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预留广告位

2021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课小蝌蚪找妈妈教案精选4篇

分类:导学案 日期:2022-11-04 19:04人气:加载中...


预留广告位
教案中对每个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等等,都要经过周密考虑,精心设计而确定下来,体现着很强的计划性。以下是职场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2021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课小蝌蚪找妈妈教案精选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篇1
 
【教学理念】
 
  低年级语文教学要紧紧抓住儿童的心理特征,融知识性、趣味性、活动性为一体。寓知识的传授于同学自身的体验学习中,在此之上,培养同学思维,训练其语感,提高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故事教学的基本战略必需坚持“趣中学,学中用,用中悟”。《小蝌蚪找妈妈》一文的公开课教案,力图落实和体现上述教学理念。为了从知识、能力、情感三角度落实好本文的教学,我在设计中还充沛考虑到教材的特点,儿童自身的特点,抓住“六”个字——“变”、“趣”、“演”、“引”、“板”、“读”,进行全文的设计。
 
  【教学特色】
 
  以“趣”为经,以“学”为纬。
 
  【教材分析】
 
  《小蝌蚪找妈妈》是一篇看图学文,文章语言优美、画面形象、情节生动,很适合低年级同学的口味。全文贯穿两条线:一是“找”,小蝌蚪在鲤鱼妈妈和乌龟的协助下找到了自身的妈妈,二是“变”,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身体发生了三次明显的变化。根据教学要求,这篇课文的教学要落实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⑴重点理解“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三个动词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并学会运用。
 
  ⑵通过图文结合了解青蛙生长过程中的形体变化。
 
  能力目标:
 
  ⑴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⑵借助学文,培养同学观察、思维和表达能力。
 
  德育目标:让同学知道青蛙是捕获害虫的能手,教育同学从小维护有益动物。
 
  【教学主要环节和意图说明】
 
  一、变──变序教学,突出对比
 
  《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在结构上有鲜明的特点:构段方式基本相同。都是依照“小蝌蚪看到了谁,说了什么”的层次来布置段落内容。因为这点,以往大多教师均从指导同学学法入手,依照故事发展布置教学。为了突出全文的重点,我采用了变序的教学方法来处置,目的是直奔主题,理清线索,掌握重点,让同学对全文知识有更清的理解。变序法流程体现在:
 
  1、小蝌蚪的外形特点怎样?
 
  (学习第一自然段)
 
  2、青蛙妈妈的外形特点怎样?
 
  (学习第四然段)
 
  3、小蝌蚪身体发生了几次变化?
 
  (找出小蝌蚪身体变化的句子)
 
  4、小蝌蚪是在谁的协助下找到了妈妈?
 
  (指导对话朗读)
 
  变序处置,我认为有三点好处:
 
  1、对比鲜明:让同学通过对比的方法感知二者外形的不同特征,找出不同点,从而自觉生疑: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2、重点突出:鲤鱼妈妈和乌龟协助小蝌蚪这一内容仅仅是故事情节发展的需要,但在全文中不是重点内容,放置在最后教学,使全文重点得到突出。
 
  3、线索鲜明:一篇文章犹如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教师处置教材的工作就是去枝删叶的过程,突出主干,以便让同学更清楚地看到全文的线索。
 
  二、趣──以趣促智,调动情感
 
  低年级儿童活泼好动,对于知识的学习与掌握,缺乏主动意识,只有充沛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变知识的传授为娱乐体验,寓教于乐,才干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小蝌蚪找妈妈》自身就是一篇知识性、趣味性很强的课文,如何突出趣味性又不失知识性,科学有效地处置好两者的关系,我做了以下的设计:
 
  1、儿歌朗读扮演。
 
  小蝌蚪长成青蛙时,身体发生了三次明显变化,为了让同学了解并掌握这一知识,在课文的学习中,我布置了儿歌朗读扮演。(自编内容)
 
  生:我是一只小蝌蚪,我要去找妈妈啦!
 
  师:不好!
 
  生:(接)怪事发生了。
 
  师:(惊奇地)怎么了?
 
  生:啥时长出后腿啦,接着长出前腿啦!
 
  身子天天在变化,我已长成青蛙啦!(呱呱呱)
 
  2、谜语引入课题。
 
  利用儿童喜欢猜谜语的特点,我引用了两则谜语:小黑鱼,滑溜溜,圆圆脑袋长尾巴,池塘里面游呀游。(小蝌蚪)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它捉虫。(青蛙)
 
  通过谜语的引用,既增加了趣味性,又起到了导入课题的作用:同学们,你们觉得他们是一家人吗?为什么长相相差这么大?难怪小蝌蚪连自身的妈妈都不认识了,今天,我们就一起随着小蝌蚪一同去找妈妈。板书课题:《小蝌蚪找妈妈》。
 
  3、自述介绍。
 
  在第四自然段的学习中,为了让同学对青蛙的特征有更为鲜明的印象,我设计了角色扮演自述的环节:同学们,假如你现在就是青蛙妈妈,你有什么想对大家说吗?目的是引导同学练习用“鼓着”“披着”“露着”三个词语说话,活用词语。同时活跃课堂气氛。由于问题的设计让同学的角色发生了变化,他们的主体性,参与性一定会大大增强。同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回答:
 
  生:我是一只大青蛙,我头上鼓着一对大眼睛,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四条腿,宽嘴巴。(论述自身的特征)
 
  生:我是一只大青蛙,我的身手可大啦!我一天可以吃七十多只害虫,一年可以消灭一万五千多只害虫。我是人类的好朋友。小朋友可要保护关心我。(论述自身的身手)
 
  生:我是一只大青蛙,我的家族可大啦。有成员三千多种。我是绿衣青蛙,生活在水中,我的兄弟有很多,他们有的是穿红衣服,有的穿黑衣服,有的生活在陆地上,有的生活在树上……
 
  三、演──以演悟理,形象生动
 
  “游过去”“追上去”“迎上去”三个词语的理解与运用是这篇课文的教学重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重点,我摒弃了教师仅仅从字义上区别理解的方法,利用小朋友们善于观察,善于模仿的天性,设计了以下环节的教学:
 
  1、找一找:找出课文中三个动词所在的相关句子读一读。
 
  2、看一看:通过播放软件,让同学从观察中初步体会三个动词表示的不同方向。
 
  3、贴一贴:教师制作几个箭头,让同学根据看到的画面,通过箭头的不同摆贴来释义。
 
  如:“迎上去”表示为:
 
  “追上去”表示为:
 
  “游过去”表示为:
 
  4、演一演:理解词语的目的是应用词语,为了让同学深刻体会“迎上去”一词的意义,我创设了这样一个生活情境:当老师来到王明家,王明会怎样?(师生扮演)演完之后,请同学们根据所看到的情景说一句话,要求用上“迎上去”一词。
 
  如:江老师来到王明家,王明主动迎上去,说:“江老师,您好,欢迎您!”
 
  通过演一演,说一说,同学们体会到“迎”指的是两者方向相对,而且带有主动热情的意思。课文中小蝌蚪迎上去的目的是找听妈妈的下落,所以读起来也要特别有礼貌。
 
  四、引──巧妙过渡,浑然一体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为了让同学顺利地从一个知识点的学习转向另一知识点,我巧妙地设计了如下过渡语:
 
  同学们,这篇课文不但语言优美,画面更加生动,下面请大家欣赏第一幅图──池塘里的小蝌蚪。(播放软件)
 
  小蝌蚪虽然生活得很快活,但是没有妈妈,他们总觉得生活中缺少什么。这不,他们正商量着一起去找妈妈呢,他们找呀找,终于找到了自身的妈妈,原来就是一保可爱的大青蛙。(贴出青蛙图)
 
  课文中青蛙妈妈说:小朋友,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快跳上来吧。同学们,你们知道小蝌蚪是什么时候长成青蛙的吗?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到了他们的身体发生了变化?
 
  小蝌蚪,你们找到妈妈,多亏了谁的协助啊?(引出二、三自然段内容)
 
  青蛙是人类的朋友,是庄稼的维护神,农民伯伯亲切地称之为“护谷神”。为了让这位朋友生活得更舒适、平安些,我们作为他的朋友,应该用心去保护关心他。同学们,你们能为他做点什么吗?(环保教育)
 
  五、板──画龙点睛,提纲挈领
 
  这篇课文的板书,我试图把“文字”与“图片”结合起来,突出趣味性,体现板书的“美”。
 
  小蝌蚪找妈妈
 
  六、读──读中悟情,积淀语感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学习语文,就是为了掌握这个重要的交际工具,既积累语言,积淀语感。于永正说过:掌握自行车、汽车等代步的工具的最好的方法就是首先拥有。车子可以买,语文呢?语文得靠读、背。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也是一篇很好的朗读训练范文。文中有三段对话,教学时指导同学体会对话的语气,从中学习交际,这也是本文的一个重要教学任务。
 
  指导小蝌蚪与鲤鱼妈妈的对话朗读,应强调读出礼貌的语气;指导小蝌蚪与乌龟的对话时,应读出急切的语气;指导小蝌蚪与妈妈的对话时,应读出高兴,愉悦的语气,体会母子相逢激动的局面。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篇2
  (一)猜谜语,激趣导入
 
  大脑袋,圆肚子,细尾巴,黑身子。变变变……长出四条腿,丢了细尾巴。吃饱了,呱呱呱,抓害虫,顶呱呱。
 
  (二)学习生字词
 
  1、借助图画读课文,自学不认识的字。
 
  2、学生在文中圈出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小组互助学习,交流自己认识了什么字,读懂了什么。
 
  4、指导初读课文,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5、指导写字。
 
  (三)朗读感悟
 
  1、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看图观察,说出蝌蚪的变化。
 
  (2)从课文中找到有关的段落,认真朗读。
 
  (3)重点指导蝌蚪与鲤鱼妈妈、与乌龟的对话。
 
  小蝌蚪:第一次很有礼貌;第二次很热情,但有点着急。
 
  鲤鱼:亲切。乌龟:和蔼。
 
  3、指导朗读第四、五段。
 
  (1)蝌蚪的尾巴发生了什么变化?
 
  (2)青蛙妈妈的话应该怎么读?(亲切、慈爱)
 
  4、分角色朗读。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34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二,小蝌蚪找妈妈,希望对你有帮助!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篇3
   一、教材简析:
 
  《小蝌蚪找妈妈》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一篇富有童趣的课文,一群天真活泼的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变成了小青蛙,并帮助妈妈一起捉害虫。教材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呈现了青蛙生长过程的科学知识,蕴含了从小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二、教学目标:
 
  1、认识“灰、迎”等8个生字,会写“有、在”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通过朗读感知青蛙的变化。
 
  3、增强学生对科学童话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了解小蝌蚪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变化。
 
  2、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
 
  1、青蛙生长过程以及在不同阶段的形态变化。
 
  2、品悟小蝌蚪身上体现出来的人性优点。
 
  四、教学准备:
 
  ppt 词卡 头饰
 
  五、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六、课堂实录
 
  (一)、复习导入,巩固旧知
 
  师:小朋友们,昨天我们已经学习了《小蝌蚪找妈妈》,请小朋友大声把课题齐读一次。
 
  生:17,小蝌蚪找妈妈
 
  师:读的真好,那小朋友还记得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吗?
 
  生:(齐)青蛙(师贴青蛙图)
 
  师:你们觉得它们是一家人吗?为什么长相相差这么大呢,难怪小蝌蚪连自己妈妈都不认识,今天我们就跟着小蝌蚪一起去找妈妈吧!瞧,我们的小蝌蚪太调皮了,把我们的生字宝宝都藏在荷叶下,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生:(跃跃欲试)行!
 
  (师操作,生根据出现的生字读词语)
 
  (学生活动:1、抽查2、齐读)
 
  【评析:用挂图展示蝌蚪与青蛙的不同,更够更好的激发学生一探究竟,走进课文语言的欲望】
 
  (二)、视频展示,形象感知
 
  师:读的真好,那小朋友你们想不想知道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都遇见了谁?
 
  生:想!(一探究竟的愿望再一次并激起)
 
  生:那我们一起来欣赏一则视频!边欣赏边思考,小蝌蚪找妈妈的时候遇见了谁?
 
  (评析:通过看视频,学生不仅形象的感知了小蝌蚪找妈妈过程中身体发生的变化,也直观的了解到了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遇见了谁。学生想走近文本的欲望再一次被引发。)
 
  (三)、走进文本,有所侧重
 
  1、启(第一自然段):想象画面,步入佳境
 
  师:小朋友看得真投入,小蝌蚪找妈妈时遇见了谁?
 
  生:鲤鱼,乌龟。
 
  师:真棒!那小朋友想不想知道她们都说了什么?
 
  生:想!(走近文本的欲望被激发)
 
  师:那小朋友赶紧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吧!在读的过程中请小朋友标出自然段!
 
  师:瞧,我们的小蝌蚪都被你们的读书声吸引过来了(出示小蝌蚪的图片)。谁能说说你见过的小蝌蚪的长什么样?
 
  生1:蝌蚪有大大的脑袋和长长的尾巴。
 
  生2:我觉得蝌蚪很像一个逗号。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
 
  师读第一自然段,(出示第一幅蝌蚪图)睁开眼睛,说说你见到了一群怎样的小蝌蚪?
 
  师:他们在干嘛?
 
  生:游泳
 
  师:怎样的游泳啊?
 
  生:快活的,甩着尾巴。
 
  师:你能做一下动作吗?生做动作。
 
  师: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读呢?
 
  生:读出高兴劲儿。
 
  生:读出快乐的心情。
 
  (生模仿老师有感情读)
 
  师:读的真好,小朋友你们看小蝌蚪在水里游的多自在啊,我们课文中有一个词,你们能找到吗?
 
  生:快活
 
  师:找的真对,那你们能用“快活”说一句话吗?(培养学生由词到句的能力)
 
  生1:今天,我很快活!
 
  生2:小鱼在水里游的真快活!
 
  2、承(第二三自然段):抓重点词句,指导朗读。
 
  师:说的真好!小蝌蚪快活的游哇游,踏上了他寻找妈妈的旅途,在路上他先遇见了谁呢?
 
  生:鲤鱼阿姨(师出示鲤鱼的图片并指导学生进行画面观察)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那它们跟鲤鱼阿姨说了什么呢?
 
  (生回答,师出示它们的对话,生分组分角色来朗读)
 
  师:读的很好,请小朋友认真的观察一下课文的插图,小蝌蚪是怎样游向鲤鱼阿姨的?
 
  迎上去(结合图画理解“迎”(面对面)(生读)
 
  师:那小朋友你们想一想为什么我们的小蝌蚪是“迎上去”不是“冲上去”?
 
  生:小蝌蚪有礼貌(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也要做一个有礼貌的孩子)
 
  师:那么鲤鱼阿姨是怎么答的呢?(生读鲤鱼妈妈话)
 
  出示词卡(四条腿,宽嘴巴)
 
  师:小蝌蚪终于从鲤鱼阿姨那里知道了妈妈的样子,高兴极了,他们连忙小告别了鲤鱼阿姨继续向前游,当他看见乌龟大叔在水中悠闲地漫步时,连忙追了上去。小朋友们,他门为什么要追上去呢?(比较追上去和迎上去。出示图片)
 
  生:因为乌龟有四条腿。
 
  生:因为乌龟是宽嘴巴。
 
  师:小朋友回答得都很正确,他们误以为前方游动的就是自己妈妈,小蝌蚪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于是高声叫着——
 
  生:妈妈(引导学生读出激动,高兴的心情)
 
  师:可乌龟大叔仍旧慢吞吞地说(“说”声音变粗)——(生读)
 
  出示词卡(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
 
  分角色朗读。
 
  3、拨(第四自然段):宣泄情感,以读养心。
 
  师:鲤鱼阿姨和乌龟大叔指导让小蝌蚪知道了妈妈的模样,给了他继续前行的信心和力量,接下来他们又遇见了谁呢?请小朋友们跟你的同桌互相读一读,并把青蛙妈妈的样子用横线标注出来。
 
  ①谁能说一说青蛙的样子?出示词卡(碧绿的衣裳,雪白的肚皮,一对大眼睛)
 
  师:这是小蝌蚪们的妈妈吗?(出示青蛙图)
 
  生:是
 
  师:小蝌蚪们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见到了日思夜想的妈妈,心情肯定是无比的激动,谁来读读小青蛙跟妈妈说的话?
 
  生:妈妈,妈妈。(师引导孩子读出激动的语气)
 
  师:此时此刻,妈妈就在眼前,小蝌蚪还可能对妈妈说什么呢?(拓展学生思维,学会爱的表达)
 
  师:(引读)妈妈低头看见了自己的孩子,她笑着说——
 
  生:(读青蛙妈妈语)。
 
  师:你们知道吗?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自己的身体也发生着变化,赶快读一读课文,找一找小蝌蚪身体发生变化的句子。(生自由朗读,边读边找)
 
  师:用笔将这些句子划下来,在小组里读一读,注意一定要按照顺序找哦!(生活动,小组交流)
 
  师:谁来把你找到的句子读一读?
 
  生3:“不知什么时候,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师指图与学生共同回顾小蝌蚪的变化并在五幅挂图间板书)
 
  长出后腿——长出前腿——尾巴变短——尾巴消失
 
  4、合(最后一段):内外延伸,厚实立体。
 
  ①巧妙过渡,走进文末
 
  过渡:执着的小蝌蚪终于找到了妈妈,他们的身体也跟妈妈变得一样了,小朋友你们想知道他们跟妈妈会到哪里去吗?(贴图五)请同学认真的读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师:(指图)看,小青蛙跟在妈妈的后面又启程了,他将和妈妈一起并肩作战,捉害虫,保庄稼,去谱写一个又一个美丽的童话。
 
  (介绍青蛙知识,出示人类捕杀青蛙的图片,让孩子树立保护青蛙的意识!)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把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整理一下。
 
  师、生:小蝌蚪先……再……接着……最后……(师边说边用箭头将贴图相连,并在箭头上板书“先”“再”“接着”“最后”)
 
  (同桌相互练说)
 
  师:来,让我们再一次用自己最美的声音,反这个故事讲给自己听吧!(自由读全文)
 
  【评析:在引导学生感悟教材内容时,老师对教材的整合独具匠心。避开学生早已熟悉的“怎样找妈妈”的内容,引导学生先与小蝌蚪和青蛙交朋友,感知他们的样子,再感悟“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这样学生始终饶有兴趣地与文本对话,找变化点,让学生在阅读思考、表演解说过程中加深对内容的理解,达到了锻炼思维、发展语言的目的。】
 
  七、课外练习,拓展延伸
 
  前段时间,老师发现我们班有很多小朋友在养蚕宝宝,请小朋友们跟爸爸妈妈仔细观察蚕宝宝的身体变化过程,并用笔记录下来。
 
  【评析:在引导孩子知道了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然后在把知识迁移到具体的生活中,鼓励孩子观察蚕宝宝的生长过程,使得学以致用,同时也培养了孩子细心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总结】小蝌蚪找妈妈,这是一个充满童趣的文学作品。全文围绕“找”这个中心展开的。班级的植物角刚好有活体,为这节课的展开带来了更好的效果,小朋友的兴趣很大。
 
  “这么可爱的小蝌蚪,他却找不到妈妈了,我们一起帮帮这个可爱而可怜的小蝌蚪好吗?引入主题,幼儿颇有兴趣的开始听我讲故事。由于小蝌蚪遇到的“妈妈”比较多,故事情节较长,我采取了分段教学。当小蝌蚪每次遇到一位“妈妈”,我就开展情节教学,让2位小朋友分角色表演,用这样的节教学方式,不仅让幼儿完整的说完一句话的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积极参加活动的愿望。通过幼儿喜形于色的表情中,我知道他们很喜欢这节课,当小蝌蚪再次遇到其他的“妈妈”的时候,有的孩子已经迫不及待的“开演”了。
 
  整个活动的不足之处,我觉得在时间的安排上有点不紧凑,当我要进行下一个环节的时候,幼儿的思维还停留在上一个阶段。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篇4
  一、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低年级阅读教学提出了如下教学目标: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读物中的图画和音像材料阅读;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本课的教学就是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借助插图、音像等手段,引导学生进入课文角色,从而感知青蛙的变化过程。在教学时,教师应少讲、精讲,留给学生充足的学习时间、独立思考的时间。
 
  二、教学目标
 
  1、认识“灰、迎”等8个生字。会写“河、姐”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通过朗读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几次变化,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及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不断提高自主识字、自主阅读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蝌蚪到青蛙的生长过程。
 
  2、哪几个自然段讲小蝌蚪在找妈妈。
 
  四、教学准备
 
  课件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灰、迎”等8个生字。会写“河、姐”等6个字。
 
  2、通过看图学文了解青蛙在成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和想象、表达能力。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一)、激趣引入
 
  1、猜谜语。
 
  ⑴小黑鱼,滑溜溜,圆圆脑袋长尾巴,池塘里面游啊游。(小蝌蚪)
 
  ⑵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它捉虫。(青蛙)
 
  2、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觉得他们是一家人吗?为什么长相相差这么大呢?难怪小蝌蚪连自己的妈妈都不认识。今天我们就一起随着小蝌蚪去找妈妈吧!
 
  3、板书课题。
 
  (这样精心设计导言,调动学生视觉听觉交叉参与活动,有效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使学生能够主动、充满激情地参与学习活动。)
 
  (二)、自学课文
 
  揭示自学要点:
 
  1、自学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笔画结构、试着给生字编码,若不会的作记号提出来。
 
  2、你认识画面上哪些动物?哪些动物不是小蝌蚪的妈妈?小蝌蚪为了找妈妈,向谁去打听的?
 
  3、最后小蝌蚪在哪儿找到了妈妈?它们的妈妈是什么样儿的?
 
  (上述学生通过观察、朗读、动手操作,自学和理解的过程中,主体意识、主动精神、探索兴趣等非智力因素得到了相应培养。当然,低年级学生自学活动中会有一定难度,可采取由扶到放的方法指导。)
 
  (三)、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词
 
  1、学生读课文。
 
  2、教师范读。
 
  3、再次读文,自查朗读情况。
 
  4、出示词语,检查识字情况。(见课件)
 
  (1)你会读哪个词语就大声的读出来。
 
  (2)谁愿意当小老师你认识的字词教给同学们?
 
  5、识记生字。
 
  学生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教师可适时引导用实物或动作来识记。
 
  灰:出示灰色的帽子或引导学生说出自己见到的灰色的东西。
 
  追(或迎):谁愿意把追(迎)的动作表演给大家看?
 
  披:我这有件衣服,谁能把它披在身上?
 
  阿姨:你把什么样的人叫阿姨?
 
  7、指导写字
 
  (1)请大家先认真观察生字在田格中的位置,然后独立写一个。(书上田格中的字)
 
  (2)学生提出认为难写的字,师问:你们认为哪个字难写?教师电脑出示带田格的生字,让学生仔细观察生字每一笔在田格中的位置。请同学说一说占格位置。
 
  (3)请学生书写田格中的其他字。教师巡视,个别辅导,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4)展示学生书写情况,说说哪些字写的好,哪些字写的不够理想。
 
  (学生朗读不注音课文遇到生字可能无从下手,所以在读文之前老师就引导学生自己想办法,自主探索、认识生字,这也是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对于低年级学生,联系实物或动作来识记生字效果要远远好于部件记忆法。)
 
  (四)、图文结合,读中感悟
 
  1、指名分段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找出与插图对应的自然段,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练习读课文。
 
  3、自由读全文,想一想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
 
  (给学生自主选择读内容的权力,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权,能促进学生更好的读书。)
 
  4、小蝌蚪在找青蛙妈妈的过程中,碰到了许多有趣的事,而且身体也发生了很多变化呢!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大声地读读课文,用波浪线划出小蝌蚪的身体变化的句子。
 
  5、小蝌蚪在找青蛙妈妈的过程中,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6、你能用上“先…再…接着…最后…”来介绍一下吗?
 
  (让学生在反复读文中搞清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身体变化,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介绍,既训练了语言,又解决了文章的重点问题,一箭双雕,扎实而有效地把语言训练落到实处。)
 
  (五)、拓展学习(作业)
 
  1、课后进一步了解有关青蛙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做保护青蛙的小卫士。
 
  2、通过查找资料或网络资源,了解一种动物从小到大的变化过程,以后在班上交流。
 
  (六)、课堂检测题
 
  1、读一读,说一说。
 
  碧绿的衣裳 碧绿的(  )  雪白的肚皮 雪白的(  )
 
  长长的尾巴 长长的(  )  大大的脑袋 大大的(  )
 
  2、填空。   (  )里有(  )小蝌蚪,大(  ),(  )的身子,(  )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
 
  (此题设计意在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也渗透了一些仿写的方法。)
 
  第二课时
 
  (在阅读中理解动词“迎”、“追”,了解表示颜色的词语“碧绿”、“雪白”的意思和构词特点;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个性化的朗读,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愉快的学习中知道小蝌蚪的生长过程,思维有所开拓,口语有所发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课文的生字宝宝想跟小朋友玩一个捉迷藏的游戏,小朋友愿意吗?他们一个个躲到句子里了,看小朋友还能不能叫出他们的名字?
 
  1、今天,阿姨给我讲了《灰姑娘》的故事。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2、清早,我们一家人披着晨露,迎着朝霞去爬山。一开始,我被远远地甩在后面,但我使劲追赶,终于爬上了山顶。爸爸妈妈都为我鼓掌,连连说:“你真行!”
 
  (设计意图:生字的巩固努力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之中复习本课的生字,从而提高阅读水平,于自然中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浸染。)
 
  (二)、学习“小蝌蚪样子”的部分
 
  池塘里,水草边,生活着一群小蝌蚪。小蝌蚪长什么样?
 
  1、小朋友能从课文中找到有关的句子吗?
 
  2、你觉得这是一群怎样的小蝌蚪?根据你的体会来读一读。
 
  (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
 
  (设计意图:虽然是一年级的孩子,可他们也是有个性的生命体,所以在阅读时,我尽量让学生自己去体会,自己去感知,再以这种体会与感知去指导自己的朗读。)
 
  (三)、学习“青蛙妈妈样子”的部分
 
  多么可爱、快乐的小蝌蚪啊!可是小朋友知道吗?小蝌蚪常常会不快乐,因为他们一出生就没有见过自己的妈妈,你知道他们的妈妈叫什么名字?长什么样吗?请小朋友到文中去找到有关的句子来告诉小蝌蚪。
 
  1、指名说。出示句子:
 
  (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2、教师贴出青蛙的图片。老师这里有一张青蛙妈妈的照片。如果你们是小蝌蚪,妈妈给你们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呀?圈出“碧绿”、“雪白”、“大”。
 
  3、你见过“碧绿”的什么?“雪白”是怎样的白?那么,像金子一样的黄?像火一样的红?像天一样的蓝呢?
 
  (设计意图:语文重在点点滴滴地积累,在这里,教师就很浅显地使学生掌握了颜色词的构词特点,并能灵活地迁移。)
 
  4、青蛙妈妈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多美呀!你能通过朗读把她的美表现出来吗?指名读。
 
  5、青蛙还会捉虫呢!小朋友知道吗?课前我们已经去收集青蛙捉虫的有关资料,谁来介绍一下?
 
  6、听了青蛙捉虫的有关资料,你对青蛙妈妈一定有了更深的了解。带着这份了解再来读读这句话。
 
  (设计意图:扩大学生知识面,对于学生深入了解青蛙,保护青蛙是十分有益的。)
 
  (四)、研读“找妈妈”的经过
 
  看了妈妈漂亮的照片,知道妈妈那么能干,小蝌蚪更加急切地想见到妈妈了。然而妈妈在哪里,怎样才能找到她呢?小蝌蚪开始了他们人生中一段特殊的经历。请小朋友去读读课文的2——6自然段,看看小蝌蚪是怎样找妈妈的?
 
  1、学生自由读2——6自然段。
 
  2、问: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在谁的帮助下找到妈妈的?
 
  第二自然段:
 
  (1)这一段中有一个表示动作的生字“迎”。谁能给它扩词?“迎”的偏旁是什么?“走之”与什么有关?看图片,“迎”是怎样走?
 
  (2)师生分角色朗读。
 
  第三自然段:
 
  (1)这一段中,也有一个表示动作的生字“追”。你追过别人吗?找个小伙伴追给大家看看?现在,你觉得“追”是怎样走呢?
 
  (2)引读。小蝌蚪看见一只乌龟摆动着四条腿在水里游,以为是自己的妈妈,连忙追上去,叫着——乌龟笑着说——
 
  (3)在人物、动物的语言前面或后面,一般有一些表示动作、心情、神态、语气的词,这些词叫提示语。这些提示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朗读语言。看,小蝌蚪的'话前有“叫着”,你能像他们那样叫叫吗?乌龟的话前是“笑着说”,你能笑着说说这番话吗?
 
  (设计意图:朗读与理解都要讲究一定的方法。这一阶段的教学,主要是鼓励学生用看插图、做动作等直观的方法来理解课文的重点词“迎”、“追”。提示学生在朗读角色的对话时,留意角色语言前后的提示语,使学生在读中理解,在理解中读。)
 
  第五自然段:
 
  (1)小蝌蚪在鲤鱼阿姨、乌龟的指引下,终于见到了自己的妈妈。这时候,他们的心情怎样?谁来读一读?
 
  (2)妈妈见到自己的心肝宝贝,心情又是如何呢?谁来读一读?
 
  (3)就近找伙伴分角色读。
 
  (五)、演一演
 
  现在我们把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来演一演。在演之前,老师有两个建议:1、尽量把小蝌蚪身体的变化表现出来。2、在扮演角色时,好好地想象一下角色当时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怎么说的。
 
  1、学生自由组合成小组试演。
 
  2、指定一小组在班上展示。
 
  3、学生与老师评议。
 
  (设计意图:这是一篇介绍科学知识的童话故事,如何在文学性中凸现其科学性,是相当重要也是相当不易的。运用演童话剧的方式让孩子进一步了解蝌蚪的成长过程,又不露痕迹。)
 
  (六)、说话练习
 
  小青蛙长大后也结婚生子了,可庄稼一天也缺少不了她,所以她不得不离开心爱的孩子。青蛙忘不了小时候寻找妈妈的经历,为了使自己的孩子能顺利地找到自己,她决定在临走前给孩子写下一张留言条。请你帮她想想,她该写些什么?
 
  (1)指名说。
 
  (2)评议。
 
  课堂检测:
 
  1.说一说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他们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两条( ),又过了几天,长出两条( ),没过多久,( )不见了,变成了一只只能捉害虫的( )。
 
  2.我会说
 
  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
 
  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
 
  ______________已经_______________。
 
  青蛙的品种繁多,据统计,全世界有1900多种,我国就有150种左右。著名的弹琴蛙,是我国的特产,它鸣声婉转,仿佛古代仕女于花前月下操琴。而生活在北美洲的牛蛙,则鸣声低沉粗犷,好像男低音在歌唱。
 
  蛙声除了给人以“音乐”的欣赏外,它还能预报天气。唐诗中有“水旱卜蛙声”的诗句,元代的《田家五行》一书中也有“三月初三听蛙声,卜水旱”的记载。近代,我国有不少农谚也是反映蛙鸣与天气的关系的,如“雨后蟾蜍叫,不久大雨到”,“八月青蛙叫,干得犁头翘”,等等。
 
  青蛙还是捕食昆虫的健将。当青蛙尚处于幼虫(蝌蚪)时,它一天就能吃掉100多只孑孓;而到成蛙时,用它灵巧的舌头,平均每天可吃掉70只左右的害虫。
 
  青蛙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特别是我国特有的中华大蟾蜍,经处理晒干成干蟾,可治疗小儿疳积。从它的耳后腺、皮肤腺中提取的分泌物,经处理后制成的六神丸、蟾酥丸以及消化解毒丸等药品,具有强心、镇痛、止血和治疗疔疮等作用。青蛙是益虫,所以必须加以保护,不准捕杀。
 
 

本文TAG:2021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课小蝌蚪找妈妈教案精选  

本文永久网址

预留广告位
预留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