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预留广告位

新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全集

分类:教学反思 日期:2022-11-04 19:04人气:加载中...


预留广告位

  新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全集

  1 大青树下的小学

  朗读是任何一门语言课都非常重视培养的一种能力, 它是任何一个没有语言障碍的人都应具备的一种能力, 一堂没有琅琅读书声的语文课无疑是充满遗憾的, 因此, 培养学生通过朗读形成一定的语感一直是我们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这一节语文课的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用自豪、赞美的感情来朗读是理解课文内容的关键。 刚开始, 我用提问的形式问学生: “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同学们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去学校的? 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感情来读? ”由于学生的生活阅历较浅,加上生活区域与时空和课文所写的内容有差距,因此对课文所写内容没有多少感受, 所以朗读起来感情并没有真正表达出来。 如何引导呢? 看到一名学生带来的一套白族服装, 我灵机一动, 马上在她耳边耳语了一番, 请她套上这套服装。 当她再次出现在全班同学面前时, 立刻传来一片赞叹声, 我看到, 自豪与喜悦也漾在了她的脸上。我马上提议: “你能用现在的心情来朗读课文的片段吗? ” 她有了新的朗读体会, 果然读得声情并茂。 接着, 我又让在座的全体同学用刚才发自内心的赞叹体验来朗读课文, 他们也读得入情入境。 由此我感悟到, 指导朗读, 除了可以创设一种情境, 再现教材的有关形象, 引导学生理解教材所描写的事物, 激发学生和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 能读出文章的意境外, 还可以巧用学生的体验, 进行移情朗读, 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 享受审美的乐趣, 从而培养语感。

  2 花的学校

  对《花的学校》一文, 我是非常喜爱的, 我反复认真地读了这首诗, 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感受, 都会想到孩子们在读书时会遇到哪些困难, 什么地方要给予帮助。站在孩子的角度读, 也站在老师的角度读, 在这样的阅读中, 我被作者感动着, 也被自己感动着。 我想,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只有自己走进文本, 被文本感染感动, 才能够感动学生, 带动学生。 所以课堂上, 当我要求孩子们把自己想象成一朵美丽的花, 听我认真地范读完后, 孩子们好似刚从睡梦中醒来, 一个个打着哈欠, 伸着懒腰, 那舒服劲,让人看着都羡慕。在课堂上, 作者与我, 我与孩子们都成了花园中的一份子, 孩子们仿佛走进了文本,随着作者的语言狂欢, 嬉闹,生长。 我想, 这应该是我理想中的灵动的语文课堂, 我们的语文课应该是踏踏实实地立足课内, 放眼课外, 展望未来, 为孩子的生命奠基的。

  3 不懂就要问

  我在教《不懂就要问》这篇课文时, 以问题引入,“孙中山遇到问题时, 他是怎样做的? ” 又以“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不懂就问, 为什么还要壮着胆子问? 其他同学是怎样的表现? 先生是什么样的表现? ” 等一系列的问题, 打乱了课文的顺序来讲, 用清晰的主线, 引导学生学习, 这样学生学起来思路清晰。 自认为还不错, 我把我的上法和吴老师交流, 她告诉我中段的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还在培养中, 打乱课文顺序上, 对学生来讲有点难, 学生对课文还没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时, 如果用我的方法教, 会使学生对课文学习没有一个好的顺序, 不利于学生掌握好的学习习惯。在处理第三自然段“这一问, 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读书的同学惊了, 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 时,我把书重重地摔在了桌上, 学生慢慢安静下来, 吃惊地看着我, 看我板着脸, 学生不知所措,看着他们的表现, 我持续了半分钟,露出了笑容说:“孩子们,这就是鸦雀无声, 不过孩子们没有做到‘顿时’, 现在我们就来读第三自然段, 读完后,我们要做到‘顿时鸦雀无声’ 哦!” 学生们按照我的要求读完课文, 顿时鸦雀无声, 这时代文涛发出了一声叹息,引得全班大笑, 我及时点拨:“这只麻雀可真不听话, 想想我为什么说代文涛是麻雀? ” 学生一下就反应过来了:“因为是鸦雀无声。” 我又问道:“你们在什么时候还遇到过‘鸦雀无声’ 的情况? ” „„这样学生不仅知道了词语的意思, 还知道了怎样运用。” 这样处理很好。

  4 古诗三首

  《山行》:杜牧的《山行》 是一首明丽、 充满生气的秋景诗。 作者以丰富的想象, 生动的描写,凝炼的语言使这首诗的意境之美跃然纸上。 所以学习这首诗应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感情,欣赏意境。 这同时也是个难点, 因为学生对古诗接触不多, 在这方面的学习能力不是很好, 而且“欣赏意境” 的训练在许多老师的教学中也常常被疏忽。 另外, 有些字词在诗中所代表的意思与如今常用的意思大不一样, 如“坐”、“远上”“斜”、“生处”、“爱”等。 如何行之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这些难懂字词的意思, 并通过词义理解达到理解全句、全篇的意思, 也是这首诗教学的重点。 再则, 学习方法的指导十分必要, 所以, 应重视教会学生如何学习, 既培养能力, 又为本课第二首诗的教学打下基础。 教学中, 引导学生以读为主, 在读中感悟。 主要做了以下几点:

  1. 读一读, 说一说, 整体感知诗意: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留出充足的时间, 让学生自己去研读古诗, 让他们在自读自悟, 相交切磋, 合作交流中读准字音, 读通古诗, 初步感知大意。 在检查初读情况时,可让学生争当小老师给大家正音, 既可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 又可让他们在成功的体验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2. 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 教师切忌逐行分析诗意。 此时可适时地张贴文中插图, 并问“图中画的是什么。” 学生们争先恐后地畅所欲言。 其实诗意就蕴含在这一声声的话语中。

  3. 读一读, 听一听, 感知古诗韵律:

  优美的古诗是我国遗传下来的文化瑰宝。 每一首古诗都有一定的韵律节拍。 只有按其韵律节拍朗读, 才能在读中再现意境, 体验情趣。 但对于刚学习古诗的小学生并不懂这些。 因而在教学中可借助录音范读, 让学生从听中感悟, 从模仿练读中得到自悟。 以学生自己的看法来朗读, 富有具性地朗读, 比如: 你喜欢这首诗的哪一行呢? 把它读给大家听听, 也分享一下你的快乐, 好吗? 这时学生兴趣盎然, 十分活跃。

  4. 读一读, 演一演, 领悟古诗情趣:

  《语文课程标准》 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富有个性的学习必须强调个体的亲身实践和真实体验。“我们一块跟诗人的心情把这首古诗读一读, 好吗? ” 教师在学生的自读自悟中稍作点拔, 旨在再现情境, 让学生受到感染。 还可加以音乐渲染, 让学生戴着头饰, 自由想象表演, 一边演一边吟咏古诗, 会使语言文字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的图像更为鲜明、 丰满, 从而内心掀起情感的波澜, 入情入境, 与作者的情感达到共鸣。

  《赠刘景文》:

  《赠刘景文》 是一首描写秋天景色的古诗, 教学这首古诗时, 我把感悟诗歌的韵味和意境的美好以及体会诗人的情感作为教学的重点。在学生读通古诗的基础上, 我让学生联系对题目的理解, 想想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有哪些词语的意思不理解。 学生认真地读古诗、 思考, 提出了几个不懂的地方, 如“擎雨盖”“荷尽”“傲霜枝”。 因为学生对诗句的理解是建立在对事物感知的基础上, 所以我引导学生看图、 回忆夏季荷花盛开的样子, 体会荷花此时的生机勃勃, 想象秋季荷花开败的情景, 借助课前搜集的“秋菊” 图理解“傲霜枝”, 在师生对话交流的基础上,学生理解了几个难懂的词, 降低了诗句翻译过程的难度, 也加深了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和对诗人情感的感悟。 接着引导学生深入品读古诗, 启发学生边读边思考: “诗中描写了哪些秋天的景物? 作者写了这些景物, 想想哪些地方最能吸引你, 然后认真地读一读,想想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 阅读是个性化解读的过程, 此教学环节给了学生空间,也突出了古诗本身所特有的“留白” 的魅力。 学生通过读、 思考, 很快归纳出了诗句描写的景物: 荷花、 菊花、 橙子、 橘子。 顺着学生的回答, 我这样引导: 想象景物所呈现的画面, 想象两者的对比, 你读懂了什么。 学生的阅读理解是有差异的, 我们尊重他们的多元理解, 所以我留给学生充分读、 思考、 想象、 交流的时间, 多数孩子对古诗意境的理解停留在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是一个收获的季节这个层面, 在此基础上, 我让学生再想想: 诗人为什么要描写傲霜枝呢? 一个叫向嘉艺的女孩儿真不错, 她站起来说:“诗人想叫他的朋友做人像菊花一样不怕寒冷, 要坚强。” 她的回答启发了其他的孩子,好几个孩子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 有的说“像菊花一样勇敢”, 有的说“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一份耕耘, 一份收获, 我们平时要努力。” 说得真好! 我为孩子有这样的理解而开心。

  本课的教学, 我认为我处理得比较好的地方是对诗句的理解不是让学生根据词语意思进行组合, 而是让学生展开想象, 在头脑中浮现画面, 用自己习惯的语言方式表达, 顺应诗句的朦胧, 从整体的感受来理解, 把握诗句所呈现的意境。

  《夜书所见》:

  南宋诗人叶绍翁的《夜书所见》 先是写游客在外, 因秋风落叶,感到孤独郁闷, 由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 料想是小孩在捉蟋蟀, 不禁回忆起自己的故乡和童年的生活,于是那种郁闷之情又被一种亲切之感所代替。所以, 我教学这首诗时, 更加注重了让学生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 背诵古诗,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读,如: 教师范读,小组、 男女赛读, 以游戏形式激发朗读、 诵读等等, 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悟情。 在学生充分诵读中“心入于境, 情会于物”, 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 促进学生对古诗优美语言的感受、积累、 内化, 师生情感得到进一步升华。

  在教学中, 注重把握诗的意境和情感。 因此, 学生通过朗读品味语言, 引导其展开想象, 让学生投身其中, 想诗人所想, 感诗人所感。 在教学第一、 二行诗时, 我让学生想想: 萧萧秋风吹下梧桐叶, 送来阵阵寒冷, 江面上也吹来了秋风, 在这样的一个夜晚,假如你就是这个独自在外地作客的诗人, 看到眼前的情景, 你会产生怎样的心情? 有了这样孤单寂寞的心情就会很容易想起了什么呢? 我请班上的外地孩子谈谈: 当你们当离开家乡来这里读书, 你们想家吗? 你想起了谁呀? 这时, 学生那根思乡的弦被触动了,通过自身的感受, 从中理解了“动客情”, 体会了诗人的真实情感。从这首诗的教学中, 我感受到孩子们的语言积累还需加强, 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也有待提高, 在以后的教学中, 我会更加重视这方面的培养。

  5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是一篇语言文字非常优美的文章, 在这堂课上, 我的教学心得有以下几点。

  1.充分利用优美的语言进行“美读” 训练。

  朗读是任何一门语言课都非常重视培养的一种能力, 它是任何一个没有语言障碍的人都应具备的一种能力, 一堂没有琅琅读书声的语文课无疑是充满遗憾的, 因此, 培养学生通过朗读形成一定的语感一直是我们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这篇课文语言十分优美, 很适合让学生进行“美读” 训练, 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2.创设情境,理解情感。

  在这堂课上, 我让学生在朗读中边读边想象, 并结合优美的电子图片, 让学生进入优美的情境, 仿佛自己也来到了这条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上, 欢快地蹦跳玩耍, 使学生感受到这条水泥道的美, 从而理解了小作者对这条水泥道的喜爱。

  3.质疑问难,发现问题自主学习。

  创造性思维是人问题的开始。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的能力, 首先要鼓励他们敢于和善于质疑问难。 中国古人说: 学贵有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 要培养学生善于从无疑处生疑, 从看似平常处见奇, 这是发现问题的起点。课堂教学是属于学生的, 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需求,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质疑释疑, 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参与, 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

  6 秋天的雨

  《秋天的雨》 在作者笔下趣中见美, 美中更见趣, 这样交相辉映, 给人带来阅读的享受。 文章以散文的形式描写秋天的雨。 大量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文章的语言华丽活泼。课文以秋天的雨为线索呈现的场景繁多, 内容丰富, 句式多变, 但结构整齐, 读起来琅琅上口。 其总的特点就是美, 特别适合朗读。 因此确立了以朗读为主的教学思路, 力求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去理解美, 感悟美, 创造美, 从而学会欣赏美。 本节课的设计遵循了以下几个原则。

  一、 把握整体, 局部突破。

  开课时通过教师的朗读, 让学生再一次走进文本, 整体感知文本内容, 为本节课的教学做铺垫。 紧接着引导学生将每个自然段的开头一句话找出来组成一首优美的小诗,继而以小诗为线索展开教学。 为了突破重点, 我抓住第二自然段中的关键词“五彩缤纷”来进行朗读指导。 在朗读中遵循学生的个性体验, 并没严格按照课文中句子的排列顺序来指导学生朗读, 而是根据学生的爱好选择性地进行朗读指导, 真正体现了顺学而导,以生为主的教学原则。 对句子的朗读指导并没有过多理论上的要求, 只是用了一个动作,一张图片, 让学生对整个句子所描写的景物既有了形的感知, 又有了情的体验, 学生通过对重点句子的朗读真正感受到秋雨的颜色美。

  二、 注重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运用

  课文中有许多优美的词句, 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发现。 并结合单元训练的重点对本文的重点句式“它把什么颜色给谁, 像什么” 进行了朗读指导, 并进行了说话的迁移训练。

  三、 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根据文本特点, 我力求通过多种途径为学生营造一个优美的教学环境。 精美的课件、 新颖的板书设计, 让学生从视觉上、 听觉上都有一种美的感受。 因此整堂课学生都能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能在快乐中积极主动地深入文本, 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来感受秋天的美丽。

  四、 能够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在学习秋雨的颜色时, 将秋雨的味道巧妙地融入其中, 这样既让学生体会到知识的连贯性, 又大大节约了时间。 根据课文特点, 教学第二自然段时主要以“读” 为手段,而在学习第四自然段时则采用了学生喜欢的方式——表演读。 通过表演, 让学生互动,师生互动, 这样学生真正走入了文本, 创造性地使用语言。

  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

  解读文本还是不够深入, 比如在仿说练习时, 完全可以将课文中另外几个句子进行类似的仿说训练, 并通过比较, 让学生明白, 课文中为什么没用同一种句式去描写秋天的景物。 在引导学生进行表演读时, 学生的准备不是很充分, 因而, 学生还不能创造性地将课文中的语言加以运用。

  7 听听, 秋的声音

  《听听, 秋的声音》 是一篇现代诗, 这篇课文语言精练优美, 且富有韵味,很适合学生阅读, 但由于是诗歌, 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 要了解诗歌的含义还有些困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我设计了五个环节:

  1.享受秋天, 引入课题。

  2.读读秋的声音, 感受诗情。

  3.说一说, 秋的声音。

  4.写写,秋的声音, 积淀语言。

  5.布置作业。 抓住仿写诗歌, 积淀语言这一点, 放开手脚, 引导激发学生的体验、感悟。 但由于前面朗读感悟的时间较多, 学生的想象没有放开手脚, 所以仿写诗歌这一环节, 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我的本意是使他们的语言能力得到发展, 有效地将学生的知识学习、 能力发展与人文素养有机结合, 使学生在学诗歌的同时激发了作诗的兴趣, 发展了他们的听、 说、 读、 思、 演的能力, 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几点不足:

  1.给了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读, 若在读的效度上再加点功夫, 比如: 读第一节时, 学生读出黄叶飘飞, 读出依依惜别; 读第二节时, 学生读出“振动翅膀” 的原因, 读的层次性会更加明显。

  2.诗歌的每一个字、 每一个词都浓缩成一股精炼的美, 富有无穷的想象, 读着读着,只觉满齿余香。 如何学生体会诗歌在遣词造句的凝练, 是我们都值得探究的话题, 当然,可能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说, 这难了一点!

  8 去年的树

  本课是一个感人的童话故事, 在四次的对话中展开了故事的情节, 在通俗易懂的语言中蕴涵着“信守诺言,珍惜友情”,“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深厚的人文精神。 我在教学中主要抓住了四次的对话让学生品味童话的语言, 体会童话的特点, 进一步感受童话的魅力。

  在教学的策略上, 我围绕“阅读教学是教师、 学生、 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一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通过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地读课文, 鼓励学生质疑从而在自主读文的基础上理解句子以及童话中的意思、 情节, 如在自由读时, 我让学生找出小鸟为了寻找好朋友所到过的地方, 于是学生找出了从很远的地方——森林——山谷——村子的句子及词语, 我随即板书, 从这些句子、 词语中也抓住了故事的情节, 学生就会理解到小鸟千里迢迢、 力尽艰辛找朋友的过程, 理解到童话要表达的意思, 体会到小鸟对友情珍惜的情感了; 通过分角色朗读对话、 演故事的情节进一步体会思想感情, 就是在这语言文字的演绎中, 逐步感悟内化,使学生在情感、 态度、价值观方面受到启迪和教育, 在这过程中, 我发现学生有的语调高扬一点, 有的稍低沉, 有的边读边做动作, 还有正象人们所说的真是“七情上脸了”, 这些真情流露正是他们纯洁幼稚的童心对文本的独特理解和演绎; 通过教学媒体创设情景的介入以及学生读悟后拓展想象让学生从神态、 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组织语言进行描述, 既提升了学生的言语能力也让学生感悟童话中所蕴涵的语言美、 思想美、 意境美; 从而实现学生心灵与文本之间真诚的对话。

  我觉得在本节课的教学中, 我是收获较大的, 但毕竟我教学经验尚浅, 同时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 这节课我也觉的存在着不少的遗憾! 如在学生对角色的感悟方面, 我是觉得部分学生还不够深刻, 原因是对一些关键词的读悟的指导还不够到位, 如果我不是心情过急, 可让学生走上讲台演绎对话, 说感受, 可能就会带动得好些, 这是其一。其二, 在小练笔得过程中, 如果我能提示一些童话的写作特点, 可能就会引导出一部分尖子生能用童话式的语言丰富故事内容, 为学会童话奠定基础。

  9 那一定会很好

  《那一定会很好》 是一篇生动的童话故事, 因为是自读课文, 这篇课文我准备一个课时就完成, 重点在让学生去感受课文, 品读课文。 在教学时, 我让学生自己充分阅读文本, 在阅读中得到情感体验。

  教学中也存在着些许不足, 有待不断完善。

  1.学生能够通过读文理解文中的内函, 但总结的能力不行, 本节课虽然课文都是由学生具体读, 但是老师也直接参与指导方法, 一步步引着走, 属于半放半扶。 随着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以后的略读课我会尝试更大程度地放手, 由各学习小组的组长和学生一起学习。

  2.自读中给学生的要求还应更明确,帮助学生养成会读书的好习惯。

  3.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去质疑, 充分激发学习的兴趣与思维的空间, 让其成为略读课文学习的主角。

  10 在牛肚子里旅行

  《在牛肚子里旅行》 是一篇有趣的科普小品文。 文章通过两只小蟋蟀玩捉迷藏, 其中一只叫“红头”的蟋蟀不幸误入牛肚子里, 在牛肚子里做了一次惊险的“旅行”, 最后侥幸逃脱的危险经历, 使 学生 懂得一个科学小知识: 牛有四个胃, 吃食时具有反刍现象。本文虽然篇幅较长, 但是情节生动有趣, 语言活泼, 内容充满童趣, 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过程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发散性思维的空间和表达的机会。 文章渗透的科学知识, 将一个有关动物生理学上的知识讲得有声有色, 通俗易懂。 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是课堂, 课堂上发散性思维的训练还应把握发散性思维训练的度。 要根据语言文字材料的具体情况而定, 适时地发散, 适时地集中, 才能充分掌握语言文字的内涵。 想象是创新的前提, 也是阅读之门的金钥匙。 文中有关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过程, 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想象和表达的机会。 因此, 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仔细品读相关语句, 想象自己就是红头, 在想象中朗读, 在朗读中体验着红头的情感, 然后借助填空题想象红头会遇到哪些危险? 又会有怎样的感受? 为学生搭建倾诉的平台, 学生在角色互换中更深刻地感受了红头的危险遭遇, 也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在了解了红头的遭遇后, 我让学生仔细品读描写青头的 句子 ,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在交流过程中, 进一步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 深入体会文字传达的情感。 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 进行多种形式地朗读, 在朗读中感悟, 在朗读中体验。

  在课接近尾声时, 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青头凭借什么解救了红头? 学生们各抒己见, 滔滔不绝, 感受青头临危不惧, 对朋友充满真挚的情感, 并且能灵活运用知识救出朋友。 而情意目标的达成并不是 教师 强加给学生, 它需要教师激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文本人文思想的熏陶, 自然而然地达到了文道结合,可谓“水到渠成” 。

  11 一块奶酪

  我在教《一块奶酪》 这篇童话故事时, 以情境导入新课, 学生对蚂蚁搬奶酪这样的情境大多都没有见过, 让学生通过一段小视频, 来直观感受蚂蚁版奶酪的过程, 将学生带入文本的故事中, 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授课文内容时, 我采用了“读读、 演演、 评评、 再读读” 这样读演结合的方法,仍以读为主, 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自编自演, 为角色的动作、 神态、语气进行设计。 学生表演得生动有趣, 并能在老师的引导下相互评价, 尽情说出表演的感受, 从中体会、 感悟, 在这样“读读、 演演、 评评、 再读读” 的过程中交流了自己的阅读感受。

  《语文课程标准》 的“课程目 标” 中规定: “中年级的学生要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 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能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 说话是写话的基础, 而三年级又是从说到写一个承前启后的过渡时期, 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 我很注重学生说的训练。 在教学这一课时, 我让学生自己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拓展延伸中, 让学生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 这在训练学生的归纳能力的同时, 也训练了学生说话的能力。

  设想都是美好的, 在这节课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中, 我应该更加重视对学生的评价, 让评价语言更加丰富, 使评价能够更好地发挥它的指导作用。

  12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是一篇童话故事, 童话故事往往篇幅很长, 但是语言浅显易懂, 在初读课文的时候, 根据故事情节, 一边读一边预测, 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学生在预测的时候, 说一说是根据什么预测的, 在这一过程中, 总结出预测的一些基本方法, 积累经验, 以锻炼和培养能力。表演来深入理解课文。 童话充满了表演性, 故事充满了趣味性, 童话中往往出现的人物众多, 每个孩子理解的角度也不同, 就可以鼓励孩子们分小组, 自己分角色表演, 加入自己的动作和语言, 再全班交流评析。 让学生在表演中理解课文, 读出感情,读出个性。

  童话世界非常精彩, 应鼓励孩子多看童话, 如《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 等。 课文学完后, 进行了拓展, 让学生根据本课学到的预测方法, 阅读其它童话时, 一边读一边预测,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童话的兴趣。在课堂上也有很多不足, 板书有些多, 既有黑板的板书, 也有多媒体的板书。 我自己也深有体会, 如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时, 完全可以利用已经写好的黑板粉笔板书进行回顾、 概括, 而不需要多媒体再把课文三个画面呈现了一遍。 我们总希望能够尽善尽美地把自己所能想到的呈现给学生, 结果却显得有些重复啰嗦。 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重提高课堂效率, 设计要简约有效, 真正做到不搞花架子, 简简单单教语文, 扎扎实求发展。

  13 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

  在教授《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 这篇童话故事时, 我通过四个环节去突破目标, 突破重难点:

  第一环节: 谈话导入, 激发学生兴趣。 以故事的形式把学生引入丰富的情感世界,让他们体会到每个人都有长处, 可以用自己的长处帮助有困难的人。 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举手发言, 课堂气氛活跃。

  第二环节: 自由读课文, 边读边预测故事情节。 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学生在预测的时候, 说一说是根据什么预测的, 在这一过程中, 总结出预测的一些基本方法,积累经验, 以锻炼和培养能力。

  第三环节: 讨论。 胡萝卜先生的胡子为什么会长长? 胡萝卜先生的胡子能用来做什么? „„通过问题式的探究, 让学生理解文本。

  第四环节: 创编故事。 胡萝卜先生的胡子还会继续长长, 一路上, 他的胡子还可以帮助谁, 还能用来做什么呢? 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 续编这个故事吧!

  本次的教学活动中, 我也有不足之处, 语言组织得还不够精练, 在引导学生方面有些欠缺, 我也会不断改正, 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经验。 在今后的教学中, 我应该更加重视对学生的评价, 让评价语言更加丰富, 使评价能够更好地发挥它的指导作用。

  14 不会叫的狗

  《不会叫的狗》 是意大利著名的儿童文学家罗大里的一篇童话故事, 于浅显的语言中, 蕴含着许多这里, 所以教学目标不只是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预测故事情节和写结局等, 还应该让学生在读童话故事中, 感悟一些道理, 从罗大里的作品中几乎任何一个有小学生认字能力的人都能充分地享受到阅读的乐趣, 并能对他作品所包含的寓意报之以会心的一笑。

  当然也有很多不足的比方, 比如本节课我在教授完之后, 发现了如下值得反思的地方: 1.在设计本节课时, 我安排了一个续写结尾的环节, 但这个环节到底应该安排在哪一直没有定下来。 按常理应该是安排在分析完课文之后, 因为先把握文本再进行写作训练更符合教学规律。 但是我在教授时把续写结尾安排在了出示三个结局之前。 让听课的老师摸不着头脑。2.本节课在设计时安排了学生谈启示的环节, 但教授过程中此环节被漏掉, 这是个极大的失误。 因此童话故事的内涵也没有挖掘到位。

  15 搭船的鸟

  在学习《搭船的鸟》 时, 我和孩子们重点来学习了有关翠鸟的样子和捕鱼的段落。我们都意犹未尽, 反思一下我觉得这节课有几点是比较成功的:

  1.学生课前搜集资料, 锻炼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学生课前预习课文, 对课文有了一些了解, 在家长的帮助下, 通过查找相关资料、 了解知识, 这样可以加深孩子们对课文的理解。 长此以往来培养孩子们对不熟悉的知识的查找习惯。 在此, 也希望家长朋友陪同孩子走好这段不熟悉的查找之路。(在家读熟,课上才能很好地介绍给同学们。)

  2.通过看图, (重点词语) 帮助理解通过看图片, 大部分孩子们能用自己的话, 说出翠鸟的样子: 红色的长嘴, 翠绿的羽毛, 翅膀带有一些蓝色, 比鹦鹉还漂亮。 通过动词(飞、冲、 吞), 使孩子们理解翠鸟捕鱼之敏捷。

  3.开动脑筋, 发表看法

  当你看到这样一只动作敏捷的捕鱼小鸟时, 你会对它说些什么呢? 好些孩子说出: 翠鸟, 你真了不起!也有孩子希望自己能和翠鸟一起去捕鱼吃.我班幽默大王兼马虎大王说:“老师, 我想提醒翠鸟吃鱼时, 别让鱼刺扎着了。”

  16 金色的草地

  讲课时我主要抓了一条线, 小作者讲的两件事。 第一件事让学生通过读、 表演, 体会出玩得有趣, 在这里与作文相结合, 让学生体会作者又是怎么抓住人物的动作、 神态和语言把这么一件事描写得有趣生动, 这个环节学生能够投入其中, 在表演时学生的创造力没有激发出来, 除了课文反映的情境, 学生自行增加的不多。 第二件事是小作者的发现, 学生通过读两次不同的发现, 体会到了仔细观察和思考的重要, 有的学生还提出大自然很奇妙有很多有趣的事。

  最后一段是总结, 有的学生说最后一段“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说明作者也和蒲公英之间发生了很多事, 他们产生了感情, 所以特别喜爱; 有的学生说“它和我们一起睡觉, 和我们一起起床” 说出了蒲公英的有趣, 看来学生的思维和语言是进步了不少, 他们注意体会文中表现出的情感。

  17 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

  这首诗所描绘的景色与学生生活实际距离较远, 而且农村的孩子能够真的去游览各种山水风景的可以说是几乎没有, 没有亲身的经历很难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 我采用了与图片、 视频相结合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尤其是在对“开、回、 出、 来” 等几个字进行理解的环节我努力呈现一些内容, 来让学生能够更直观的理解这几个字。 然而古诗教学又不能让学生的思维被老师的语言所禁锢, 还要让学生读出属于他们自己的内容, 有他们自己的感悟, 因此我又安排了小练笔的环节, 结合古诗诗句以及老师提供的一些图片写一写你读诗后眼前多呈现的景色, 给学生以更多想象的空间。 考虑到三年级学生的写作水平还不是很高, 所以我采取了填充式的练笔方式“_____的天门山_______; _____的楚江________; _____的青山________; _____的帆船_______”这样在进行小练笔的同时也发挥了学生的想象空间, 写出了他们对诗句的理解。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暴露出来自己很多弱点, 比如, 教学机智还是不够的, 导致了当课堂生成与预设不同时就有些自乱阵脚, 使得有的教学环节被丢掉, 有的精彩生成没有抓住, 比如:当教学理解第一句中“开”字的时候, 有的学生在下面说是把天门山从中间“劈开”了。 现在想想, 这是一点很好的生成, 如果当时能抓住他就能帮助学生很好的理解“开” 字所蕴含的意义, 可惜当时没有及时抓住。

  反思这节课, 成功点是有的, 遗憾之处也不少, 不过通过同事们的帮助和领导的点评, 我想今后对于古诗教学我已经有了一些思考, 今后的古诗课不至于再会是学生沉的教师一言堂了。

  《饮湖上初晴后雨》:

  《饮湖上初晴后雨》 这首诗描写了晴天和雨天西湖优美的湖光山色, 诗人以浓烈的情感赞叹了西湖的天然之美, 表达了自己对西湖, 对祖国河山的无限热爱之情。课堂一开始, 我就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播放了美丽的西湖视频, 让学生对西湖的美有了最直观的感受, 营造了阅读期待。 首先我从诗题入手, 通过指导学生的朗读来进一步理解题意, 使学生在情感轮廓上有个大致的方向。 随后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指导后,学生交流读懂诗的内容。 在突破诗歌的教学难点, 主要抓住“潋滟”“空蒙”“好” 这几个重点词, 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体会晴天时阳光照耀下的西湖色彩明丽、 波光粼粼;而雨中西湖隐隐约约, 朦胧、神秘。 想象画面, 用语言描绘, 感受这首古诗蕴含的美妙的意境。 这不仅为后两句“欲把西湖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的理解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很好地把诗歌的内容与生活联系起来, 对学生想象能力的提高也是有帮助的。这次诗词教学中我发现自己过于引导, 学生想象没有放开, 对后两句的理解有点困难, 有的环节时间过于仓促, 没有达到预定的效果。

  《望洞庭》:

  在教学《望洞庭》 这首诗歌时, 在让学生听完老师的范读之后, 我就引导学生自由地读诗歌, 读的过程中要求读准字音, 注意停顿。 接着指名几位学生朗读, 然后再齐声朗读。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 我不是硬生生地要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 而是将画面和朗读结合在一起, 边看图边说说画面的景色, 感受景色之后再通过朗读加深诗句的理解。

  在教学“潭面无风镜未磨”时, 我引导学生先看图, 然后语言启发, 这湖面怎么样?这平静的湖面就好像——镜子, 让学生在看图的基础上感受湖面像镜子。 在理解“白银” 时,有孩子说: 白银盘是指月 亮, 还说出了自己的理由: 以前不是一直把月 亮比作玉盘吗? 我没有急于纠正而是请那位再读诗句, 看看插图, 他想了半天, 说“白银盘是指这个湖面, 山就像放在里面的青螺”, 我表扬了他并告诉孩子们: 文中的插图也会给我们理解诗句意思带来帮助。 这节课我给了孩子们较多自悟的空间, 学生的思维得到了锻炼, 也悟出了学习古诗的方法。

  18 富饶的西沙群岛

  《富饶的西沙群岛》 这篇课文从海水、 海底、 海岛三个方面向我们展现了西沙群岛的美景。 课文的重点是是要使学生了解西沙群岛是个风景优美, 物产丰富的可爱的地方,要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对绝大多数孩子来说, 西沙是个遥远、 模糊、 神秘的地方。 如何让三年级的小学生也走近西沙群岛, 与西沙群岛进行零距离的对话呢? 我认为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视觉效果, 在指导学生浏览西沙群岛图片的同时, 进行文字介绍, 帮助学生建构起对西沙群岛感知认识, 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增强感性认识。在教学中, 我通过电脑课件, 先让学生欣赏海水的奇妙, 学生非常感兴趣, 都看的十分认真和投入,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看完后他们能大胆发表自己的感想。 接着让学生看海底的各种物产, 非常形象直观, 学生犹如身临其境, 感受深, 有话可讲。 多次在结合多媒体演示的帮助下, 让学生在视觉上提前感知到了事物的特征, 帮助学生理解的更透彻、 更全面。 然后再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 让学生体会和感受文章语言的精练和优美, 从而感受西沙群岛的美。 在此基础上又引导学生赏读内化, 读出了海水的美, 读出了鱼的种类繁多。

  本节课还是存在不少问题:

  1.一节课, 着重处理了“海底” 这一段, 学生能够背诵, 能够理解, 也了解了作者的写法, 但课堂容量太少, 西沙群岛的富饶不仅仅体现在“海底” 一个片段上。 所以, 留给学生感悟其它方面的时间还是显得少了。

  2.由于这篇课文的篇幅较长, 学生的预习不够充分, 个别读音还不准确。 只有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 课堂上才能有的放矢。

  3.虽然也尝试建构一种多层面的课堂, 希望能通过一节课教给孩子更多的东西, 但是,许多方面考虑得还不够周全, 补充素材在课堂上被当成一种形式。

  4.虽然平时非常注重学生自信的培养, 但大部分学生还是不够自信, 不敢或者说不愿谈自己的想法。

  5.朗读指导的还不到位。 应加强平时课堂的指导朗读训练。

  19 海滨小城

  语文新课标指出: 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要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鼓励他们采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主动地进行学习。 因此,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渗透学法指导, 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 我教学《海滨小城》 这篇课文时在此方面下了一番工夫, 具体表现如下。

  1.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循循善诱

  在教学第四自然段。 先让学生找出中心句, 然后让他们边读课文边品赏出这个自然的意思, 除了写树木的种类多外, 还写到桉树叶散发出的香味浓; 凤凰树开的花如一片片红云。 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庭院的特点, 并会用准确而精练的词“很美”、“树多” 归纳出来。 同时,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只起诱导作用, 学生做到“多思”、“多读”、“多讲”,真正做到精讲多练, 强化语言训练, 而且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欣赏文章的能力也起到很好的培养作用。

  2.抓住重点, 教出特点

  交给学生一把自学的金钥匙在这节课里, 教师做到有扶有放, 半扶半放, 扶得自如, 放得洒脱, 着力于让学生“在游泳中学会游泳”, 教给他们一把独立欣赏文章的金钥匙。 如教师在教学第四自然段时先是诱导学生由表及里逐层深入地品读这一重点段, 接着就让学生运用同一方法去自学第五、 六自然段, 并作出小结。 这样的“扶”、“放” 就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精讲巧练, 抓准训练点

  在狠抓素质教育和目标教育的今天, 教师的精讲巧练符合时代的特点, 如教学第四自然段最后一个句子, 教师让学生一个接一个有感情地朗读比喻句后, 再引导学生品味比喻句内含的形象美和色彩美。 当小结第四自然段后, 紧接着让学生完成填空题, 这样不但反馈了学生的学习情况, 而且体现了教学目标的落实。 是符合大纲中的要精心设计作业, 要有启发性的要求。又如: 总结全文后还设计了内容相似, 结构相同, 要求一致的语言训练, 使学生觉得内容丰富有话可写。 进而体现了读写结合的优越性。

  20 美丽的小兴安岭

  在《美丽的小兴安岭》 这篇文章中, 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风光及丰富的物产, 抒发了对祖国美丽河山的热爱, 文章语言生动, 文笔优美, 学生对学习本篇课文充满了热情。我在教学本课, 首先抓住了文中作者的写作思路, 步步深入激发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 最后使学生达到情感的升华, 整个教学过程中感到比较成功之处有:

  1.创设情境感受“美”。 在教学本课时, 我先通过视频, 让学生一边听着舒缓的音乐,一边欣赏小兴安岭四季的景色, 让学生在激情的语言和优美的画片中欣赏、 感受小兴安岭的美, 然后把文章的中心问题抛给学生: “你觉得小兴安岭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

  2.情感朗读品味“美”。《课标》 中指出,“语文教育是审美的诗意的, 充满情趣的。”为了达到这一目的, 我创设了美的情境, 引导学生分层次的朗读, 在读中品味小兴安岭的美。 读中找景,读与评相结合。 使学生在品评中,提高自己的朗读能力, 同时进一步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

  3.抓住词句体味“美”。 课文描写小兴安岭的春天时有这样一句话: 春天, 树木抽出了新的枝条, 长出了嫩绿的叶子。 在学习这句话时, 我问学生: “如果用一个词替换抽出, 你会用哪一个词? ” 学生说: “长出。” 我马上问: “那么作者为什么不用长出呢?”有学生说:“在这里用抽出比较恰当, 它写出了新芽长得很快, 另外还给我们一种动感。”有的学生说:“抽出要好, 如果一个句子中用两个长出, 读起来就比较单调。” 通过词语的比较, 让学生体会文章中用词的精确性和重要性, 感受小兴安岭勃勃生机的春景。

  4.知识延伸创造“美”: 教学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对小兴安岭的喜爱”。 这一设计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 顿时课堂活跃起来, 朗诵诗的、 写小文章的、 唱歌的、 画画的、 „„将课堂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也有不足之处, 例如: 对课文的理解只停留在文字的表面上,没有让学生抓住字词的深刻内涵, 展开想象, 深入体会。 学生对小兴安岭的美景了解不够, 在加上学生的朗读水平还不高,对朗读的指导还需加强, 以情动人的“品读” 还不够, 大胆放手的“自读”, 读写结合的“创读” 等还不够, 教师的范读对学生朗读的启示不大。 在资料汇报方面, 许多学生家庭没电脑, 可查文字资料或图片资料有限, 不能让学生对兴安岭有更多的了解。

  21 大自然的声音

  《大自然的声音》这篇课文结构严谨, 第一自然段概括地说明了“大自然中有许美妙的声音”, 作为文章的总起。 第二、 三、 四自然段均以总分的方式构段, 介绍了风、水、 动物的声音。

  因此, 我以“大自然有哪些声音”为主线展开教学, 在小组汇报时, 我有所侧重地引导学生学习第三自然段“水的声音”, 抓关键词、 重点句进行朗读、 体会, 然后观察发现“顶针”的句式, “小溪淙淙地流向河流, 河流潺潺地流向大海, 大海哗啦啦地汹涌澎湃”, 当然“顶针”这样的术语不能直接告诉学生, 只能让他们去发现句子的结构特点“前一个句子的末尾成为下一个句子的开头, 自然连接”, 进而有规律地背诵。

  另外两个自然段我采用扶、 放的过程, “风的声音”侧重对比的写法, “动物的声音”运用了排比的手法, 都是展示了声音的魅力, 我意在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团结合作的能力。最后又回到全文, 引导学生发现全文的构篇特点和第二、 三、 四自然段的构段特点,从整体上对全文有一个把握。

  22 父亲、 树林和鸟

  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 我在上课时, 先让学生反复读课文, 把课文读顺、读通、 读正确, 注意读好课文中的长句子。 引导学生运用“多读多想”的方法, 弄懂课文所讲的内容, 弄清课文前后两部分的联系。

  我以谈话导入新课, 让学生畅谈感受, 渲染与课文相对应的气氛, 形成了一个心理场, 直接作用域学生, 让学生去感受, 促使学生进入具体的课文情境。 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的基础上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 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词深入学习课文。 如“我茫然地望着凝神静气像树一般兀立的的父亲。”“茫然” 形容完全不了解或不知所措的样子, 那我为什么茫然地望着父亲? 学生却不大理解。 所以在讲解时我让学生联系上下文, 理解“茫然” 和“凝神静气”。“我” 并没有看见看见一只鸟飞, 也没有听到一声鸟叫, 父亲却说林子里不少鸟。“我” 不明白父亲为什么这么说, 所以茫然地望着父亲。父亲凝神静气地站在树边, 从中可以体会到父亲不想惊动鸟, 看出父亲对小鸟的喜爱。

  而在最后“我’ 听了父亲的话, 为什么心里掠过一阵沉重, 也由衷的地感到高兴? 学生在理解这句时能体会到的只是第一层意思, 我心情的沉重是因为小鸟在黎明飞翔时最容易被猎人打中, 而对于我又由衷的高兴却无法理解, 在讲这部分时, 让学生联系前面所提到的父亲一生喜欢小鸟, 对小鸟非常了解, 而且他不是猎人, 是不会去伤害小鸟, 这样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 通过引导学生学会联系上下文, 学会与文本对话, 抓住重点词句, 深入感受父亲知鸟爱鸟。 促使学生达到感情的熏陶。

  23 带刺的朋友

  整堂课比较顺利, 但前半节上得比较从容, 后半节上得比较仓促。 尤其是说话练习部分, 没有时间指名较多的学生来练说, 连起来介绍这一环节跳过了, 拖堂5、 6 分钟。反思整个教学实施过程, 觉得在前半节某些地方浪费了一些时间。

  1.导入环节“看图说话” 对学生估计不足, 学生看了图, 仅说出了“图上画着红枣和枣树”, 在引导学生将图意说清楚, 说具体上花了一些时间。 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明确说话要求, 训练说话完整的能力。

  2.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是这节课的重点, 学生在小组讨论时花了大量的时间读课文,却没有具体讨论归纳, 以致于交流时, 一生讲了大段意思, 却没有归纳出重点。 可见学生的概括能力还有待于培养提高。

  这节课教学目标得到了落实, 学生在课堂上反映出的问题也属正常。 整堂课气氛轻松活跃, 学生兴趣浓厚, 积极投入, 教学效果良好。

  24 司马光

  《司马光》 是一篇文言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 我进行了大胆尝试, 改变了以前教学文言文时直接讲解课文含义的方式。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 我认为可以归纳为“两个亮点、 两个不足”。

  两个亮点:

  1.引导学生对课文的朗读形式多样,效果显著。

  在朗读感悟这个环节里, 我设计了如下教学流程: 首先由学生自读, 其次由小组长检查更正, 然后分组比赛读, 跟着老师读, 最后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检查。 多种形式的朗读,学生不仅没有对课文的朗读感到枯燥乏味, 而且通过这些方式在潜移默化中背诵了课文, 感悟了课文的大意。

  2.通过讲故事的方法, 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

  在引导学生交流课文的疑难词句后, 我改变了原来的继续讲解课文内容的方法, 而是开展“讲故事比赛”。 生动的故事语言配上精彩的动作,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得到了升华。

  两个不足:

  1.在对课文进行感悟时, 横向指导不够。

  学了课文后, 我提出了一个问题: 通过课文的学习, 你懂得了什么? 学生的回答都局限于: 我们遇到危险时, 要学习司马光沉着冷静, 善于动脑筋思考问题; 遇到危险要急中生智, 想个好办法; 遇到危险„„现在回想, 我觉得还应该对学生进行不到危险的地方玩耍的安全知识教育。 也就是在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 不要忘了对学生传递其他方面的思想教育。

  2.学完课文后, 没有对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进行总结。

  “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 任何课文的学习都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文言文的学习也是一样, 通过对学法的总结, 可以为教师轻松教学下一篇文言文做准备。

  25 掌声

  掌声, 一个多么平凡的词语, 但它却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人生像是一只在广阔无垠的大海中行驶的小船, 而掌声好比指挥塔, 指引你前进。 有人说恩赐能令人感到人间的温暖, 那么掌声就是精神上的鼓励, 激励着一些忧郁的人。

  《掌声》 一课生动地记叙了身患残疾而忧郁自卑的小英在上台演讲时得到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 在这掌声的激励下, 她鼓起生活的勇气变得乐观开朗的故事。 本课告诉我们:人人都需要掌声, 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 要我们珍惜别人的掌声, 同时,我们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

  《语文课程标准》 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为此, 在教学本课时, 我注意到以下几点:

  1.以读代讲, 角色转换

  在教学本课时, 我采用了"以读代讲, 角色转换"的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多次读书, 教师的示范读等多种读书活动, 促使学生思维和情感体验, 让学生悄然走进文本, 自己寻找感受小英不同的内心世界。 通过不同的语气朗读, 学生能更好地把握小英的不同性格, 并在朗读当中表现出对小英的同情和对小英转变后开心的心情。 真正到在读中感知, 在读中体味, 在课堂上, 很好地突破教学重难点, 从而充分领悟掌声的内涵, 进而明白文章所蕴涵的道理。

  2.把课堂的掌声与文本的掌声相结合

  在教学时, 我由谈话导入开始直至上课结束, 掌声多次响起。 在潜移默化中学生已经知道了如何及时把掌声献给别人。

  26 灰雀

  《灰雀》 讲的是列宁与小男孩都喜欢灰雀, 但表达方式不同的故事。 列宁喜欢它的方式就是让它自由, 而小男孩却想占它为己有, 但最后小男孩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改正了错误。 通过这个故事, 让学生明白了列宁作为一个伟大的领袖, 他不仅爱鸟更爱下一代的好品质。 更让学生懂得了做人要诚实的道理。

  在教学过程中, 我先重点介绍了这三只灰雀的样子, 让学生深切地体会到灰雀的惹人喜爱, 为下面的男孩要捉走灰雀埋下了伏笔。 在教学列宁寻找灰雀的过程中, 我先让学生读了读列宁说的一系列话, 并对每一句话进行了情感处理, 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列宁发现灰雀不见时的那种着急、 担心、 惋惜的复杂心理, 唤起学生的共鸣。 然后, 提问:那聪明的你们知道灰雀去哪了吗? 请你来帮帮列宁的忙吧! 这样一来, 激起了学生的积极性, 大家都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 尽管说, 有一半的学生还没真正的读懂这篇文章,还把思维停留在文字的表面, 但许多学生都已经能够找到答案并提供依据来论证, 思维的火花与情感的渲染发生了碰撞, 学生是真正的意识到了列宁对鸟的爱与男孩对鸟的爱的不同, 同时, 也为男孩知错就改的思想所折服。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就是要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 发展思维能力, 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课文中的几句简单对话, 却包含了许多的感悟点, 各自人物的内心都在活动, 都在思考, 心情都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以“列宁是否真认为灰雀飞走了或是冻死了”引发了学生对全篇课文的阅读整合, 感悟到列宁观察的细致、 分析严密、 教育循循善诱, 以及对鸟类喜欢方式的探讨。 平时我总担心他们想不到, 不会说, 原来是我自己放不开, 只要相信学生, 善于给学生提供适宜的展示空间, 给予必要的提示和引导, 在无疑处设疑, 有疑处点拨, 学生的思维就会走向深入, 就会还你无数个惊喜!

  27 手术台就是阵地

  本课讲述了白求恩不远万里从大洋彼岸的加拿大来到中国, 为中国人民的抗日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一个小故事, 通过环境描写, 写出了当时战争形势的严峻, 对人物的描写也很细致, 通过白求恩的语言、 动作等, 突出了他对工作的极端负责, 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

  上课伊始, 我就抓住时机问学生, 本节课, 你们最想学会什么问题, 同学们一听自己有了发言权, 都争先恐后的举手, 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在众多问题中, 我帮助学生选择了几个问题, 例如, 是谁把手术台当作阵地? 手术台怎么会是阵地呢? 他在这个地上干什么? 以这些问题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 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真正的交流与对。

  课文的重点是 2—4 自然段, 思考白求恩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坚持动手术的? 他是怎样表现的? 请学生画出有关语句读一读。 要求学生抓住关键语句, 引导学生了解白求恩对工作极端负责, 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及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自己事业的际主义精神。 学习文中写人物语言、 动作等的句子, 体会把人物写立体的写作方法。这样把环境和人物表现结合起来, 学生很快就能准确找到文章的重点语句, 并结合人物的精神品质来说, 表达的比较完整。

  学贵有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 但有些同学有疑也不敢问, 为了扭转这种状况,在课堂上教师就必须千方百计为他们提供质疑问难的机会, 唤醒他们沉睡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 我把整节课交给了学生, 课堂中他们非常活跃, 思维敏捷,敢想敢说, 师生共同探索, 共同提高, 久而久之在这样的课堂之中, 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就自然而然地形成并得以发展。

本文TAG:新人  教版部编  三年级上册  语文教学  反思全集  

本文永久网址

预留广告位
预留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