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预留广告位

国家脱贫政策背景

分类:谈话记录 日期:2022-11-04 19:32人气:加载中...


预留广告位

国家脱贫政策背景_精准扶贫背景

精准扶贫背景【篇一:申论热点背景:精准扶贫】申论热点背景:精准扶贫 2014 年 1 月发布的《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 见》,提出了改进贫困县考核机制、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改革 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机制。

2014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实行精准扶贫,确保扶贫到村到 户。”传递出国家扶贫开发方式创新转变的新思维、新思路。

2014 年开始,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扶贫工作底数不清、情况不明、指 向不准、针对性不强等老大难问题,甘肃省建立了精准扶贫工作机 制,力争做到对扶贫对象精准化识别、对扶贫资源精确化配置、对 扶贫目标精细化管理、对脱贫责任精准化考核,从而改“大水漫灌” 为“精确滴灌”,扶真贫、真扶贫,确保如期稳定脱贫。

2014 年甘肃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1236”扶贫攻坚行动计 划,坚持不懈推进扶贫开发,实行精准扶贫,增加贫困地区农民收 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全年减少贫困人口 140 万人。

精准扶贫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目前扶贫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 而对扶贫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是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的根本 方法和指导方针,对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新时期的扶贫攻坚工作有着 极其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扶贫工作出现的种种怪相,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比如一 些贫困县造起豪华政府办公楼,比如为了保住“贫困帽子”背后的利 益,一些贫困地区走入“年年扶贫年年贫”的怪圈等等。

[权威论述] 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 好高骛远的目标。

——习近平 [综合分析] “木桶理论”告诉我们,一个木桶能够装多少水,取决于最低的那一 块板。同样,衡量一个社会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高低,要看它的 穷人的生活状况怎样。在迈向全面小康的进程中,贫困人口不能掉 队。在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进程中,不能没有穷人的梦想构筑。也正 因为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过,“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这些年来,我国的扶贫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探索出了 扶贫开发的中国道路。坚持扶贫到村入户,积极创新扶贫机制,农 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但贫困人口仍然占到很 大一个比例,扶贫工作还存在诸多不如人意的地方,其中最突出的 表现就是扶贫方式粗放的问题,导致一些地方怎么扶也扶不起来, 甚至越扶越穷。

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工作时指出:“必须切实抓好脱贫致富这个 战略性任务。”“要分类指导,把工作做细,精准扶贫。”总书记的嘱 托,强调了做好扶贫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指明了做好新时期 扶贫工作的方向——精准扶贫。

[扶贫面临的问题] 精准扶贫的背面就是粗放扶贫。一些地方低质、低效扶贫的主要表 现有: 一是扶贫人口不清,扶贫对象常由干部“毛估估”,扶贫资金轻洒“杨 柳水”,以致“年年扶贫年年贫”; 二是舍不得脱“贫困帽”,数字弄虚作假,挤占浪费国家扶贫资金; 三是人情扶贫、关系扶贫,造成应扶未扶、扶富不扶穷等社会不公, 滋生腐败。表面上看,粗放扶贫是工作方法存在问题,实质反映的 是干部群众观和执政理念的大问题,不可小觑。

四是现行的扶贫制度设计存在缺陷,不少扶贫项目粗放“漫灌”,针 对性不强,更多的是在“扶农”而不是“扶贫”。

[对策措施] 一,精准扶贫要制定好发展规划。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于贫困村而言,不仅需要村民们转 变思想、提高认识,团结一致抓生产、出效益,还需要有关部门在 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规划布局上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制定扶贫计划, 帮助当地村干部理清思路,制定好发展规划,实事求是帮困难群众 选出一条致富的好路子;针对各贫困村的不同情况,找出标本兼治的 办法,在政策、产业、技术、信息、培训等致富要素上有针对性地 帮困扶贫。

二,精准扶贫要瞄准扶贫对象。

明确工作对象是做好任何工作的前提,扶贫工作也是如此。首先就 要自上而下从“贫困区域—贫困村—贫困户”逐步细化扶贫对象,划 分层次、各负其责,各相关部门瞄准扶贫对象,集中力量做好“极贫 户”的扶贫工作,并建立贫困对象档案管理制度,为后续扶贫工作有 序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三,精准扶贫要规范扶贫资金。

要加强扶贫资金管理机制,确保扶贫资金充分惠及扶贫对象,防范 扶贫资金虚报冒领、挤占挪用、滞留沉淀和监管弱化等问题出现。

提高扶贫资金的精准度,让扶贫资金直接与扶贫对象发生作用,避 免扶贫资金在层级分割的行政部门不断下移过程中被挪用,铲除滋 生腐败的土壤,最大限度地发挥扶贫资金的作用。

四,精准扶贫要创新扶贫方式。

原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只输血不造血” 的单一扶贫方式,导致贫苦地区的群众“等”、“靠”思想严重,返贫 现象频发。因此,必须创新扶贫方式: 一方面,建立科学完善的扶贫机制,成立帮扶对子,由定点挂钩单 位主抓帮扶村的扶贫工作,真正“扑下身子”走进农户家中,像习总 书记一样真正了解贫困户的真实生活,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对帮 扶村进行“造血扶贫”,同时完善扶贫开发的问责机制,贫困县的考 核机制将由主要考核地区生产总值向主要考核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转 变。加大挪用扶贫资金等行为的成本。

另一方面,改变扶贫资金投放形式,将之前“直接投放”扶贫资金转 变为致富奖励、银行贷款贴息或是生产保险金等多种形式,创新金 融扶贫机制,完善小额贷款机制,提高贫困人口的创业意识和创业 能力。

五、精准扶贫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贫困的原因很多,或为自然条件恶劣,或为天灾人祸,或为基础太 差,或为技术贫乏,或为缺少创业的勇气,这就要求扶贫者坚持具 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不同的措施,对自然条件恶 劣者可采取退耕还林予以补偿的方式,鼓励帮助贫困对象搬迁至集 镇或自然条件较好的地方谋发展;对缺技术的贫困者要组织相关专业 技术人员对其“手把手”地传授致富技能;对于经济方面的极度贫困就 需要政府予以前期资金“输血”,再培植其自身的“造血”功能;对于疾 病缠身者要予以健康救助,解决看病难问题;对于缺少产业的贫困对 象,要帮助其依据自身优势,挖掘潜力,调整产业结构,走产业发 展之路。

申论热点背景:微文化 正如《微时代》那首歌中所唱:“你有事可以微博里私信给我,你有 事可以微信里留言给我。你没事看看微电影和微小说,你没事可以 听听微音乐和陪陪我??”忽如一夜春风来,近年来,从微博、微小说、 微电影、微公益、微信到微云、微评??,“微传播”手段的迅速发展 和普及,带来了传播方式和舆论格局的深刻变革,在一定程度上颠 覆了社会舆情形成、发展和传播的旧格局。这使我们有理由相信, 信息生产、传播与接受的“微”已然成为我们时代的主体文化样态之 一。

随着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日新月异已将我们置身于一个更新媒体 的“微时代”。据《第 36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 示:至 2015 年 6 月,我国网民手机上网占比 88.9%,较去年增长 3.1 个百分点;而通过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接入互联网的比例分别为 68.4%和 42.5%,较去年分别降了 2.4 和 0.7 个百分点;同时,全国 微博客用户规模为 2.04 亿,手机端微博客用户数为 1.62 亿,占总体 的 79.4%。“微文化”凭借其即时便捷性、通俗性、动态化和个性化 等独特优势已经成为新兴的文化形态,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日 常生活。

【深度解析】 [微文化的特性] “微时代”的微文化的特征可以用四个关键词来概括,那就是——个 性,自由,草根,青春。

“微”文化是一种张扬个性的文化,diy 文化,微文化的口号是:do it yourself! “微”文化是一种崇尚自由的文化,它更多游戏精神而较 少实用功利,微时代的选择权更加多样,更加自主; “微”文化是一种草根参与的文化,一种祛魅的平民文化,一个去精 英化时代的草根文化。“微”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低门槛 (微投资), 想拍就拍、想唱就唱。

“微”文化构建了一个新型的公共空间。它打破了传统广播、电视等 信息单向流动的特点,打破了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的界限,实现 了信息的充分交流、互动和对话,建构了一个新型的公共空间。

“微”文化是一种青春活泼的文化。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生活方式、 交往方式、生产和传播方式日新月异的时代,“微”文化已经成为青 年亚文化的天堂,青年成为“微”文化的天然主体。

[微文化兴起的原因] 首先, wifi 覆盖提升、移动 3g 技术的成熟和 4g 信号的启用为网民 提供了更为优质的上网环境。同时,智能手机的功能日益完善,价 格持续走低,也促进了庞大的智能手机用户群的形成。这些都为“微 文化”的兴起奠定了重要基础。当前,“微文化”的传播主要依靠智能 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通信终端,通过微博、微信、qq、line、 skype(msn)、bbs 等自媒体平台,运用文字、语音、视频和图像等 多种形式进行实时互动的交流和传递,具有“短、平、快”的显著特 点。

其次,青少年是“微文化”传播的绝对主体和最活跃用户群。很多青 年都热衷于通过微博、微信等 “短平快 ”的形式抒发情感、疏解压力, 其中既有对生活趣事的调侃,也有对人生社会的深思和对未来生活 的展望,等等。

再次,在“宅”现象日益流行的当下,“宅男宅女”们更喜欢把自己放 逐到独立的空间中,独自享受着一个人的世界。他们与外界联系的 方式大多通过网络来实现,如网购、网聊、网恋、网络社交、网上 写作和阅读、网上理财等,不少年轻人的日常活动几乎都是在网络 上完成的。

最后,在“微文化”传播中,无论是发表生活随笔和个人感想,还是 有见地的观点和评论,或者转发、分享有吸引力的文字、图片、视 频等,都会提高自己的“被关注度”。“发帖、回复、转发、点赞”这 几个动作虽然简单,却极大满足了青年网民的参与需求和表达欲望, 使他们切身感受到线上与线下、网络与现实的有效互动,感受到自 身的价值,增强了内心的成就感。

[意义] 微文化的发展提高政府公信力。在微文化时代,各级政府办理互联 网政务时,无论机构或官员,坚持放下架子、少说官话、套话,明 确自我定位、注重服务,以适时更新、强化互动为准则,倾听并积 极回应网友心声,使政府由管理者向服务者转变,极大地提升了政 府公信力。微文化时代,网络问政参政的发展已经成为政府发挥执 政优势的一个重要领域,互联网络成为推动政府“善治”、增进社会 和谐、创新社会管理与社会建设的新平台。

微文化的发展促进公民意识觉醒与成长。公民作为一个法律意义和 政治意义上的主体,享有法律和政治规定的各种权利。但在一个信 息相对封闭和不对称的年代,作为个体没有或者即使有较强的公民 意识也很难形成力量,特别是在权利遭到侵犯的时候会因 “势单力薄” 而很难维护自身权益。随着网络沟通和交流的便利以及信息传递的 高速和透明,特别是以微博、微信、人人为主的自媒体迅速崛起, 使得个人的力量迅速增强,每个人都有可能在现场, 成为事件的亲历者和见证者,或者以转发和评论为模式成为事件的 参与者,开放平台的建立提升了公民的参与精神。

微文化的发展增强国家经济实力。微文化的发展培育了新的消费热 点。开发与微文化结合的教育培训、健身、休闲等服务性消费,拉 动新的消费增长点,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不断提高我国经济竞争 力。以微博、微信、微电影等为代表的文化创意产业在推动文化经 济发展中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正确认识微文化现象:微文化的“利”与“弊”] “微文化 ”虽“微”且“ 散”,却日益成为影响人们价值选择的 “新文化”, 不可否认,它也是利弊相随的,既集诸多优点于一身,同时也带来 不少负面效应,需要引起注意。

种信息的获取与传递。“微文化”正以其“微言大义”的内涵和“无微不 至”的外延,通过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从细微之处影响改变着 人们的思维和生活方式。比如微博用户用 140 个字“说出自己”、“传 递信息”,用只言片语就能记录个人生活中的所有点滴,也能完成对 某个事件的完整报道和传播,这是“大而全”的传统表达和传播方式 所不能比拟的。小行动也能汇聚成大磁场,“微而深厚”的“微文化” 就是一种积聚的力量。

另一方面,“微文化”的兴起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如 垃圾信息的泛滥、谣言的生成、负面情绪的传播、伪科学的散布, 等等。在“微文化”背景下,由于信息生成的低门槛和信息传播的自 主性,每一个人都成为信息的接受者和传播者。当信息在各自的社 会化圈子网状扩散、迅速发酵时,不少人在不辨信息真伪的情况下, 成为无意识的信息传播载体。同时,“微文化”是一种快餐文化,一 定程度上造成了人们社会生活的碎片化,社会浮躁之风日盛,这在 一定程度上消解着社会文化的厚重性和整体性,使经典文化的积累 和传承更加任重而道远。

可见,从目前来看,“微文化”对社会的影响是利多于弊的。所以, 谈 “微 ”色变实非明智之举,引导利用使其成为传播正能量的 “磁场 ”, 才是当务之急。

【参考对策】 中公教育专家认为, 第一,在人人可以“发声”的“微文化”中,要开启微时代的人文精神 建设。当前,基于移动通信与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以微信和微博为 代表的‘微文化’离不开人文学者的参与,我们应该带着从全球与本土 出发的问题意识,以人文思考探寻某些价值共识,开启微时代人文 精神建设。

第二,“微文化”要以理性思考为主导思想进行管理和引导。“微文化” 要承担起思想领域传承发展的重任,要避开其发展过程中情绪化和 虚假化信息等负面影响。因此要培养一些学者和知识大众积极参与 其中,提供主流性的思想养分,使更多人认识到“微文化”也可以培 育成一个理性文化的空间。

第三,建立“微传播”监测体系。在微时代的今天,针对“微表达”的 开放性、散发性、碎片性等特点,各级行要建立 “微传播 ” 监测体系, 通过专业职位设置或者第三方的信息服务,在第一时间抓取“微信 息”,为相应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篇二:精准扶贫政策资料包】市、县、乡干部 50 问“一口清” 1、什么是精准扶贫? 答:精准扶贫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 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 治贫方式。

2、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背景是什么? 答:十八大结束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工作 时指出:“帮助困难乡亲脱贫致富要有针对性,要一家一户摸情况, 做到心中有数”。2013 年 11 月 3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西调研扶贫 工作时,明确提出扶贫工作“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抓住重点,不 断提高精准性、有效性和持续性”,“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 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2013 年 9 月 中旬和 10 月上旬,李克强总理两次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扶贫工 作时,都对精准扶贫和建档立卡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2013 年 4 月, 汪洋副总理在甘肃省调研考察扶贫工作,提出推进新时期扶贫开发 工作,必须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2013 年 12 月,中办、国办印 发《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中办发 [2013]25 号),明确提出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和健全干部驻村帮 扶机制的工作要求。

3、什么是“六个精准”? 答:(1)对象精准。全市 2014 年 537 个贫困村、47.85 万贫困人 口为基本对象,并按照“三对面、三签字、两评议、两公示、一公告 ” 的程序进行贫困户识别,做到户有卡、村有册、乡镇有簿、县有档、 市有信息平台。

“三对面 ”即:入户调查面对面、收入测算面对面、群众评议面对面; “三签字”即:入户调查表上调查员与调查户同时签字认可、收入测 算表上调查员与调查户同时签字认可、评出的贫困户本村组三分之 二以上的农户签字认可; “两评议”即:村民小组全体群众评议、行政村村民代表会评议; “两公示”即:村委会公示、乡镇政府审核公示; “一公告”即:县区扶贫办在县政府外网公告。

(2)目标精准。按照贫困村“七有”(有主导产业、有专业合作社、 有培训室和卫生室、有敬老院和幼儿园、有综合性村民活动场所、 有金融网点覆盖、有综合商业服务、有良好村容村貌)、贫困户“八 有”(有安全住房、有安全饮水、有基本农田、有增收产业、至少一 人有技能资质证书、有基本社会保障、家有余粮、手有余钱)的目 标要求,把年度减贫计划细化到具体的贫困村和贫困人口,分年度 确定减贫目标。建立起以建档立卡为基础,脱贫到户到人的核算体 系,使减贫效果落到人头户头,改变过去那种根据抽样调查推算减 贫人口的做法。

(3)内容精准。根据贫困地区路、水、电、房以及教育、文化、卫 生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和需要列出 “需求清单 ”;对贫困户的致贫原因, 按照因病、因灾、因学、因婚、缺资金、缺技术、缺劳力等精准分 类致贫原因,提供给行业部门列入年度计划。

(4)方式精准。把各项扶贫措施与建档立卡对象挂钩,逐村、逐户 制定年度帮扶计划,集中力量,合力攻坚。每个贫困村必须有扶贫 规划、脱贫计划、工作台帐和县级以上领导联系、驻村工作队帮扶、 科技人员指导。每个贫困户必须有基础台帐、帮扶计划、脱贫措施、 增收项目、资金扶持、干部帮联。

(5)考评精准。严格落实中组部、国扶办《关于改进贫困县党政领 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工作的意见》、《甘肃省 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办法》和 《庆阳市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经济社会发展实绩的考核 办法》,把贫困村整村脱贫、贫困人口数量减少和贫困人口生活水 平提高,作为县(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扶贫工作的主要考 核评价依据,考核评价结果作为领导班子调整配备和干部选拔任用 的重要依据。

(6)保障精准。把扶贫作为各级党委、政府的最大政治和责任担当, 强化县级主体责任,实行责任、权力、资金、任务“四到县”制度。

充分发挥全市重点工作督查组的作用,把精准扶贫作为核心督查内 容,采取定期不定期、定点不定点、明 查暗访等形式加强督促检查,每半年至少开展一次综合性督查,年 终进行集中考核和综合评估。

4、什么是“1236”、“1+17”和“1+20”? 答:“1236”扶贫攻坚中“1”即“一个核心”,就是持续增加贫困群众 收入,确保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以上; “2”即“两个不愁”,就是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3”即 “三个保障”,即保障扶贫对象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6”即 “六大突破”,就是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易地扶贫搬迁、 金融资金支撑、公共服务保障、能力素质提升突破。

“1+17”:2015 年 6 月 9—10 日召开的全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 会议上,出台了“1+17”精准扶贫方案,包括《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 人民政府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意见》和 17 个专项精准扶贫 工作方案。

“1+20”:为了贯彻落实好全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会议精神,与省上 “1+17”精准扶贫方案目标、任务相对接,庆阳市及时制订出台了 “1+20” 精准扶贫方案,包括《中共庆阳市委庆阳市人民政府关于扎 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意见》和 20 个专项精准扶贫工作方案(交通、 安全饮水、易地搬迁、危房(窑)改造、贫困村电力电覆盖、草畜 产业、瓜菜产业、苹果产业、林业产业、生态环境建设、电子商务、 教育扶贫、卫生计生、文化扶贫、社会救助、劳动力培训输转、金 融扶贫、干部人才、 贫困县考核、驻村帮扶管理方案)。

5、精准扶贫的范围是什么? 答:国家在全国划分了 14 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作为新阶段扶 贫攻坚的主战场。甘肃省内有六盘山片区、秦巴山片区和藏区“三大 片区”,以片区内 58 个集中连片特困县区为主战场,统筹 17 个插花 型贫困县区。我市环县、华池、镇原、宁县、合水、庆城、正宁七 县列入六盘山片区县,西峰区列入全省 17 个插花型贫困县区之一。

6、庆阳市精准扶贫的对象有哪些? 答:按照省扶贫攻坚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制定的《甘肃省 2013 年度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实施方案》要求,截止 2014 年底,全市 八县(区)精准扶贫贫困村有 537 个、贫困人口有 47.85 万。

7、庆阳市精准扶贫的目标是什么? 答:①集中攻坚阶段(2015—2017 年):到 2017 年底,全市农村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7300 元以上,其中扶贫对象人均可支配收 入达到 4200 元以上;年均减少贫困人口 10 万人以上,全市贫困发 生率下降到 8%以下。贫困地区贫困对象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显著提升,实现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目 标。②巩固提高阶段(2018—2020 年):到 2020 年底,全市农村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11000 元以上,其中扶贫对象人均可支配 收入达到 7500 元以上;全市贫困发生【篇三:精准扶贫系统简介】精准扶贫管理系统 功 能 简 介 编制单位:湖南欧微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13755031027(郭经理) 编制日期:2016 年 5 月 1 背景 1.1 扶贫工作的难点与痛点 1、 数据掌握不准确、不及时,导致上级部门决策难 2、 通知管理工作上传下达不通畅 3、 帮扶干部与贫困户缺少互动沟通平台 4、 扶贫信息难以精准推送 5、 帮扶工作考核难建设目标 1.2 建设目标 1、 建立精准扶贫作战地图,实现挂图作战 2、 贫困户二维码建档,让扶贫更“精准” 3、 畅通沟通渠道 4、 搭建扶贫信息精准推送平台 5、 加强扶贫工作落实与监督 6、 精准帮扶,精准考核 2 电脑版主要功能 2.1 精准扶贫作战地图 地图管理:在电子地图上绘制各贫困乡、贫困村的位置, 并可呈现对应贫困乡、贫困村的基本信息,如人口数、贫困人口数、 帮扶项目数等信息,方便用户总观全县扶贫工作数据。

2.2 贫困户二维码建档 为全县贫困家庭建档立卡,并为每户生成一个唯一的二维码,通过 扫描二维码即可查看贫困户的家庭基本信息、家庭成员信息、致贫 原因、帮扶措施、帮扶责任人、帮扶单位、帮扶日志及记录等动态 信息,确保每户都是最新、最准确的信息。

届时领导干部下乡检查、通过二维码扫描就可以查看贫 困户完整的档案,包括基本信息、帮扶干部信息、帮扶措施、帮扶 责任清单、帮扶工作纪实等,关键隐私信息要登录后才能查看,起 到保护了贫困户隐私信息。

贫困户自己查看个人档案,也可以扫描查看,起到了对帮扶责任帮 扶工作的监督。

2.3 帮扶管理 包括结对管理、帮扶计划管理、措施与成效管理、责任清单,帮扶 纪实等 2.4 扶贫项目管理 帮扶项目为帮扶主体发起,并可以根据项目规模进行项目覆盖贫困 对象的选取,包括项目申请、项目跟进及项目完成全过程进行管理。

2.5 考核管理 按照扶贫考核办法,对帮扶组织、帮扶单位、帮扶干部进行相关考 核及排名。

国家脱贫政策背景_精准扶贫的背景与意义

精准扶贫的背景与意义【篇一:精准扶贫知识】精准扶贫的概念与基本知识点 1、什么是精准扶贫? 答: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 同贫困 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区域、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 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

2、精准扶贫的“五个精准”是什么? 答:一是对象精准,二是内容精准,三是目标精准,四是措施精准, 五是 考评精准。

3、精准扶贫的“四个到村到户”是什么? 答:基础扶贫到村到户、产业扶贫到村到户、教育扶贫到村到户、 金融扶 贫到村到户。

4、精准扶贫的“三个深度融合”是什么? 答:一是扶贫攻坚与双联行动深度融合, 二是扶贫开发与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深度融合,三是扶贫攻坚与社会 扶贫济困深度融合。

5、精准扶贫的“五个助推”是什么? 答:一是深化双联行动助推精准扶贫; 二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助推精准扶贫;三是加强社会帮扶助推精准 扶贫;四是强化基础建设助推精准扶贫;五是落实低保政策助推精 准扶贫。

6、什么是精准扶贫“十大要件”? 答:一是领导精力要集中到扶贫攻坚上; 二是财力支出要使用到扶贫攻坚上;三是项目布局要倾斜在扶贫攻 坚上;四是基础设施要优先在扶贫攻坚上;五是工作作风要展现在 扶贫攻坚上;六是排忧解难要着力在扶贫攻坚上;七是改革举措要 结合在扶贫攻坚上;八是力量组织要集合到扶贫攻坚上;九是用人 导向要体现在扶贫攻坚上;十是工作落实要显示到扶贫攻坚上。

7、精准扶贫“1+10”方案是什么? 答:“1”即《关于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 10”即“村道硬化、饮水安全、动力农电、农村危房改造、富民产业 培育、标准化卫生室建设、村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劳动力培训、义 务教育和学前教育、社会保障”等十个精准扶贫专项实施方案。

8、双联扶贫“五个员”是什么? 答:一是做精准扶贫的指导员,二是做项目实施的协调员,三是做 政策法 律的宣传员,四是做农民群众的服务员,五是做资金使用的监督员。

9、双联行动“六大任务”是什么? 答:一是宣传政策;二是反映民意;三是促进发展;四是疏导情绪; 五是 强基固本;六是推广典型。

10、双联行动中要做到的“四个体现”是什么? 答:体现全覆盖、体现大规模、体现综合性、体现长效性。

11、双联行动中要做到哪三个方面的防止? 答:要防止增加基层负担、防止形式主义、防止弄虚作假。

12、双联行动打造的“三大工程”是什么? 答:一是着眼打造机关作风转变的形象提升工程,在整改落实中改 进作风;二是着眼打造教育培养班干部的能力锻造工程,在服务发 展中提升素质;三是着眼打造造福人民群众的德政民心工程,在解 决难题中保障民生。

13、双联行动与扶贫攻坚融合联动要做到哪四个方面的融合联动? 答:目标任务融合联动、帮扶力量融合联动、资金项目融合联动、 培训资源融合联动。

14、什么是“1236”扶贫攻坚行动? 答:“1”就是紧扣持续增加收入这一核心;“2”就是做到不愁吃、不 愁 穿;“3”就是落实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三个保障;“6”就是实 现基 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易地扶贫搬迁、金融资金支撑、公共 服务保障、 能力素质提升六大突破。

15、精准扶贫考核“一加一减”是什么? 答:即把减少贫困村、贫困人口和贫困面的“减法”及提高贫困地区 农民 人均纯收入和扶贫对象生活水平的“加法”作为衡量各级班干部扶贫 攻坚成 效的主要考核指标,形成有利于精准扶贫的工作导向和制度约束。

16、“五到村”是什么? 答:一是目标任务到村;二是规划计划到村;三是项目资金到村; 四是帮 扶责任到村;五是监测管理到村。

17、“六到户”是什么? 答:一是结对帮扶到户;二是脱贫计划到户;三是项目安排到户; 四是产业培育到户;五是跟踪监测到户;六是效益落实到户。

18、“七到人”是什么? 答:一是“两后生”等学历型技能培训落实到人;二是中等职业教育 免除学费和助学金政策落实到人;三是农村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 学前教育落实到人;四是农村低保、新农合、五保供养和农村特大 病救助等政策落实到 19、建档立卡的目的任务是什么? 答:对贫困户和贫困村进行精准识别,了解贫困状况,分析致贫原 因,摸清帮扶需求,明确帮扶主体,落实帮扶措施,开展考核问效, 实施动态管理。对贫困村进行监测和评估,分析掌握扶贫开发工作 情况,为扶贫开发决策和考核提供依据。

20、建档立卡的标准是什么? 答:贫困户以 2013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 2736 元(相当于 2011 年 2300 元不变价)为识别标准;贫困村原 则上参照行政村贫困发生率、行政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行政村集体 经济收入等标准进行识别。

21、建档立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贫困户建档立卡包括家庭基本情况、致贫原因、帮扶责任人、 帮扶计划、帮扶措施和帮扶成效等六个方面内容;贫困村建档立卡 包括基本情况、发展水平、基础设施状况、生产生活条件、公共服 务情况、帮扶情况和帮扶 成效等七个方面内容。

22、贫困户建档立卡流程是什么? 答:在区扶贫办指导下,乡镇人民政府将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分解 到乡镇的贫困人口规模分解到村,并组织扶贫专干、包村干部开展 农户申请、入户调查,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进行民主评议,形成贫困 户初选名单,由村两委会会同镇扶贫专干、包村干部核实后进行第 一次公示,经公示 7 天无异议后报镇人民政府审核。镇人民政府对 各村上报的贫困户初选名单进行审核,确定各村贫困户名单,在镇 人民政府进行第二次 7 天公示,公示无异议后报区扶贫办复审,复审结束后在中国定西 安定网进行公告。

23、贫困村建档立卡流程是什么? 答: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按照省上分解的贫困村规模进行控制, 将 贫困村识别规模分解到乡镇,按照贫困村识别标准,符合条件的行 政村采取“村委会自愿申请、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区扶贫开发领导小 组审定”的流程进行。【篇二:申论热点背景:精准扶贫】申论热点背景:精准扶贫 2014 年 1 月发布的《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 见》,提出了改进贫困县考核机制、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改革 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机制。

2014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实行精准扶贫,确保扶贫到村到 户。”传递出国家扶贫开发方式创新转变的新思维、新思路。

2014 年开始,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扶贫工作底数不清、情况不明、指 向不准、针对性不强等老大难问题,甘肃省建立了精准扶贫工作机 制,力争做到对扶贫对象精准化识别、对扶贫资源精确化配置、对 扶贫目标精细化管理、对脱贫责任精准化考核,从而改“大水漫灌” 为“精确滴灌”,扶真贫、真扶贫,确保如期稳定脱贫。

2014 年甘肃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1236”扶贫攻坚行动计 划,坚持不懈推进扶贫开发,实行精准扶贫,增加贫困地区农民收 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全年减少贫困人口 140 万人。

精准扶贫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目前扶贫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 而对扶贫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是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的根本 方法和指导方针,对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新时期的扶贫攻坚工作有着 极其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扶贫工作出现的种种怪相,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比如一 些贫困县造起豪华政府办公楼,比如为了保住“贫困帽子”背后的利 益,一些贫困地区走入“年年扶贫年年贫”的怪圈等等。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篇三:精准扶贫工作相关释义】精准扶贫工作重点提示 一、帮扶人员注意事项 熟记对象。要熟记帮扶对象的家庭基本信息、致贫原因、住房环境、 帮扶措施、增收目标、脱贫时间等。各级检查部门将会采取电话或 现场的方式对帮扶干部进行抽查,核对回答内容与系统中资料是否 相符。

跟踪帮扶。制定的帮扶规划经县联社整体规划后,由各帮扶人员督 促贫困户按年度实施。帮扶人员要经常性到贫困户家中走访,对规 划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实施进度等及时向县联社帮扶工 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反馈。

二、精准扶贫相关释义 精准扶贫: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 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治贫方式。

“五个 一批”:即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 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六个精准”: 扶持对象精准、扶贫项目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扶贫 措施精准、驻村帮扶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四小工程”:即小买卖、小庭院、小养殖、小作坊。

“三个一”:即培养一名大中专生、培养一名技术明白人、培养一名 致富能干人。

国家脱贫政策背景_背景以及相关政策

一、两会对扶贫攻坚中的政策要求 习近平主席在今年两会上提出了“三扶”脱贫论: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尤其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更大功夫。没 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同时明确提出精准扶贫六 个“精准”要求: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 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同时, 李克强总理也在 《2016 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提出 “十三五” 时期主要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是我们要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坚 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我国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 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建立国家基本公共服务项目清单,建实现 城镇新增就业 5000 万人以上。

上至中央,下至地方,扶贫一直是党和政府的牵挂。如何才能打赢扶 贫攻坚战?两会期间,各省份纷纷表态:在扶贫过程中,要找准病根、整 合资源、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打赢这场“硬仗” 而四川省作为扶贫攻坚中最重要的一环,也在《2016 年四川省政府工 作报告》中明确指出 2016 年,四川脱贫攻坚目标初步拟定:实现 5 个贫困 县“摘帽” 、2350 个贫困村退出、105 万贫困人口脱贫。同时,在《中共四 川省委关于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 定》文件中,明确说明:全省每年减少农村贫困人口 100 万左右,并且到 2020 年,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比 2010 年翻一番以上,实现基本公共服 务均等化、社会保障全覆盖,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全省 497.65 万农村贫困 人口全部脱贫,11501 个贫困村和 88 个贫困县全部“摘帽” 。

如下表所示,表中为四川省关于整合财政涉农资金的主要措施。《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贫困县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的实施 意见》川办发〔2016〕44 号表 1 整合财政涉农资金主要措施 1.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力 (一) 增强贫困县财政保障能力 度 2.整合归并专项转移支付项目 资金 3.加大专项转移支付倾斜支持 力度 4.加快转移支付预算下达进度 1.有效衔接规划 (二) 围绕规划统筹整合使用财 政涉农资金 2.编制资金统筹整合使用方案 3.组织项目加快实施 1.推行民办公助、 村民自建方式 (三) 创新财政涉农资金使用机 制 扶贫 4.转变财政涉农资金支持方式 1.完善制度体系 (四) 加强财政涉农资金监督管 理 2.规范项目资金管理 3.健全公告公示 4.开展绩效评价 2.实行到村到户到人精准扶持 3.探索财政支农项目资产收益那么作为扶贫攻坚的重中之重,农业的生产扶贫措施也有很多。

《四川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四川农业创新 绿色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中,提出立足资源禀赋和特色,积极发展绿色 产能。坚持改革创新驱动,大力促进产业融合。加强政府引导扶持,发挥 市场机制作用。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增强发展活力。到 2020 年,实现 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率提高 7.5 个百分点、综合机械化率提高 10 个百分点、 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 60%以上、草原综合植被覆盖率达到 85%、基本实现 “一控两减三基本” 、无公害、绿色、有机、地理标志认定等安全农产品供 给能力明显提高、全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 15000 元。推进农产品有 效供给:推进结构性调整、推进标准化生产、强化质量安全监管。与此同 时,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发展多种产业业态、 打造产业融合示范园区。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强化农业科技原始创新、加 强农业科技成果应用、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推进 品牌农业和市场开拓:优化农业品牌培育环境、提升品牌竞争力、扎实推 进市场开拓。推进农业经营体系创新:建立健全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和服 务平台、强化农业支持保护、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强化农业社会 化服务、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农业生态保护和治理:强化农业生态 环境保护、优化农业资源利用方式、加快推进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坚 持改善基础条件和设施装备、严格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全面加强环保 执法监管。建议中: 是不是可以有多举办农产品展销会, 使得苍溪县的特色农产品得以 销售

本文TAG:脱贫  背景  政策  国家  

本文永久网址

预留广告位
预留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