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预留广告位

乡村扶贫政策论文

分类:谈话记录 日期:2022-11-04 19:31人气:加载中...


预留广告位

乡村扶贫政策论文_对我国农村扶贫政策的回顾与思考

对我国农村扶贫政策的回顾与思考 建国以来我国在消除贫困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举世公 认。政府在扶贫上的一系列政策不仅为 13 亿 中国 人进入 和建设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推动了全球反贫困事 业的 发展 。

回顾我国 农村 扶贫政策历程,有助于我们认识 当前农村贫困问题的新挑战,并为今后农村反贫困政策的制 定提供借鉴。

一、我国农村扶贫政策的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扶贫政策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一)体制改革推动式扶贫 始于 1978 年的农村 经济 体制改革,对于缓解农村贫困, 减少农村贫困人口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极 大地激发和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产品产量大幅 度提高。

农产品价格的提高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下降,使农 民收入迅速增加。

此外,国家还采取措施使社会财富的分配逐 步向农民倾斜。

(二)大规模开发式扶贫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中央政府决定采取特殊政策和措施 对 自然 条件较差、生态环境恶化、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 进行综合开发,以解决贫困地区人口的温饱问题,为贫困地区 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与此同时,我国专门性的扶贫开发领导 机构“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成立,从此,我国在全国农 村范围内开始了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扶贫开发。政府 扶贫的指导方针改变了以往单纯救济的扶贫方式,向开发式 扶贫转变,确立了开发式扶贫的指导方针。

(三)重点攻坚式扶贫 从 1991 年起针对生产生活条件极为恶劣、脱贫致富难 度较大的地方的农村贫困人口,进行集中帮扶行动。

在这一期 间,中央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对扶贫开发工 作作出了全面部署,国务院颁布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 (1994—2000 年)》 。

这是我国 历史 上第一个有明确目标、 对 象、措施和期限的扶贫开发行动纲领。为落实扶贫攻坚计划, 中央多次召开扶贫工作会议。经过努力,2001 年 5 月,中央扶 贫开发工作会议宣布攻坚计划基本完成。

(四)参与式扶贫开发 进入 21 世纪,我国农村的扶贫开发面临着新的困难。解 决少数贫困人口温饱问题,改善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 件,成为迫切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2001 年 5 月中央召 开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 总结 了以往扶贫开发的成就和 经验,部署了今后 10 年的扶贫开发工作。根据会议的精神,国 务院颁布了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 年)》 。

新纲 要注重发展 科学 技术、 教育 、文化和卫生事业, 并且意 识到疾病是使农户陷入贫困的一个主要因素,扶贫规划强调 参与式扶贫、以村为单位进行综合开发。新纲要承认城乡间 人口流动是扶贫的一个重要途径, 并采取新的政策举措使农 村居民更容易从城镇新出现的工作机会中获益。

据国务院扶贫办统计结果显示,我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 由 1978 年的 2.5 亿人减少到 2007 年的 1479 万人,低收入人 口也从 2000 年的 6213 万减少到 2007 年的 2841 万。与此同 时,贫困地区的教育、医疗、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也得到长足 发展,基础设施状况明显改善。

二、当前我国农村扶贫政策面临的新挑战 (一)市场经济的发展给农村扶贫开发带来了新的挑战 在市场经济中,农村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处于不平等的 市场竞争地位,资金和资源的流失和投资倾斜使贫困地区稀 缺的资源大量向发达地区流动,贫困地区的人才流失问题较 为突出。

(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使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产生了诸 多矛盾 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贫困地区经济 发展的方向。

但与发达地区相比,贫困地区不仅存在着经济规 模、经济基础、经济实力的差距和发展阶段的差距,而且经济 发展的质量和经济效益也不如发达地区。

此外,转变经济发展 方式很重要的方面是要求贫困人口素质有相应的提高,贫困 农户应该具备一定的自我发展能力,这在农村贫困地区显得 比较落后和缺乏。

并且贫困地区在追求经济效益,尽早摆脱贫 困的主导思想支配下,常常不能正确处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 护的关系,往往使经济发展建立在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的基 础上。

(三)政府推动型扶贫的局限性和问题日益显现 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以及各方面环境与条件的改变,以 政府行政推动为主导的扶贫方式及实施中存在的缺陷和问 题日益显露。表现为,一是政府的资金供给能力有限,难以满 足社会对扶贫资金的需求。二是多部门参与和部门利益的存 在使政府扶贫开发易出现难以协调的矛盾,并很有可能出现 相互削弱甚至抵消工作成果的情况。三是由于政府对扶贫资 金的管理过于宏观,难以形成有效的监督体系,影响了扶贫资 金尤其是有偿资金效益的发挥。四是政府官员的高度流动性 既不利于扶贫政策的连续性,也不能保证官员以负责的态度 保证扶贫任务的落实,造成扶贫项目的短期行为比较普遍。

(四)特殊贫困地区矛盾突出 目前,在 14.8 万个贫困村当中,绝对贫困和低收入人口占 乡村总人口的 33%;在石山区、荒漠区、高寒山区、黄土高原 区和地方病高发区、人口较少民族地区以及 42 个沿边境的 扶贫重点县超过 40%。在贫困人口总量不断减少的情况下, 这些地区需要移民的农户比例明显提高。

此外,革命老区发展 相对滞后,全国 237 个革命老区目前农民人均纯收入是全国 平均水平的 57%。 (五)农村脱贫人口的返贫问题显得日益突出 表现为返贫率高,返贫的区域集中性与分散性同时并存, 具有频繁性。

返贫蚕食着扶贫开发的成果,往往使广大干部群 众多年的辛勤努力在瞬间化为乌有。

同时,对贫困人群的经济 基础、挣脱欲望、自信心打击巨大,一旦重陷贫困境地,不仅 当初的努力付之东流,而且重新脱贫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六)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加剧 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的传统农业受到巨大冲击, 而首当其冲将是贫困地区以种、养为主的科技含量低的农产 品销售,农民收入也将可能因此大幅度减少。

三、农村扶贫政策的新要求 (一)要加快扶贫政策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开发方式 和扶贫思路等方面的创新 在管理体制上,要强化扶贫工作责任,有专门的组织机构 和专门的经费,有一套相应的 法律 制度来指导和约束这些 机构的活动和经费的使用,项目的运行要按期完工,发挥效益, 项目资金的使用得到监督。此外,要调整扶贫工作重心,适应 新阶段贫困人口大分散、 小集中的特征,由重点扶贫县转向重 点扶镇、扶村、扶户。

在运行机制上,要完善扶贫开发模式,进一步完善“政府主 导、社会参与、开发扶贫、市场运作”的扶贫开发模式,着力 增强扶贫能力,培育多元化的扶贫开发主体,实现各种扶贫资 源优化组合,提高扶贫开发效益。与此同时,要完善扶贫资金 投入和运营机制,建立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 资金配置上的基础性作用,逐步建立起以扶贫资金投入为导 向,以农户自己投入为主体,以信贷、外资和社会投入为补充 的多渠道、 多元化扶贫投入机制。

此外,要完善协作帮扶机制, 协作帮扶是农村扶贫开发工作运行机制中部门协作、社会参 与的主要内容,是政府主导的扶贫开发的有力补充。

协作帮扶 有利于减轻政府扶贫压力,也有利于地区之间的交流,还有利 于区域经济的合作。

在开发方式上,一是以产业为支撑。产业层次低,结构不 合理,是贫困地区的共性。

要围绕当地主导产业选择调整的着 力点和切入点,以科技为动力,大力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淘汰落 后的生产能力,杜绝低水平重复建设,以市场为导向,努力开发 潜力产品,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把产业化经营作为新时期 扶贫开发的主攻方向。二是以特色为主攻,大力发展特色经 济。要发挥比较优势,整合优势资源,提高科技含量,把资源优 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优化农副产品结构,发展龙头加工 企业 , 发展绿色无公害优质农产品,完善服务市场体系,推进农业产 业化。三是以项目为载体。改变过去单一抓粮的思维模式和 重点扶持短平快项目等急功近利的做法,突出扎根性基础设 施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支柱产业开发,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 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以提高基层组织领导、 指导 现代 农业 的能力和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为切入点,坚持两手齐抓,多管 齐下,综合治理。在扶贫思路方面,要跳出就贫困地区解决贫 困的传统思维,从外部寻找脱贫致富的路子。

坚持劳务扶贫与 工业 化相结合,“搬迁扶贫”与城镇化相结合,扶贫开发与农业 产业化相结合,在开展物质扶贫的同时,开展精神扶贫破除困 扰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小农 经济 观念和小生产的思维 方式。

(二)要优化扶贫制度安排 应加大政府专业化扶贫机构的独立性,调整财政扶贫资 金结构。

鉴于扶贫机构仅作为协调机构带来的问题,建议强化 专业化的扶贫机构的职能和权威。可考虑将财政扶贫资金的 使用权由各级地方政府手中转移到各级扶贫机构手中。

同时, 应调整政府用于扶贫的资金结构,减少无偿性财政扶贫拨款 份额,加大政府提供信贷资金的份额,更多地采用经济手段来 进行扶贫。此外,还可考虑成立专门的小额信贷机构,完善国 家扶助 农村 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政策性贷款,逐步放开 小额信贷的利率限制,提高贫困户“瞄准率”,培育扶贫机构的 可持续 发展 能力。

(三)要加大农村组织化扶贫的力度 农户组织化是有助于实现农业发展和贫困农户脱贫的 有效途径。

农村组织化扶贫战略就是集中各种扶贫资源,以农 户组织创新为核心通过引导、扶持来帮助贫困农户参与农村 组织化的进程,最终使贫困农户走脱贫致富之路。

贫困农户组 织化是农村组织创新的一项新内容,应在农户组织化进程中 加入扶贫资源、 扶贫对象等变量,确立扶贫工作新的目标函数 和约束条件。

(四)改变贫困地区的文化观念 长期以来,以生存为根本的扶贫制度在力图改变物质财 富匮乏现状的同时,相对忽视或遗忘了贫困地区精神状态的 实质性提高。思想贫困是比物质贫困更加难以根除的痼疾。

贫困地区不能成功地造就一种脱贫致富的内在张力,从而严 重地延缓了脱贫的步伐,影响了扶贫成效的巩固提高。

面对贫 困地区的这种状况,当务之急是造就一种对农户原有生产和 生活方式的冲击力,通过对新生活新事物的接触,彻底打破与 现代 市场经济相抵触的经验式思维模式,扩展其精神空间, 造就一种积极的、创新的群众意识。

(五)要加大农村贫困地区人力资源开发 农村贫困地区的人力资源开发有其特定的含义,即通过 观念层面的开发使农民适应社会的转型,通过潜能的开发使 农民增强脱贫致富的信心,通过技能的开发使农民提高开拓 生存空间的能力。

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农 民接受外来观念、信息和技能培训从而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 的过程。

培训和提高农民的生存技能,是帮助农民勇于离开土 地,走进城市,开阔眼界和摆脱贫困最现实的途径。

乡村扶贫政策论文_乡村扶贫开发实施方案

山东省 XXXXXX 镇 XXX 村 2014 年财政专项扶贫开发项目实施方案XXX 镇人民政府二 0 一四年三月。

效 成 定 得 取 均 电 车 托 摩 驶 驾 后 酒 理 项 专 治 整 中 集 路 道 求 要 支 会 委 安 府 政 州 照 按 队 我 份 月 五 四 、 ;在 故 事 通 交 的 发 引 而 劳 疲 超 "三 因 制 遏 , 动 行 一 统 国 全 6次 了 展 开 真 认 还 项目简介项目名称:大棚黄瓜种植 实施地点:XXX 村 实施单位:XXX 镇人民政府 项目责任人:XXX XXX 镇人民政府镇长联系电话: 实施时间:2014 年 4 月——2014 年 5 月 项目建设内容:新建黄瓜大棚 120 个 项目总投资:项目总投资 103.8 万元,其中财政专项扶贫资金 36 万元,农民筹资投劳 67.8 万元 项目覆盖:项目覆盖 7 个自然村覆盖 603 户,2067 人,其中扶持 2800 元以下的贫困户 120 户,423 人。

项目效益:项目实施后,全村新增收入 123 万元,被扶持户人均 增收可达到 2900 元以上,使该村解决温饱,逐步向 小康迈进,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扶 贫效益十分显著。2。

效 成 定 得 取 均 电 车 托 摩 驶 驾 后 酒 理 项 专 治 整 中 集 路 道 求 要 支 会 委 安 府 政 州 照 按 队 我 份 月 五 四 、 ;在 故 事 通 交 的 发 引 而 劳 疲 超 "三 因 制 遏 , 动 行 一 统 国 全 6次 了 展 开 真 认 还 山东省 XXXXXX 镇 XXX 村 2014 年财政专项扶贫开发项目实施方案一、总体情况 XXX 行政村位于 XXX 镇政府西南 2 公里处,辖 7 个自然村, 全村共 603 户, 总人口 2067 人。

其中 2800 元以下的贫困户 150 户,人口 637 人。全村总面积 3930 亩,其中耕地面积 2601 亩, 人均耕地 1.26 亩。群众经济主要来源于农作物种植和外出务工收 入,村里没有主导产业,主要以传统小麦、玉米、棉花为主,亩 效益 1480 元左右。2013 年全村人均纯收入 4320 元。无村集体 积累,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属于经济发展缓慢贫困落后的行政村。

二、项目实施必要性 搞好扶贫连片开发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十年扶贫纲要中明 确提出的,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新的工程,实施整体 打造、连片开发是为了帮助改善项目区落后的基础设施条件,为 群众培育稳定的增收产业,尽快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解决贫困 人口的温饱问题,并最终使项目区群众的生活达到甚至超过全县 的平均水平。

XXX 村种植蔬菜具有悠久的历史, 但是以往种植都比较粗放, 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通过大棚蔬菜种植项目开展,对农民 进行蔬菜大棚技能培训,对闲散土地进行整合,大力开展集约化 高效生产,推动我镇种植结构调整和特色经济发展。有利于提高 农民的种植积极性,加速本地区相关产业迅速发展,加快本村脱3。

效 成 定 得 取 均 电 车 托 摩 驶 驾 后 酒 理 项 专 治 整 中 集 路 道 求 要 支 会 委 安 府 政 州 照 按 队 我 份 月 五 四 、 ;在 故 事 通 交 的 发 引 而 劳 疲 超 "三 因 制 遏 , 动 行 一 统 国 全 6次 了 展 开 真 认 还 贫致富步伐。因此,该项目的实施和推广具有非常重大的经济意 义,实施该项目是十分心要的。

三、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 1、国家宏观政策的支持 。

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十二五”时期“必须坚持把解决 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发 展” , “深入推进开发式扶贫,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加大扶贫投入, 加快解决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贫困问题,有序开展移民扶贫, 实现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等利好政策的出台, 为贫困地区发展提供了难得到政策机遇。

2、有强有力的资源整合能力 。

为确保该项目顺利实施,财政拟投入 36 万元,并已整合群众 筹资投劳资金 67.8 万元。同时,强化组织保障。我真 成立了以 党委书记为组长、镇长为第一副组长的项目建设领导组,领导组 下设项目管理、资金管理等专项工作组,负责具体组织实施项目 建设,以确保实现连片扶贫开发项目效益最大化、农民受益最大 化、社会效应最大化的目标。

3、群众脱贫愿望迫切 。

该村道路交通便利、水利等基础设施完备,但群众思想保守, 农民生产粗放,制约了项目区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随着社会 经济发展,人民群众希望摆脱贫困的愿望十分迫切。作为实施扶 贫连片开发的主体,群众纷纷表示要在政府扶持下,积极投工投4。

效 成 定 得 取 均 电 车 托 摩 驶 驾 后 酒 理 项 专 治 整 中 集 路 道 求 要 支 会 委 安 府 政 州 照 按 队 我 份 月 五 四 、 ;在 故 事 通 交 的 发 引 而 劳 疲 超 "三 因 制 遏 , 动 行 一 统 国 全 6次 了 展 开 真 认 还 劳,集资筹资,建设自己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4、区位优势明显 XXX 村位于镇驻地西邻,而且土壤肥沃,适合种植瓜果蔬菜, 而且我镇成立了多个蔬菜专业合作社,每个合作社都有专门的农 技人员,定期下村指导大棚生产,通过蔬菜专业合作社打开了蔬 菜的销路,保障了农民利益。

本村群众瓜果蔬菜种植生产经验丰富,通过项目的实施可大 大提高农民的种植积极性,增加群众收入。另外,通过改革耕 作 制度,发展标准化农业及特色产业,可提高土地的产出率,达到 较好的经济效益,所以此项目都是切实可行的。

四、项目建设内容及资金概算 建设黄瓜大棚 120 个。每个棚 8650 元,120 个黄瓜大棚共 计 103.8 元。

黄瓜大棚(80m×8.5m)投资概算一览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项目名称 肥料 农药 水泥柱 大竹竿 小竹竿(7m) 竹片 压丝 150 20 270 400 2005。

效 成 定 得 取 均 电 车 托 摩 驶 驾 后 酒 理 项 专 治 整 中 集 路 道 求 要 支 会 委 安 府 政 州 照 按 队 我 份 月 五 四 、 ;在 故 事 通 交 的 发 引 而 劳 疲 超 "三 因 制 遏 , 动 行 一 统 国 全 6次 了 展 开 真 认 还数量 4单价(元) 200小计(元) 800 9012 20 10 1.5 3.21800 520 2700 600 640 8 9 10 合计扎丝 8 丝无滴膜 种子50 800 ㎡3 1.5150 1200 1508650经测算,2014 年完成 XXX 村黄瓜大棚项目共需投资 103.8 万元,其中财政专项扶贫资金 36 万元,群众筹资投劳 67.8 万元。

五、项目资金来源及使用 XXX 村黄瓜大棚项目总投资 103.8 万元, 资金主要来源于财 政专项扶贫资金和群众自筹,其中财政专项扶贫资金 36 万元,群 众自筹资金 67.8 万元。

财政专项扶贫资金 36 万元, 自筹 67.8 万元, 扶持贫困户 120 户。考虑到建棚所需费用较大,对于建黄瓜大棚的贫困户,每户 补贴价值 3000 元的水泥柱和无滴膜,以上物资由镇政府统一发 放给建棚户。

六、项目效益情况 项目实施后,通过农田渠系配套建设增加有效灌溉面积,提 高大棚黄瓜的品质和产量,全村新增收入 123 万元以上,被扶持 户人均增收可达到 2900 元以上,使该村解决温饱,逐步向小康 迈进,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扶贫效益十分显著。

(一)经济效益 新建黄瓜大棚造价 8650 元,按照使用寿命 5 年计算,平均 每个大棚造价 1730 元。而每一个黄瓜大棚可年产约 15000 斤,6。

效 成 定 得 取 均 电 车 托 摩 驶 驾 后 酒 理 项 专 治 整 中 集 路 道 求 要 支 会 委 安 府 政 州 照 按 队 我 份 月 五 四 、 ;在 故 事 通 交 的 发 引 而 劳 疲 超 "三 因 制 遏 , 动 行 一 统 国 全 6次 了 展 开 真 认 还 按每斤 0.8 元计算,毛收入可达 12000 元,净收入 10270 元。被 扶持对象可增加收入 2900 元以上。

(二)社会效益 项目的全面实施,将充分挖掘 XXX 村的发展潜力,有效改善 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农民开拓市场意识和 发展的能力,显著提高农民经济、文化、生活水平。使党的富民 政策深入人心,密切党干群关系,从而有效树立党和政府在群众 中的威望。也保证了农村长期的社会政治稳定和经济长足发展。

(三)生态效益 通过大棚黄瓜标准化建设,实行大棚黄瓜标准化生产向有机 无公害的方向发展,可彻底改变农民粗放、传统型的种植观念和 方式,有效减少农药、化肥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极大 地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生态效益显著。

(四)扶贫效益 通过新建 120 个黄瓜大棚项目的实施,实行大棚黄瓜标准化 种植,将大棚黄瓜种植做为该村主导产业 ,实现脱贫致富,逐步 迈向小康生活。同时通过示范带动,以点带面,促进其他村组种 植业结构调整力度,共同致富。

项目建成后,制定相应管理办法,加强管理,发挥项目后续 效益。

七、项目组织实施7。

效 成 定 得 取 均 电 车 托 摩 驶 驾 后 酒 理 项 专 治 整 中 集 路 道 求 要 支 会 委 安 府 政 州 照 按 队 我 份 月 五 四 、 ;在 故 事 通 交 的 发 引 而 劳 疲 超 "三 因 制 遏 , 动 行 一 统 国 全 6次 了 展 开 真 认 还 (一)项目实施在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对扶贫开发项目实行整村推进、村民参与、村委会主导、县、乡指导服 务的管理模式。项目规划、实施、技术指导小组,各负其责,积 极开展各项工作。严格资金管理财政资金实行县级报帐制,省财 政扶贫资金设立专户专账,专人管理,做到专款专用。基础设施 建设由乡镇统一安排实施,大棚建设所需的有机肥料、建设材料 等以实物形式发放给扶持户,并登记造册。

在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指导下,根据国家扶贫开发政策, 按照项目建设内容及项目建设要求,县财政局、农业局、水利局、 金融机构等参与。扶贫办监督、协助,履行政府职能。镇村干部 积极发挥作用,组织群众参与,及时发现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出 现的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项目顺利实施。使扶贫开发项 目区农民成为扶贫规划的制定者、实施者、管理者、受益者。

(二)施工进度 项目责任人及项目实施时间见下表:内 项 目 容 时 间 1、对大棚种植户进 行建棚技术培训 2013 年 10——12 月 2、组织选购大棚料 3、整理土地、施底肥 4、建棚 XXX XXX 主导产业 责任人8。

效 成 定 得 取 均 电 车 托 摩 驶 驾 后 酒 理 项 专 治 整 中 集 路 道 求 要 支 会 委 安 府 政 州 照 按 队 我 份 月 五 四 、 ;在 故 事 通 交 的 发 引 而 劳 疲 超 "三 因 制 遏 , 动 行 一 统 国 全 6次 了 展 开 真 认 还 1、整理育苗床 2014 年元月 2、烧炕,提高苗床温度 3、下种育苗XXX XXX2014 年 2 月1、立春前后移栽定植 2、精心管理,强化育苗XXX XXX1、棚内瓜苗管理 2014 年 3——4 月 2、补充地下水 3、做好花、须、果的升吊XXX XXX2014 年 5——6 月1、联系客商,做好市场销售工作 2、做好项目的检查验收XXX XXX1、拆棚 2014 年 7——8 月 2、夏季种植 3、迎接项目检查验收XXX XXX XXX(三)质量标准 主导产业项目:黄瓜大棚建设标准:每个棚宽 8.5 米,长 80 米, 用竹竿、 镀膜铁丝架设, 水泥柱或木柱支撑, 8 丝无滴膜罩顶, 内设小拱棚用薄膜封盖。

(四)项目验收 项目完成后,镇、村规划领导小组组织有关单位及村民代表、 贫困户代表、村干部按照项目要求进行自验,验收合格后编写竣 工验收报告,然后向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交验收申请,9。

效 成 定 得 取 均 电 车 托 摩 驶 驾 后 酒 理 项 专 治 整 中 集 路 道 求 要 支 会 委 安 府 政 州 照 按 队 我 份 月 五 四 、 ;在 故 事 通 交 的 发 引 而 劳 疲 超 "三 因 制 遏 , 动 行 一 统 国 全 6次 了 展 开 真 认 还 县扶贫办公室接到申请后及时会同有关部门,按照项目规划设计 建设目标,对项目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写出验收申请报告上 报市扶贫办公室,申请验收。

八、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统一管理,确保项目如期完成 在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指导下,经镇党委扩大会议研究成 立扶贫开发领导小组、 技术咨询小组、资金管理小组、项目编制 小组,具体负责项目规划制定、实施方案编制、项目的组织、协 调、检查、督促和实施。领导小组与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签订了责任 状。把项目建设的任务进行了量化,具体落实到人。

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抽调有关单位人员组成验收小组, 逐个项目 进行验收。按照“资金安排到项目,支出核算到项目”的要求,对 照上级下达的项目计划,逐个验收。验收采取听汇报、看现场、走 访群众三个步骤。所检查的村户按名单隋机抽查。所检查的户不低 于项目户总数的十分之一。验收小组根据检查结果填写验收意见。

凡是项目不合格的限期改正;没有完成计划任务的按完成比例拨 款。

(二)突出重点,合理规划,确保建设目标实现 镇村级规划实施小组要把搞好项目建设作为自己的中心任务 和本职工作,在严格搞好前期评估论证的基础上,科学规划,合 理布局,指导规范建设,每个建设项目都要组成技术工作小组, 生产小组,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生产全过程的技术方案和10。

效 成 定 得 取 均 电 车 托 摩 驶 驾 后 酒 理 项 专 治 整 中 集 路 道 求 要 支 会 委 安 府 政 州 照 按 队 我 份 月 五 四 、 ;在 故 事 通 交 的 发 引 而 劳 疲 超 "三 因 制 遏 , 动 行 一 统 国 全 6次 了 展 开 真 认 还 操作规程。一是规模化,统一规划、集中地点、连片建设;二是 模式规范化,确保项目建设标准化、规范化、合理化运行。真正 做到建设一批,见效一处,带动一方。

(三)依靠科技,提高效率,充分发挥科技是生产力作用 项目建设关键是依靠科技和实用技术的推广,紧紧围绕农业 增产,农民增收的目标,不断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大力开展科 技培训,着力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使项目户有 1-2 人掌握 重点技术,户均有一个科技明白人,提高科技的转化能力。

附件:XXX 村 2014 年财政专项扶贫项目受扶持贫困户登记 表11。

效 成 定 得 取 均 电 车 托 摩 驶 驾 后 酒 理 项 专 治 整 中 集 路 道 求 要 支 会 委 安 府 政 州 照 按 队 我 份 月 五 四 、 ;在 故 事 通 交 的 发 引 而 劳 疲 超 "三 因 制 遏 , 动 行 一 统 国 全 6次 了 展 开 真 认 还 12。

效 成 定 得 取 均 电 车 托 摩 驶 驾 后 酒 理 项 专 治 整 中 集 路 道 求 要 支 会 委 安 府 政 州 照 按 队 我 份 月 五 四 、 ;在 故 事 通 交 的 发 引 而 劳 疲 超 "三 因 制 遏 , 动 行 一 统 国 全 6次 了 展 开 真 认 还

乡村扶贫政策论文_乡村扶贫攻坚实施方案XX

乡村扶贫攻坚实施方案 XX乡村扶贫攻坚实施方案 XX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四个全面”战略部署和扶贫开 发总体思路,认真实施《 XX 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和《 XX 市农村扶贫开发规划》 ,集中力量打赢新时期扶贫攻坚战, 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杨家镇党委政府深入分析研究, 科学制定政策,结合实际,特制定如下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 XX 大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实施省委十届六次 全会、市委六届九次全会以及内委发 XX 号文件和 XX 区委扶 贫攻坚推进会议精神,以“精准扶贫不落一人”为总目标, 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主要对象,改革创新扶贫体制机制 , 着力实现“六大突破” ,全面构建“四位一体”扶贫工作格 局,突出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劳务经济发展、生 态环境保护、公共服务保障、财政金融支撑,使贫困人口早 日实现“一有两不愁四保障”(有收入来源;不愁吃,不愁穿; 义务教育、住房、基本医疗、养老有保障),力争 XXXX 年完 成精准扶贫任务,提前 X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基本原则 1、政府主导,群众主体。充分发挥政府在扶贫开发中 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广大干部群众在脱贫致富中的主体作 用,用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通过政府推动社会力量支持 扶贫,着力构建政府、市场、社会、群众“四位一体”的扶 贫工作格局。

2、统筹兼顾,两轮驱动。坚持加快区域发展与扶贫攻 坚两轮驱动,把加快区域发展作为促进减贫的根本举措,把 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尽快实现脱贫致富作为扶贫攻坚的 首要任务, 把扶贫攻坚与农业现代化、 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 切实做好加快发展与减贫致富相得益彰。

3、有的放矢,精准施策。建立精准扶贫数据库,建立 分级负责和责任追究制度,切实落实扶贫对象识别、项目资 金、措施到户、因村派人、脱贫成效“五个精准”要求,提 高精准脱贫实效。

三、总体目标(增加现状) (一)提前实现减贫目标。到 XXXX 人均纯收入实现“两 个翻番” 。贫困村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到 XXXX 年,扶贫对象 人均纯收入在 XXXX 年的基础上翻番, 达到 X 元以上;到 XXXX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翻番,力争突破万元,贫困发生率控制 在 X%以下。

(二)贫困村实现“整村脱贫” 。XXXX 年,完成 XX 村、 XX 村 X 贫困村的整村脱贫任务;XXXX 年,完成 XX 村整村脱 贫任务;XXXX 年,完成 XX 村整村脱贫任务;XXXX 年完成其余 X 个村绝对贫困户全部脱贫任务,力争与全市同步实现全面 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三)教育、 医疗、 住房和养老实现 “四个保障” 。

到 XXXX 年,贫困村义务教育阶段巩固率达到 X%以上;特困户危房得 到全面改造,实现有住房、无危房;XXXX 年底前彻底改善敬 老院人居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 XXXX 年前通过招商引资等模 式新建养老健康基地,真正实现老人所养,老有所医,老有 所乐。

四、脱贫标准 (一)贫困人口脱贫标准 (1)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至少掌握 1 项就业创业技能, 参与 1 项增收项目,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且贫困户年人均可 支配收入超过同期国家确定的扶贫标准,并力争达到当地农 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水平的 50%以上;(2)未成年贫困人口 都能接受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新生代劳动力具备转移就 业基本素质,贫困代际传递得到有效遏制;(3)低保户、五保 户每人每年保障性收入超过同期国家确定的扶贫标准。

(二)贫困村脱贫标准 所有农户收入水平达到小康社会指标体系标准,全村 不再有危房,实现“四通四有”(通安全稳定电、通过广播 电视信号、通宽带互联网、通乡村客运;有安全饮水、有增 收致富产业、有合格村卫生室、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设施) 五、工作措施 (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1、农村道路。到 XXXX 年,X 个建制村全部通沥青或水 泥路,通畅率达到 100%;并努力创造条件,全力开通农村客 运班车,力争实现农村公路全覆盖、农村客运网络全覆盖的 目标。

2、 水利建设。

结合区域特点和水源条件, 大力发展 “小 水窖、小水池、小泵站、小塘坝、小水渠”等“五小水利” 工程,增加农业有效灌溉面积,完成贫困村水源地和集中供 水工程建设,到 XXXX 年,饮水安全工程做到全覆盖、不留 死角,饮水安全普及率达到 100%以上,自来水入户率达到 90%以上。

3、危房改造。加大对贫困村危房改造的资金投入和政 策倾斜,到 XXXX 年完成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任务,所有 贫困农户无危房。

(二)大力培育富民产业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突出资源禀赋特色,实施“一村 一品”或“多村一品”产业培育工程,力争到 XXXX 年实现 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门路、劳动者有增收技能的目标, 农民从非农产业中获取的收入超过 50%,初步建成种植加养 殖、产供销协调推进的多元富民产业体系。

1、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培育山桐子、九叶青花椒、蒲 葵、莲子、果桑、枇杷、中药材等特色种植业,到 XX 年实 现全镇种植山桐子 X 亩,种植花椒 X 亩,种植莲子 X 亩,新 增加种植蒲葵 X 亩,新增加种植枇杷 X 亩。到 XX 年,实现 村村有技术先进、生产规模大、经济效益好、能够大幅度增 加农民收入的产业,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培育和引进一 批市场竞争力强、辐射带动面广的农产品加工和流通龙头企 业,力争到 XXXX 年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 50%以上;加快培 育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引导农民兴办多种类型的专业合作社, 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向生产 和经营能手集中,大力培育和发展种养大户。到 XX 年,产 业化带动农户的比例达到 X%以上, 加入合作社的农户比例达 到 X%以上,贫困农户工资性收入达到年收入的 X%以上。

2、红色生态旅游产业。紧紧依托革命老区、天然绿色 植被丰盛及森林覆盖率达 X%的优势资源, 大力发展田园观光、 休闲度假、民俗体验等红色生态旅游产业,吸引城市居民到 农村消费,带动农村服务业发展,使乡村旅游产业成为带动 农村脱贫致富的新亮点和促进农民增收的增长点。从 XXXX 年起,大力扶持发展乡村旅游产业,重点支持 XX 村发展农 家乐,初步培育农家乐,使服务业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辅助 产业;充分利用 XX 村天华沟避暑纳凉、徒步休闲、赏景写生 的自然风光优势,通过招商引资及募集社会资本等多种形式, 建设生态徒步走廊,着力打造天华沟休闲度假村,通过发展 旅游产业促进经济发展。

3、小家畜养殖产业。坚持“转变模式、扩大规模、发 展大户”的思路,鼓励农户发展小家畜养殖产业。一是利用 林缘地、荒坡地、闲散地和农户庭院,在全镇大力发展土鸡 鸭养殖,到 XXXX 年,建成石盘村、观音井村土鸡鸭养殖示 范村,提供优惠政策,建成万只土鸡鸭养殖场一处,强化产 前、产中、产后服务,建成养殖、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土鸡 产业集群;二是通过专业户、专业社带动发展的路子,到 XX 年底,实现生猪饲养量达到 X 头,发展 X 头以上的养猪大户 X 户,建成百头以上养猪厂 X 处。

(三)加快发展劳务经济 1、加大劳务技能培训力度。针对贫困村不同年龄段和 文化层次的劳动力,分类制定和实施教育培训计划,从 XXXX 年起,每年对青壮年劳动力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建立扶贫职 业技能培训课堂。到 XX 年,实现青壮年劳动力职业技能培 训全覆盖,确保每个贫困家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都 能掌握 1-2 门实用技能。

2、 加大劳务输转力度。

着力推进就业培训、 技能鉴定、 就业中介、 就业后服务 “四位一体化” 发展, 根据用工特点, 推动劳务输出由体力型逐步向技能型转变,由分散短期输出 向常年稳定输出转变,力争到 XX 年贫困农户工资性收入占 年收入的 X%以上。采取政策支持、创业扶持、开发公益性岗 位安置等措施,使贫困村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 90%以上。

3、打造知名劳务品牌。加强信息服务和就业指导,抓 好职业技能鉴定,强化劳务基地建设,打造知名劳务品牌, 不断增强劳务经济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努力实现稳定就业、 高层次就业。

(四)大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1、加快生态乡镇建设。加快生态保护修复和生态产业 建设,加大贫困村村道和村庄绿化,力争 XX 年底完成生态 村创建工作,力争用 2 年时间完成生态乡镇创建工作,使杨 家镇成为 XX 区首个省级生态文明乡镇。

2、 加快美丽乡村建设。

突出农村特色, 弘扬传统文化, 结合我市唯一“革命老区”乡镇历史,加快村落民居改造提 升步伐,有序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改善贫困群众的 生活环境,X 个行政村建立垃圾清运机制,配备垃圾清运设 施,实现垃圾清运有人管、有保障;加大农村环境连片整治 力度,力争 XXXX 年全面完成美丽乡村建设任务。

(五)加强公共服务保障 1、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深入实施教育项目建设工程、 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程、提升贫困地区教育发展水平。招聘 有任职资格的大学生到乡镇中小学任教,组织农村教师进修 深造。到 XXXX 年,努力实现乡镇幼儿园全覆盖,贫困村义 务教育巩固率达到 X%以上, 适龄儿童小学入学率达到 100%, 初中阶段入学率达到 X%以上。

2、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以解决看病难、看病贵为 重点,加快贫困村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力争 XXXX 年实现 标准化村卫生室全覆盖,并定期或不定期对所有村医疗卫生 人员进行轮训,每年邀请市医疗专家到贫困乡村巡诊不少于 2 次。

充分整合各类资源, 完善农村贫困家庭医疗优惠政策, 加大医疗救助力度,逐年提高报销范围、比例和补助水平。

在乡镇设立卫生专干,免费为农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3、加快公共文化建设。坚持公共文化资源向贫困村倾 斜,扩大公共文化覆盖面。抓住构建省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文 化服务设施网络的机遇,把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贫 困村。完善、提升广播电视户户通设施和服务水平,保证长 通久通。有针对性地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送文化下乡、文 化志愿服务、文化对口帮扶等活动。到 XXXX 年,实现所有 贫困村建有标准文化活动室和综合性村民文化健身活动广 场,广播电视户户通、通信信号全覆盖。

4、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贫困村农村居民的社会保 障体系,健全覆盖贫困人口的自然灾害应急救助体系、临时 救助制度和外出就业农民的社会保障跟进机制。加强农村低 保工作,做好分类施保,对保障对象中的重残、重病等扶贫 对象的生活保障问题优先解决,做到应保尽保 ;将贫困村符 合条件的所有重度残疾儿童家庭纳入救助范围 ;依托学校、 文化中心等场所,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的服务管理工作。加快 推进敬老院建设。到 XX 年,农村低保、五保供养、新农保 和临时救助制度进一步完善,困难群众生活标准逐步提高, 新农合参合率稳定在 98%以上, 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 95% 以上。

5、 加强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建设。

通过 “引进来” 和 “带 出去”的形式,开展农村电子商务技能培训,争取在 XXXX 年 实现“个别村民领先入驻电商、党员干部率先实践电商、村 级活动场所优先服务电商”的电商党建双促进新格局,到 XX 年实现村村建成电子商务网络新平台,打通各类农产品销往 国内外的销售渠道。

(六)加强财政金融支撑 1、健全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创新扶贫资金使用模 式,把财政直接补贴的项目资金更多地转变为政策性贴息、 担保资金和风险补偿资金,撬动更多社会资源参与扶贫开发。

建立统一的协调组织,运用市场机制,整合投向贫困村的各 类资金。

2、强化金融支持和保障。支持引导各金融机构在贫困 乡镇加快服务网点布局,到 XX 年,实现新增存款可贷资金 85%以上用于支持当地发展,形成覆盖所有贫困村的多元化 金融服务体系。积极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扶贫互 助资金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大力推进双联惠农贷款、牛 羊蔬菜产业贷款、妇女小额信贷、农耕文明贷款等工作,探 索利用股权基金、资本市场开展融资。完善抵押担保、信用 担保贷款机制,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林权 等确权进度,探索创新符合贫困群众实际的抵(质)押贷款品 种。加快扶贫对象信用评定工作,推进信用体系建设。

(七)深入推进结对帮扶工作 推行干部层层结对帮扶制度,让全镇 X 名贫困人口均 有结对帮扶人,并结合不同情况实施因户帮扶措施,力争 XXXX 年底实现脱贫人数比例 20%的目标任务, XXXX 年底实现 脱贫人数比例 30%的目标任务, XX 年底实现脱贫人数比例 30% 的目标任务, 2018 年底实现脱贫人数比例达 10%的目标任务, 确保 XXXX 年实现整体脱贫的总目标;组织干部轮流驻村,帮 助编制扶贫规划、培育富民产业、争取项目支持、协调金融 贷款、组织技能培训,尽力帮助贫困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 继续发挥社会力量,推进企业帮贫困村活动,积极引导鼓励 民营企业、社会团体、爱心人士、志愿者等开展帮扶活动和 爱心捐助。

六、保障措施 决胜扶贫攻坚,是全镇各级各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和 使命。必须以只争朝夕、主动作为的担当,以背水一战、决 战决胜的勇气,既抓住重点问题集中攻坚,又围绕保障难点 着手破题,构建起系统有效的组织领导、政策支撑、改革驱 动和纪律约束四大保障体系。

(一)强化组织保障。一是建立健全工作推进机制。调 整充实镇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力量,统筹全镇扶贫攻坚工 作,负责制定项目台账,下达减贫任务,做好项目落地、资 金使用、人员调配、信息统计和扶贫指导等工作。全镇各级 领导干部要负责联系指导贫困村,抓好扶贫攻坚任务落实。

各村要分年度制定到社到户的扶贫脱贫计划,用好新增扶贫 项目,全面落实责任、权力、资金、任务等扶贫制度。镇、 村(社区)要做好组织和带领群众推进扶贫项目实施、登记造 册、 监督管理、 信息反馈等工作。

二是夯实贫困村基层基础。

配强贫困村领导班子,重点抓好村级组织建设,选派优秀干 部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 。深化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 活动,从全镇各级各部门中选派优秀干部并吸收各方面人员 组成驻村帮扶工作组,驻村入户开展结对帮扶,确保每个贫 困村都有 1 个驻村帮扶工作组、1 个联系单位、1 名科级联 系领导、1 名“第一书记” ,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驻 村干部可轮换,驻村帮扶工作组要长年驻扎、包干完成脱贫 任务,贫困村不“摘帽” 、贫困户不脱贫,工作组就不撤出。

三是建立健全目标考核机制。把扶贫攻坚任务纳入对村 (社 区)和部门目标绩效考核,层层签订责任书。对完不成扶贫 攻坚任务的,实行“一票否决” 。把扶贫工作实绩作为选拔 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注重从扶贫工作一线选拔使用干部。

(二)强化政策保障。一是加大财政投入。积极争取中 央、省、市、区扶贫专项补助资金支持。优化支出结构,用 好财政增量,加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提高扶贫支出占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整合民生项目资源,重点推进涉 农资金整合,对同一个村同步投入、集中使用。行业部门资 金在不改变用途的前提下,重点向贫困村、贫困户倾斜。二 是加强金融支持。深入推进普惠金融,用好信用社和邮储银 行两大扶贫特惠金融产品,加大金融机构对扶贫攻坚、产业 发展的信贷投放力度,确保每年各项贷款规模高于上年。加 强扶贫重点项目金融服务工作,重点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和主导产业发展。

(三)强化改革保障。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深化农村改 革,以改革破难题、增动力,确保在“人、地、钱、房”等 重点领域、 关键环节取得突破, 推动农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一是加快产权制度改革和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工作,统筹推进 农村承包地经营权、林权、农村房屋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 等各类产权“多权同确” ,让农村贫困群众有产权。二是推 进农村产权流转体系建设,开展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试点, 建立产权流转平台,让农村贫困群众产权能入市。三是开展 农村产权抵押融资试点,支持农村发展资金互助合作,让农 村贫困群众能融资。四是开展特色农业保险试点和农产品价 格保险试点,提高农业抵御风险能力,让农村贫困群众生产 有保障。

(四)强化纪律保障。

一是强化主体责任。

各各村(社区) 党支部要认真落实主体责任,主要负责人要切实履行第一责 任人职责,建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责任到 岗、任务到人的扶贫攻坚工作机制,实现履责有依、问责有 据。

二是强化纪律执行。

深入开展会前学纪、 会前学法活动, 提升党员干部纪律意识和法治观念;严格执行工作纪律、群 众纪律、 财经纪律等党纪党规, 确保扶贫攻坚工作顺利开展; 加强财政资金管理、规范政府性投资项目工作程序等制度, 确保扶贫攻坚项目、资金落到实处。三是强化监督检查。制 定监督检查方案,镇纪委(监察)牵头,要对 X 大扶贫工程, X 个专项扶贫方案推进情况、党员干部履职情况及扶贫资金 兑付情况开展常态化监督检查,严禁党员干部在扶贫攻坚工 作中出现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违纪行为。四是强化责 任追究。对扶贫攻坚工作中发现严重违纪违规问题的村 (社 区)和部门、 单位, 实行 “一案双查” , 既严肃查处违纪人员, 又追究相关领导责任。

乡村扶贫攻坚实施方案 XX 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x-20xx 年)》有关精 神,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财政部、国务 院扶贫办决定进一步加强农村贫困监测工作,并将 201x-20xx 年国家专项贫困监测调查范围从 592 个国家扶贫 开发工作重点县,扩大至包括 14 个连片特困地区,我县被 列为罗霄山脉连片特困地区贫困监测县。为开展好全县贫困 监测工作,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意义 贫困监测提供以贫困人口数量、贫困发生率为核心的 基础统计信息、分析研究资料和相关政策建议,是扶贫开发 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 (201x-20xx 年)》相关要求,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全国农村特 别是连片特困地区的贫困监测,做好调查组织、贫困测算、 结果发布、分析调研、咨询服务等各项工作,对于准确判断 贫困状况和居民收入分配格局、客观评估扶贫成效、科学制 定扶贫政策、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缩小收入差距、推动基本 公共服务均等化、确保 201x-20xx 年扶贫纲要目标的实现,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全国农村特别是连片特困地区为主 要监测范围,以农村居民和扶贫对象是否稳定解决温饱、实 现脱贫致富为主要监测标准, 以居民收入、 消费、 义务教育、 基本医疗、 住房情况为主要监测内容, 进一步完善调查制度, 不断规范数据采集、整理、反馈和发布,及时监测农村贫困 状况、变化趋势和扶贫成效,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

客观衡量罗霄山脉连片特困地区及我县居民收入和基本公 共服务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全面反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等方面的进展,为科学决策、推动农村特 别是连片特困地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提供全面、 准确、 及时的参考依据。 二、基本原则 贫困监测工作事关对收入分配格局的判断和扶贫政策 的制定,事关贫困人口和连片特困地区的切身利益,任务艰 巨、责任重大,必须坚持科学规范、高效适用、实事求是、 公开透明的基本原则。

要立足国情, 充分借鉴国际通用规则, 保持与相关政策和制度的协调一致;要有效减轻基层和调查 对象负担,积极采用现代信息技术;要坚持独立调查、独立 上报;要公开监测方法和监测结果,加强部门信息共享与合 作研究。

三、工作目标 (一)了解和掌握全县农村居民收入、消费以及义务教 育、基本医疗和住房等情况,摸清农村贫困程度、规模、分 布及变化趋势,准确反映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不同群体之 间的收入差距。

(二)加强对扶贫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及效果的监测,加 强对连片特困地区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在居民收入和公共 服务方面差距的监测。

(三)掌握连片特困地区的宏观社会经济背景,全面反 映连片特困地区中各县的社会经济情况。同时,努力探索新 方法,加强对全县贫困状况的监测。

(四)深入分析、调研致贫因素和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 突出问题,及时监测致贫因素的变化,评估宏观发展与专项 扶贫的作用,为科学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五)充分利用监测资料和分析研究结果,加强对社会 公众的宣传工作,让社会公众及时了解我县的贫困状况和变 化,及时了解政府和全社会在消除贫困、改善民生以及缩小 收入差距、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的巨大努力和作 用。

四、主要任务 (一)扎实做好与贫困监测有关的各项统计调查。

1、改革与完善住户调查。认真扎实做好住户调查,进 一步提高全县农村贫困监测工作的基础数据质量,提供符合 中国国情的、满足政策需要的、更加准确的、更多分类的农 村贫困数据,加强对全县居民收入分配格局的监测。

2、开展 201x-20xx 年全县农村贫困监测调查。建立 201x-20xx 年国家农村贫困监测调查制度。

监测范围为 10 个 乡镇(办事处)、12 个村(居委会)中抽选的 120 户样本户,从 县、社区(村)、住户和个人等四个层面,采用调查户记账与 调查员访问相结合的方式采集数据。按照统一的调查流程和 质量控制要求、使用统一的数据处理软件开展贫困监测调查。

国家农村贫困监测调查方案将由国家统计局每年另行布置 下发。

3、加强全县社会经济统计。改进对全县数据特别是居 民收入数据的管理模式,加强整体设计、组织实施、数据共 享和质量检查,为连片特困地区的贫困监测提供更加准确的 背景资料。努力通过贫困地图等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掌握 贫困人口在全县的分布情况。

(二)定期发布贫困统计结果和监测报告。

以贫困监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为平台,及时向有关部 门提供贫困监测和政策执行效果的进度性信息。定期发布全 县农村贫困监测报告,发布调查结果和分析研究成果,做好 对贫困状况和变化数据的分析、研究和解读工作。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协调。由县统计局负责贫困监测各项具 体工作,会同县发改局、民政局、财政局、扶贫办等部门组 织落实农村贫困监测工作。各部门要加强组织协调、交流合 作和信息共享,定期组织召开联席会议,集中总结经验、探 讨贫困监测暴露出来的突出问题,并联合作出相应的解决措 施。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同时,各乡镇人民政府要 高度重视贫困监测工作,积极配合县贫困监测工作领导小组 落实贫困监测工作,并将此项工作纳入乡镇工作议事日程, 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

(二)确保数据质量。坚决贯彻国家贫困监测方法制度, 建立和落实岗位责任制,规范调查流程,加强质量监控,确 保调查样本的代表性、原始数据的真实性和上报过程的独立 性,并进一步提高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各乡镇人民 政府要明确主管领导,落实调查人员,加强业务学习,提高 统计能力。县统计局将对贫困监测工作进行全过程质量控制 和工作考核。

(三)提升服务水平。县统计部门要充分利用贫困监测 调查获取的基础资料,积极开展数据分析和咨询服务工作。

要及时掌握相关政策和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深入研究 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突出问题,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决策服 务,并做好向社会媒体的信息公布、解读和宣传工作。

本文TAG:扶贫  乡村  政策  论文  

本文永久网址

预留广告位
预留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