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预留广告位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

分类:教学计划 日期:2022-11-04 18:45人气:加载中...


预留广告位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

  《飞向蓝天的恐龙》是四年级上册《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的一篇课文,位于第八单元。这个单元以“科技创新”为人文主题,与《呼风唤雨的世纪》《电脑住宅》《飞船上的特殊乘客》以及《人造发光植物》(选教材读)一起,向学生进行学科学、爱科学教育和培养探索求知的兴趣;语文教学要素是通过阅读理解和语言实践,感受科普文语言的特点。

  总结以往经验,《飞向蓝天的恐龙》与其他几篇课文相比,具有如下几项共识:其一,师生对“恐龙”这个话题都比较感兴趣,但对恐龙的进化研究觉得很枯燥;其二,容易在课文字面内容上“纠缠”,忽视词句实践和表达方法的学习;其三,对考古缺乏认知,与“科学”这个主题切合不紧密;其四,课文较长,“点”“面”关系不好处理。基于实际,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字,会写13个字。结合课文学习“轻盈、敏捷、毫不相干、形态各异、茹毛饮血、毋庸置疑”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准确生动的语言特点。

  3、练习有条理地复述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激发热爱科学、学习科学、探索求知的浓厚兴趣。

  教学流程

  课前预习:初读课文,认识生字词;尽可能多得了解“恐龙”的一些知识。

  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

  1、谈话导入:同学们好。科学技术不只能改变现在和未来,还可以穿越时空,还原亿万年前的世界,让我们更好的了解生命,了解地球,了解自然和人类。这节课我们学习——《飞向蓝天的恐龙》。

  2、板书课题,检查预习。

  ①借“恐龙”聊一聊地质及生物科学。

  主要加深对“中生代”和“白垩纪”的认识:中生代晚于古生代,早于新生代,自2.51亿年前至6500万年前,前后横跨1.8亿年。自老至新中生代包括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可以说三叠纪是恐龙的黎明,之后在侏罗纪达到鼎盛,白垩纪时代,50%的生物灭绝,包括所有的恐龙。

  ②读一读“字词”。对比阅读,谈谈自己的发现。

  第一组:笨重、迟钝、茹毛饮血。

  第二组:轻灵、敏捷、凌空翱翔。

  结论:第一组词语用来写“恐龙”,第二组词语用来写“飞鸟”,二者之间看似毫不相干,其间却包含了漫长的恐龙演化为鸟类的过程。

  二、理清思路,找出重点。

  1、读过初步阅读《飞向蓝天的恐龙》,思考这一课主要写了哪些内容?请关注每个自然段的重点语句。

  第一自然段: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第二自然段:在研究了大量恐龙和鸟类化石之后,科学家们提出,鸟类不仅和恐龙有亲缘关系,而且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

  第三自然段:恐龙是如何飞向蓝天的呢?

  第四自然段:原本不会飞的恐龙最终变成了天之骄子——鸟类,它们飞向了蓝天,从此开辟了一个崭新的生活天地。

  第五自然段:科学家们希望能够重现这一历史进程。

  教学要点:借助前两句阅读,体会语言准确、简洁的特点;通过了解自然段大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综合这几个自然段,再结合课文题目想一想,课文重点介绍了什么?是在哪个自然段具体介绍的?(定位课文第四自然段)

  3.过渡:那么这节课,我们就在科学家的引领下,穿越时空走进地球中生代时期,聚焦“恐龙飞向蓝天的过程”,去欣赏科普文语言的精彩。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默读初学,找出读懂长自然段的方法。

  2、小组合作,以时间为序,将第四自然段分成三个层次,理清脉络。

  3、组织交流汇报。

  教学要素:说明语言准确,生动。作者用常见的事物打比方,用“有些……有些……”的形式进行分门别类说明,再现了恐龙从弱小到繁盛,从陆地到天空的演变过程。

  4、重点学习“它们中的一些种类……它们飞向了蓝天,从此开辟了一个崭新的生活天地。”一部分。

  (1)科学家进行了哪些推测?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如列表、导图、图示等等。

  一些猎食性恐龙—逐渐变小—树栖—滑翔—主动飞行(鸟)

  一些猎食性恐龙—逐渐变小—地面上奔跑—主动飞行(鸟)

  教学要素:科学推测(有依据的猜测-化石)。说明性语言要基于真实,表达需有理有据。

  (2)关注最后一句话。抓住“不管怎样,有一点毋庸置疑”是对上面的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形成观点。在写法上属于“先分后总”。

  四、梳理拓展。

  1、说明一件事情的方式很多:语言描述、图谱、表格……请结合下面的提示,用自己的话说说恐龙是怎样飞上蓝天的。

  2、总结收获。

  (1)语文要素:说明性语言的特点。

  (2)科学教育:科学家呕心沥血,越来越真实地揭示着远古时期的地球真相。遥想当时,我们脚下就可能是恐龙生活栖息的地方!

  (3)联系实际:有条件的同学或学校可以开启研学之旅——“诸城恐龙公园”。

  四、布置作业。

  1、通读全文,发现问题,上网搜索解决。

  2、练笔。要求:以“恐龙”为话题,组织一段话,注意说明性语言的准确性。

  教学反思

  把以上教学设计落实在教学实践中,体现出以下三个设计原则。

  一是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只是推动学习持续、深入进行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不管是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教学,还是聚焦重点段落的学习,都在问题引领下,由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课堂是学生自主发现和个性创造的空间,也是由课文阅读走向生活阅读、科学探究的桥梁。

  二是凸显要素教学。为了避免在故事内容上纠缠,上课伊始即定位了“欣赏说明性语言”的学习要素,在这个教学“主旨”的指引中,删繁就简,避免过多旁逸斜出。由于四年级还不要求学生掌握说明方法,可以在感受和体验词句特点的基础上予以合理化渗透。

  三是一课一得,讲究实效。这是本单元最长的课文,因此采用了“重点段”学习的方式。虽然是一个自然段,但总字数达442字,不亚于一篇短文,再加上内容丰富,教学空间很大,也要考虑学习实效问题。教学实践中采用图表配合理解、复述加深认识的方式,落实“一课一得”,学有所获。

 

本文TAG:飞向蓝天的恐龙  教学设计  

本文永久网址

预留广告位
预留广告位