可见父亲的爱子之情。朱自清先生 的《背影》直到现在还闪烁着耀人的光芒,这和先生精细的细节描写分不开的。

我们可以以此为例,来引导学生,在作文中适当穿插形象生动、细致入微 的细节描写,来够扮靓语言,点亮文章。

四、语言朴实,饱含真情 我们在评判学生作文时,有时把语言的优美当做一个标准,多数同学在作 文的时候,也常常堆砌一些华丽的语句,根本谈不上真情实感,更别谈写真人真 事了。文章显得十分干瘪,缺少生命活力。“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背影》 能取得如此的成功,就是因为它充满了真情实感。作者全用白描记叙事实,不作 任何修饰渲染。明白、通俗、平易、朴实,如与你在拉家常,自有一股亲切味, 如文章里记载父亲的话只有四处:“不要紧,他们去不好!”,“我买几个橘子 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进去吧,里边 没人。

” 四句话都很简短, 意思也很平常。

但这简单的话语里头含蓄着多少怜惜、 体贴、 依依不舍的意思, 使父亲的爱子之心跃然纸上。

整篇文章没有华丽的词藻, 但朴实的语言中却饱含深情。

《背影》 问世到现在虽然已经有好几十年的时间了, 但是它始终被广大的读者钟爱和传诵,这绝不是偶然的。

朱自清亲情散文最大的特点就是“真”,以感情表达的真挚动人取胜。用 他自己的话说:“我这篇文章只是写实。”可见,真实是文章的生命,感情是文 章的灵魂。文章先打动自己,才能打动别人。写真实的生活、真实的情感,不管 文章语言是否优美,自然能够打动人心。

《背影》中还有许多写作技巧。1、表现角度新颖。一般人写人物,较多的 从正面着笔,或写面部肖像,或写服饰、姿态。而朱自清先生独出心裁,选择一 个最佳表现角度——背影,并把它抓化为艺术美的一篇佳作。2、构思独具匠心。

为了突出背影,作者作了精心安排。用“背影”作题目,显赫的突出了背影。开 头一段,显出背影非同寻常的意义,设置悬念。快要写到父亲爬月台的背影,先 做铺垫,说“父亲是胖子”,写父亲的衣帽。又以特写镜头写爬月台的动作,并 用我的眼泪来烘托这个背影。分手时的背影、莹莹泪光中的背影??突出背影, 是这篇散文成功的一个主要因素。由此得到一个启示:写人记事,应该选择最动 情的一件事,写最动情的一件事又要突出最动情的瞬间。3、详略得当。这又是 本文的一个亮点。

回家奔丧、 南京游逛, 都一笔带过, 因为这些跟主题关系不大。

详写送行过程,其中也分主次,买橘子的过程较详细,写背影的笔墨,又特别详 细。可见,详略的原则是为了突出中心。告诉学生,写作时,与中心有关的就泼 墨如水,与中心无关的就惜墨如金,或者直接不写。

?? 当然,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我们没时间也没必要面面俱到,只要选择最 突出的一点、或者学生最容易学到的一点来指导,并作适当的训练,让学生真正 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学习写作技巧,一举两得,何乐不为? 2010-7-20

本文TAG:作文  

本文永久网址

预留广告位
预留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